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科技救通胀

当全球能源库存紧缩、粮食生产及水源短缺,不可 小看的「停滞性通膨」再度降临。美国当代最重要的经 济学家Jeffrey D. Sachs指出,想解决危机,重心必须 放在开发再生能源科技、农业科技,政府更要朝此目标 制定连贯性政策。

Jeffrey D. Sachs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特别顾 问,参与联合国千禧年扶贫计划,更两度当选时代杂志 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中心 主任。他回顾1970年代停滞性通膨的余威,想替今日经 济僵局寻觅解决之道。

回想30年前的剧情:物价上涨、民生消费成本不断 攀升,但民众的经济状况却没有随之提升,反而手中握 有的资产逐渐缩水,一股萧条低迷的气氛沿着时代蔓延 。1970年代油价与原物料狂飙,经济成长停滞、通货膨 胀相互结合,让全球陷入非常糟糕的「停滞性通膨」。

当时,全球经济一度濒临生存危机,甚至有舆论认 为,整个世界已经触及经济成长与繁荣的极限。以现在 的角度来看,成长末日时候未到,但30年后的今天,一 场温和的停滞性通膨却卷土重来,而且Jeffrey D. Sachs教授认为现在情况恐怕会更恶劣。

他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全球核心原物料( 包括能源、食物及饮水)都供给紧缩的情况下,该怎么 同时维持强劲的经济成长?比较30年前与30年后两次停 滞性通膨,现在想要增加各项资源的开发,限制比以往 更难克服,因为全球经济已经发展得更加庞大,各项限 制也比过去复杂得多。

1970年代前半与今日情况有些荒谬的相似:当时与 现在一样,全球经济成长非常快速,平均每年5%,为大 宗物资的狂涨旋风埋下伏笔。

当时,美国同样热衷于昂贵、不合时宜而且终告失 败的战争(越战),背负大量预算赤字和外债,财政包 袱沉重。那时美元也同今日一样急急走贬,随着美国采 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美元强势货币的地位一点一滴被腐 蚀。

当时中东也是充满了战乱动荡,1973年以阿战争最 知名。

此外,当时也上演原物料价格攀升的戏码。1970年 代早期,石油市场供应相当吃紧,主因并非以阿战后阿 拉伯联合抵制,而是需求劲扬超出供给,导致当时石油 价格飙破 4倍;全球需求增加、肥料提价及气候变迁( 特别1972年强烈圣婴现象)同步助长粮食的涨幅。

这些事情,今天都再度发生了。从2002年起,油价 大约翻升 5倍,原因又是全球需求超越石油的供给限制 ;去年谷物价格涨 2倍,类似1972年粮价暴升的情况, 都是受到气候变迁冲击所致。澳洲干旱、欧洲热浪席卷 使 2005-2006年全球农作减产。

就连政治情势也不可思议地十分相似。1974年和20 08年主政的美国总统都是共和党员,同样没有人气,同 样面对历史新低的民意支持度,同样对一系列总体经济 政策不知所措,美国缺乏方向。

Jeffrey D. Sachs教授表示,1976年 Dick Cheney 曾任 Gerald Ford总统的竞选幕僚,现在则位居要津担 任副总统,两个时期他都非常接近领导核心,但 Dick Cheney 把1970年代获得的错误经验应用到今日的美国 ,让事情弄得一团糟。

1976年 Gerald Ford角逐总统大位,当时石油价格 飙高冲击他的选情,最后他以些微差距败给民主党的 Jimmy Carter。因此, Dick Cheney从中得到教训,认 为掌握油价、控制中东产油大国的输油量对美国的能源 安全至关重要,这导致日后 Dick Cheney力主启动对伊 拉克的战争。

时至今日,美国官方仍不愿证实攻伊与美国的石油 需求有关,但 Dick Cheney此举反而成为美国的致命伤 。Jeffrey D. Sachs教授认为,在能源方面美国很容易 受波动冲击,采取战争行动,令美国没有机会尝试别种 能源政策,更不能向无止无休的武装军备竞赛喊停。

1970年代停滞性通膨让全球都付出很高的代价,各 国经济成长放缓的情况至少维持15年。从数据来看, 1960-1973年间世界经济扩张5.1%,但 1973-1989年间 迅速下滑为3.2%。经济放缓以及能源供应紧缩,造成全 球性获利锐减、投资受限、工作机会减少。

油价上涨的非预期性结果更强化了金融混乱,因为 全球的中央银行(包括美国联准会在内)一开始都采取 扩张性货币政策,想克服高油价供给面不足需求面强劲 的限制,然而不仅经济没有好转、石油的问题没有解决 ,货币扩张反而引发通货膨胀。

这在今日的环境下非常关键。因为此刻美国联准会 把原物料涨势放一边,打算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 Jeffrey D. Sachs直言,压低利率会限制央行处理原物 料供应紧缩时的工具和弹性。

1970年代的停滞性通膨开启了一连串「全球核心原 物料是否充足」的辩论,特别是粮食与能源的库存。 1972年国际咨询机构Club of Rome发表了一份宣言,主 题为「发展的限制」。当中预测全球经济发展将超出地 球自然资源的限制,而随后世界经济崩溃。

不过,一度陷入危机的全球经济终究成功克服停滞 性通膨,1980年代中期再次回归通膨程度低、经济成长 强劲的好时光,众人对从前自然资源不足的悲观及担忧 霎时烟消云散。

评论家开始嘲弄支持「马尔萨斯学派」的人(18世 纪英国政治经济学家Thomas Malthus提出对人口的观察 ,断言人口增加将比食物供应、地球负荷提升的速度更 快)。但Jeffrey D. Sachs认为,这些人的担忧并非杞 人忧天,他们也不是忽略未开发的资源、替代性商品以 及弥补物资缺乏的新科技。

他认为,担忧自然资源不足的人或许曾在这场辩论 中屈居下风,但停滞性通膨复兴,这些人才显得有远见 。Jeffrey D. Sachs直指,全球携手度过上一个停滞性 通膨,事后却遗忘了过程的艰辛;虽然现在资源还没耗 竭,但资源不足与生态限制的窘境已经袭来,为避免拖 累经济,现在该优先处理天然资源减少所产生的局限。

按一般情况而言,未来石油供应会持续紧张,虽然 新油田陆续发现,但不足以应付逐年攀升的需求。 1960-1973年间全球原油生产量差不多翻了 3倍,从每 天2100万桶增加到5600万桶,但之后成长速率就减缓为 30%,2006年时平均每天石油产量为7300万桶。

实际上,1974年之后波斯湾原油生产量就完全停止 增长,高点维持在每日2100万桶左右。而中东以外的地 区石油探勘及生产增幅都不会太大,甚至现在有许多地 区已经开始下滑,例如英国北海、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湾。

再看1970年代一度出现的粮食匮乏问题:随着全球 导入「绿色革命」,加强施用肥料、广泛灌溉、改良各 种品种的种子,使农作物大幅增产,粮食危机慢慢被人 遗忘。但Jeffrey D. Sachs指出,增产并非毫无上限, 许多农产丰收区(如中国、印度)依赖大量超抽地下水 灌溉,此外,过度且不当地使用肥料,反而污染环境。

人为造成的气候变迁更加剧了情况的严重性,现在 影响世界粮食生产最主要的风险就是气候。全球较干燥 的地区(如美国西南部、非洲撒哈拉、地中海、澳洲等 )旱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灾情也日益严重,这对粮食 生产有很大的负面效应。

另外还有许多环境问题也冲击世界粮食供应:包括 全球温度提升、土壤侵蚀、脆弱的动物栖地遭到破坏、 生物多样性降低以及冰河消失,后两者令农作物授粉昆 虫和鸟类大量减少,许多河川和灌溉水源的源头枯竭。

今天,这些气候变迁对人类的挑战远比1970年代更 大。1973年,全球消耗化石燃料大约排放 170亿吨二氧 化碳,但现在全球连手制造 300亿吨二氧化碳。1973年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25ppm(parts per million) ,每年以1ppm增加,但现在暴增为385ppm,每年以 2.4ppm的幅度向上提升。

其中蕴含的意义很清楚:跟1970年代相比,今日人 类使用的资源已经缩减受限,但同时全球经济却更加庞 大,需要消耗更多资源支撑,大自然修复能力却没有那 么迅速。

阅读数据可以发现,1974年全球人口为40亿,全球 收入经过校正后总计23兆美元,但现在全球人口膨胀到 67亿,经济活动高达65兆美元。就算同样4%年化经济成 长率,世界需要消耗比1970年代水平更多的天然资源, 包括能源、水和可耕作土地,然后对地球气候及生态系 统又加诸更大的风险。

因此,人们将进入全球经济成长受限的迟滞期,这 次限制经济成长的不是政府总体经济政策或市场体系, 跟国际贸易的限度没有关系,更非新兴市场投资新产业 能力不足,而是天然资源与地球气候的红线。

1973年后整整辛苦过15个年头,全球才度过第一次 停滞性通膨,克服能源及粮食匮乏的问题。Jeffrey D. Sachs认为,今日如果不采取更新的突破,人们势必面 对更严酷而漫长的经济阵痛期。

最后这位经济学家开了药方,他表示人们应该采取 连贯性的国家及全球科技政策,透过研发,满足日益增 加的能源、粮食与饮水需求,解决气候问题。
他认为当美国人每年投资 300亿美元全民资金给国 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就 该投注同样的钱给国家永续科技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因为如 同私人生技医药公司会依附国家卫生研究院生存,资助 永续科技研究院也能推广永续概念,透过政府力量吸引 产业界重视。

Jeffrey D. Sachs指出,科技研发没有缺人的时候 ,却可能缺钱、缺乏政府关心。现在有许多资源替代方 案,以太阳能供应为例,有机会超越全球能源需求的数 倍,而且科学家已经找出压低价格、长距离运送、解决 收集间歇性(阴天或夜晚)的方法。

此外,节能汽车、绿建筑、二氧化碳封存技术、非 粮食作物提炼的纤维素乙醇燃油、安全核能等,各种环 保科技都有望用来舒缓全球的能源需求,克服化石燃料 缺乏以及气候变迁的威胁。

在粮食供应方面,耐旱的新品种作物有机会支持粮 食生产,降低气候不佳造成的欠收。新灌溉科技可以帮 助贫穷农民,拉长高经济作物的生长季。

不过Jeffrey D. Sachs再三强调,这些「救世科技 」目前获得的投资还太少。他抨击,美国仍然把钞票倒 入对伊战争中,美国政府每年只分30亿美元给这些能源 研发部门实在不够。这些新科技该受全球重视,由政府 与民间部门挹注经费,加速研发脚步,才能真正解决能 源及粮食不足对经济的冲击,让全球经济永续发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林佳萱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