强势美元对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国际货币基金(IMF)本月6日再度下修明年全球经济成长率预测,上月IMF刚将8月间预测的3.9%,大幅下修为3.0%,而今再降为2.2%;如此紧密的大幅下修全球经济成长率,是过去少有的现象。而其中所有先进经济体包括美国、欧元区、英国及日本全部沦为负成长,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度全年经济负成长。显然自去夏美国次贷风暴爆发,随即扩散至全球形成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已造成严重冲击,自今年第三季起,至明年全年均将陷入衰退中。

吊诡的是,连续七年走贬的美元,却在经济走入衰退初期,自7月开始强劲升值;至本月10日止四个多月来,美元除对日圆、人民币贬值外,对澳元升值超过40%最高,其次对欧元、英镑、韩元升值25%至30%,对新台币、新加坡元、菲律宾披索升值8%至10%。美元如此大幅升值,对正在衰退中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今年第二季美国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国内需求已沦为负成长,对GDP成长的贡献是负0.1个百分点;不过由于美元自去年第四季以来对各国货币急速贬值,如对欧元贬值15%,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导致美国第二季出口大增12.3%,而进口则萎缩7.3%,使入超大幅缩减,对GDP成长贡献2.9个百分点。美国对外贸易入超的不断扩大,一向对美国经济成长是负面的贡献,而去年第二季入超开始缩减,对GDP成长转为正的贡献,今年第二季贡献比率大幅提升,不仅克服内需的萎缩,更全力支撑经济成长2.8%,则是罕见的现象。

但今年7月开始,美元急速升值转为强势,相对的有抑制出口,刺激进口的作用,致使入超持续扩大,不利于经济成长。由于美国出口以工业产品为主,而制造品出口值相当于美国制造业GDP43%以上。因此美国出口增加率的减缓甚或减少,将影响制造品出口需求,导致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的减缓,甚至失业增加。同时,美元升值使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品将取代国内制造品,迫使制造业工人丧失工作机会。

如美元持续升值,出口增加减缓或减少,进口增加,使国内制造业减产,将造成更深层的影响;一是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或裁员,致使实质工资提升困难,不仅影响消费,也造成所得分配不均,影响社会健全发展;二是制造业减产,设备利用率降低,不仅不需扩充投资,而且降低企业盈余,影响投资财源,不利投资。

再就美国今年第三季经济已沦为负0.3%的成长来看;除个人消费受到金融海啸的严重冲击,萎缩3.1%,而其中耐久财消费大降14.1%,非耐久财消费也大降6.4%,是过去少有的现象,致使内需对其GDP成长的贡献,扩大到负1.4个百分点。而对外贸易由于美元的急速升值,已使美国第三季出口增加率腰斩为5.9%,进口萎缩降为1.9%,入超的降幅大为减缓,对GDP成长的贡献大幅降至1.1个百分点,无法抵消内需的萎缩,致使第三季GDP沦为负成长。此不过是初步的影响,如美元持续维持强势,正在遭受金融海啸冲击的第四季及明年的美国经济,将更为严峻。

此时,美元大幅升值,除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外,对货币贬值国家,原本有促进对美出口的作用;可是由于美国内需在金融海啸及美元强势的双重冲击下,已沦为负成长,将使进口萎缩,而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家,美国进口的停滞或萎缩,将对以美国直接或间接出口为主的出口国家最为不利。

此可从台湾10月对美直接出口减少11.4%外,对间接转出口美国的对大陆及越南出口更分别大幅缩减19.9%及24.6%。对该三地出口高占台湾总出口的54.5%,均呈两位数的下降,可见对台湾出口冲击之严重。在金融海啸对经济冲击正在发酵之时,美元快速升值,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不会例外,只是冲击程度大小而已;更何况此时美元升值,对货币贬值国家刚恢复稳定的通货膨胀问题,也有死灰复燃之虞,致使贬值国家不敢大胆采取强烈扩大内需措施,而延缓全球经济复苏的时程。总之,此时美元走向强势,对全球经济弊多于利,诚属不智之举。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