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澳大利亚政府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签署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东京协议书》。不过,签署协议只是象征性的姿态,经过七个多月紧锣密鼓的准备,"千呼万唤"的实质性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划终于在最近出台了。
此计划名曰"排污交易计划"(Emission Trading Scheme),基本的意思,是排放量是"有价的",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需支付20澳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33元,新台币593元),这会造成每度电的成本上涨0.16澳元,天然气的价格则涨0.09澳元,换算成总的消费者指数,相当于使生活成本上升1%。
1%的上涨,听起来似乎很小,但对于一些排放大户,比如火力发电厂、炼铝厂、造纸厂、运输公司等来说,就可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因为他们的成本会上升太多,以致生存都成问题;另外,对于中低收入家庭,任何一点生活成本的上升也可能是很大的事。
所以,可以看到的是,澳洲政府在推出此项政策时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既想减少排放量,又想尽量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必须在这之间找到平衡。因此,在对排放量收费的同时,政府推出了很多补贴政策,也即一边收费,一边对不同的团体和个人实行不同的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整个计划非常详尽,一共有500多页,仅概要就长达68页,据说很少有人有勇气把它读完。
计划推出后,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有。有的人觉得它考虑的很周全,把减少排放量这样一个概念和"理想",变成了可以操作的现实,同时又不会对社会造成太大冲击。
批评它的人觉得,计划太"温柔"了、起不到大幅度降低排放量的作用。还有很多人反对由国会来制定排放量的上限,理由是,国会议员是选民选出的,因此议员们在做决定时,必须考虑怎样才能"讨好"选民,而来自不同利益团体的人可能会没完没了的去找议员游说。
因此,有人提出,应成立一个类似澳洲储备银行那样的独立机构,来决定排放量上限 ,就象现在的通货膨胀控制目标和官方贴现率是由储备银行来决定一样,这样才能尽量减少政治性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对于笔者来说,此项政策形成的过程比政策的本身更有"看点"。在上次大选中失败的前任澳洲总理何华德一开始不怎么承认全球气候变暖这个问题。但是,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越来越多的澳洲人觉得,气候变暖已经很严重了、必须立刻面对。澳洲工党在上次大选中利用这一点攻击何华德政府,并承诺工党上台后一定会着手解决此问题。
图:澳洲总理陆克文与气候变迁部部长黄英贤(WILLIAM WEST/AFP/Getty Images)
应该说,工党的这种姿态为他们赢得不少选票。工党政府上台后,不但立即签署以前何华德一直不肯签署的《东京协议》,还专门成立一个新的部:气候变迁与水资源部,来处理相关问题。经过七个月的工作,新成立的气候变迁部推出了此"排污交易计划"。但它只是征求意见的草案,任何人都可在两个月的征求意见期内提出自己的看法。
据说,政府甚至还会拿出900万澳元做广告,一方面宣传此计划,一方面鼓励民众踊跃发表意见。
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后,政府才会在今年年底拿出最后的定案。方案确定后,也不是马上实行,而是要等到2010年7月,还有两年时间。在这两年之中,政府将再投入1500万澳元做广告,继续宣传该项计划。
这里的另一个看点是,澳洲政府不象中共政府那样,拥有大大小小几千家"喉舌", 所以"党"要宣传什么的时候,从来不必另行掏钱,中宣部的指令一下,所有"喉舌 "就开足马力炮轰或宣传了。在澳洲,媒体是独立的,很多是由私人经营的商业性实体,所以政府想宣传什么,对不起,请拿钱来买广告版面,价钱跟大家一样,没什么特别优惠。
总之,从整个"排污交易计划"推出的过程可以看出,在澳大利亚这样的民主社会, 一项政策的推出,首先是顺应民意,其次是过程非常透明,大家都有机会发表意见,实在不行还可上街游行。
可以想见,两年之后,当这项政策真的开始实施时,虽然会影响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但却不会造成太大的冲击,因为每个人都会觉得:我已经准备好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看点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个问题上的道义担当。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说:气候变迁这个问题是我们本世纪面临的最大的道德挑战。比如,有很多人主张,作为排放量只占全球2%的澳大利亚,在中国、印度、美国等排放大户都行动起来之后,再采取措施也不迟。否则,别的国家都不动,只是澳大利亚在这里"自找苦吃"的话,一则影响经济,二则又有什么用呢?
但是,如果谁都等着别人先动的话,最终的结果岂不是大家一起"走向深渊"?从澳洲媒体的"舆论导向"上看,大部分澳洲人,还是愿意在道义上有所担当的。他们明白:地球只有一个,毁了就都完了,谁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曾铮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