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功夫熊猫:中国咋没这样的艺术创造(图)

 2008-07-03 23:0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功夫熊猫》剧照

20日起在中国影院全面上映的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遭遇了3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种是愤怒,一种是羞愧,还有一种是沉默。

派拉蒙电影公司拍摄的《功夫熊猫》讲述了熊猫"阿宝"克服性格缺陷,经过磨砺,成长为武林盟主的过程。如同10年前迪斯尼公司拍摄的《花木兰》一样,好莱坞又一次用中国文化的"瓶"装了"美国文化"的酒,强势贩卖的依旧是典型的美国人的砺志故事。

连日来,不少媒体与观众感叹,美国熊猫"阿宝"令人看到了两国文化实力的差距。"影片中所有的东西都是中国的,可为什么中国人就拍不出来呢?"

另一方面,《功夫熊猫》在四川灾区的放映,则遭遇了一些艺术家"愤怒"的抵制,理由是反对"好莱坞在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金"。

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国内电影界和文艺界处于一片沉默状态。

《功夫熊猫》无疑凸显了当今全球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复杂形势。身为中国人,究竟是该为美国人在给我们提供娱乐的同时,"越俎代庖"地宣传了中国文化而高兴,还是应该采取民族主义的激烈姿态,将好莱坞的影响力拒于国门之外?

全球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发展的当今,在互联网与即时通讯工具让文化传播变得异常便捷的当今,空言抵制无济于事。面对《功夫熊猫》,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抵制,而是反思。

憨厚可爱的熊猫,明明比好斗的"孙悟空"、比在东西方文化中含义不同的"龙",都更适合进行卡通开发,也更适合充当今日"和平崛起"的中国的全球文化大使。中国的艺术家也有得天独厚的创作条件。但究竟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中国电影人没有尝试这样的艺术创造?

美国《功夫熊猫》横扫全球的背后,暴露出的是中国电影文化视野狭窄,缺乏发现力、创造力、想象力,实质则是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纵观历史,中华文化的长处就在于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洋为中用"是中国文化界的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可惜的是,我们的文化艺术界在这方面缺乏进取精神,反而让别人对中国文化的富矿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了"中为洋用"的开发。

从迪斯尼拍摄《花木兰》到派拉蒙拍摄《功夫熊猫》,10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只是捶胸顿足、痛心疾首,我们更期待中国电影艺术"雄起"!

附:抵制《功夫熊猫》:"左"比"右"保险?

少数人以"电影《功夫熊猫》(以下简称《熊猫》)有文化入侵之嫌"为由,呼吁抵制影片上映。抵制事件近日升级,成都5条院线发出了延期放映的通告,决定在四川地区暂缓上映该片。首个公开发出抵制号召的行为艺术者赵半狄在博客称:四川暂停放映是国家广电总局的决定。对此,许多观众表示不理解。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话用在抵制《熊猫》事件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看看赵半狄先生的抵制理由,就知他的偏执狭隘了--他大意是这样说的:侮辱汶川地震的影星莎朗·斯通来自好莱坞,而《熊猫》也来自好莱坞,所以应该抵制,不让他们在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金。按赵先生这个株连式的逻辑,目前在中国做生意的很多外国公司也来自美国,是不是也要全部驱逐之,不让他们赚中国人的钱?

在我看来,某部欧美电影该不该抵制或限制,首先应看它是否符合我国广电部门大片引进方面的有关法律或规定,如果符合,它的放映就是无可非议的。《熊猫》能够被列入今年大片引进计划并陆续在各大城市上映,这足以说明它的合法或合规。而赵先生呼吁抵制,莫不是想说广电部门在"严守导向关"上犯了错?我想,以广电部门在引进欧美大片所拥有的完备审查机制与丰富经验看,他们是不可能犯这个低级错误的。

回到电影《熊猫》本身,相信看过它的人,即使不认同它是一部优秀的卡通片,也会赞同以下判断的:在主题思想上,《熊猫》是健康向上的,倡导善胜恶、勇敢、自信等普世价值观,是一部值得青少年暑期一看的励志电影;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其间洋溢着的东方文化智慧,很容易引起理性思考之国人的共鸣与反思--原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演绎得如此兴致昂然,为什么不学习美国人的经验,把国产动画片也拍得很有观赏性呢?

以上论述,毕业于中央美院的赵先生想必不会不了然于胸,只能说,他之所以对这样的电影上纲上线到"文化侵略"高度,是有其用意的,说白了,就是用狭隘的意识形态挟持社会舆论,进而达到个人的目的:出名。

查阅有关报道,赵先生一路走来都是用国宝熊猫大做噱头,有评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行为艺术者。从这个角度看,抵制《熊猫》事件可看作是他一以贯之的"行为艺术"的延续,只不过,这次"行为艺术"与艺术无关,只关乎眼球及其背后的名利。而在吸引眼球方面,不得不承认赵先生是名高手,深谙国情与一般大众的心理 --一旦把事情上升到意识形态之争的高度,也就有了道德的制高点。这个时候,言行即使过激,社会舆论也奈何不了他,因为在不少人的潜意识里,在意识形态范畴,"左"总比"右"来得保险,与其被骂为"汉奸",不如迎合之,以显示自己的"正确"。成都发出延期反映放映的通告,可见有关方面微妙的心态。

只是,依赵先生的"精明",他不会不知道,少数人不问青红皂白的抵制是不可能阻挡健康、对等的中西电影交流这一大趋势的。加上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成熟起来的民众懂得用自己的头脑看待、思考问题,而不人云亦云。赵先生用狭隘的意识形态挟持社会的盘算,恐怕到头来要落空,不只如此,我担心他还要受到很多观众的反击:你个人有抵制的权利,但请别妨碍我观看大片的权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文化发展论坛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