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最近发表社评说,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产业升级和梯次转移,是中国在这一阶段的应时之选。而中部地区在这一轮的变革中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是改革开放之后未曾有过的。这是因为中部地区对东部产业升级过程中挤出的低端产业和剩余劳动力的接收,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意义重大,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使中部崛起面对着更大的责任和困难。对中部崛起在中国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北京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来看:
" 他说的一方面是对的,现在沿海地区劳动力工资还有地价的成本上升,一些劳动力密集产业相对都向内地转移,使得中部地区有一些机会,这是对的。另外一方面,现在中国面临着整个的产业升级。从这个角度看,中部地区显然是处于不利地位,东部地区是有利地位。另外,他只看到市场的一些变化,他应该也看到政府的不同。政府行为是相当有差别的,西部地区的政府行为比较规范一点,中部地区信息不沟通,思想比较保守,这对发展史比较不利。"
美国三一学院经济系教授文贯中说,由于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低端产业被挤出,剩余劳动力回流到中部,中部农村的剩余人口在继续增长。因此,的确有一些经济学界人士希望利用中部的崛起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一个是中部不能够吸收的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中部解决它,无非是两个办法,一个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部应该说是有很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外,我估计当地的物价水平、房价水平要大大低于东部,所以,一个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一个是发展中部的一些城市。如果这些城市能够走出一条道路来,房价能够比较低,那就使得工资比较低的、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当中工作的那些民工能够有条件租房甚至买房而定居下来的话,中部对中国的贡献我觉得是比较大的。"
但是,文教授说,如果中部最后还是不能控制房价,那么部分农民即使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工作几年最后还是会流回老家,那么中部对所谓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贡献就还是有限的。文教授对此不表示乐观:
"因为中国的土地制度里面有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国家垄断所有非农用途的土地,所以,在土地被垄断的情况下房价就变得非常高。"
至于中部在农业方面能否作出较大贡献,文教授说,由于中部集中了河南、江西、安徽和黑龙江等粮食大省,因此中部在农业生产上还是能发挥出较大 作用。
南方日报的社评提出,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粮食自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保证,今年年初世界范围的粮食涨价所造成的部分国家的粮食危机就说明了这一点。但北京经济学家茅于轼对此表示完全反对:
"要自由贸易才是粮食安全的保障,粮食自给是不能保障的。不光是粮食,任何一个商品都是这样。石油你要自给行吗 ?要靠贸易才能有保障。现代人的生活是靠市场的。不能用政治去干预市场。现在不是全世界粮食紧张吗?中国已经被宣布了不禁止大米出口,这是对的。不能够禁止。所有的国家都不能够因为粮食紧张而禁止粮食的国际贸易,要是靠自给自足就完了,好多人都饿死了。政治要退出市场,市场是至高无上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中部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