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山上守墓人:我为什么会被林昭感动?
--写在林昭的灵魂飘逝四十周年之际

 

今年四月二十九日是林昭的四十周年忌日。四十年前林昭被以"反革命"的罪名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刑场,然而四十年后今天的中国仍然少有人知晓这个理应被所有国人记住的名字,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其实历史本不是这样。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审判"四人帮"时,多数国人就从"四人帮"的罪状中知道"五分钱子弹费"的故事。也就是在那时人们才知道林昭已遇害10余年。然而仅此而已,林昭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就剩这故事了。如果不是胡杰,不是胡杰以毁家为代价所拍出的那部纪录片,"林昭"这个名字也许会湮没在苍茫的历史浮云之中。

但是历史归根到底是公正的,该遗臭万年的早晚要遗臭万年,该流芳百世的也一定会流芳百世,就像法国的圣女贞德,她是在遇害500年后才被封圣的。即使没有胡杰,后人也早晚会认识林昭的。这样说并无贬低胡杰兄的意思,恰恰相反,如果不是胡杰,国人认识了解林昭这个伟大的女性不知要等到哪一年。

且看胡杰为我们所寻找的林昭。

林昭,苏州人氏,本名彭令昭,林昭为其在《常州民报》工作时的笔名,后一直沿用。幼读苏州景海教会学校,建国前参加过反对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人慧貌端,父母皆有识,有一弟一妹。建国后先入无锡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后以江苏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在1957年那场著名的反右运动中名为受批判的同学打抱不平,实为良心性超出组织性而因言获罪。林昭第一次被捕入狱在1960年,罪状是她写了一首反动长诗--"普罗米修斯受难的一日"和参与了兰州大学右派学生张春元组织的地下团体的活动。后于1961年假释后又再次入狱,初以攻击和阴谋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罪名获刑20年,后于1968年4月29 日以反革命罪名被秘密处决于上海龙华机场附近,时年36岁。

林昭第一次入狱后不久,其父自杀身亡;林昭死后,当局派员赴其家索要"五分钱子弹费",其母疯,不久亡。其弟妹现均在美国,妹受其牵连终身未嫁。

林昭短暂的一生幸于其于狱中所留下的20余万字的血书。这些血书是林昭留给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和给了她太多痛苦的民众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未能全部公之于众。

仅仅以上这些可能是打动不了像我这样已被世俗所熏染太久的民众的,林昭之所以打动我,令我等须眉男儿不知不觉流下不干的泪水、彻夜难眠,是因为至少有两个理由。

其一,林昭的思想轨迹和我以及与我同辈的人近乎完全一样,她比我们早觉悟了几十年,让我们的思想感情与其共鸣。林昭的思想轨迹发展可概括为,一片赤诚-- 迷惘彷徨--痛觉前非。像我这代人,那个开始不是理想主义者,那个不是对主义信仰虔诚到了极点?生活的磨难使我们开始思考,我一开始找到的是彭德怀,认为如果彭德怀再多些,我们和社会就不会经受这么多的磨难。这种想法多了,人往往就麻木了。

接触到林昭以后,发觉林昭所身体力行的自由主义思想才是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最终途径,思想与言论的自由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必然是值得人类以牺牲生命与爱情的代价去寻求的最高价值。

其二,林昭打动我的是她作为一个个体所展现出的悲剧美学价值。作为一个才貌俱佳的女性,林昭短短的36年生涯中出现过三个男性。获罪前与谭天荣,二人具有见识,与辩论中互相欣赏对方,然而生不逢时,一句"你日后的妻子肯定不会是我"让人肝肠俱断。是对自己今后的命运早有预感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今天已很难再去忖度林昭说此话时的心情。事实上,谭天荣对得起这份感情,若干年后在林昭骨灰下葬之时,谭天荣在林昭墓前对林昭的思想作了最精辟的概括,一声"我最亲爱的姐姐"不知故人还能听见否?获罪后入狱前与甘粹,二人相交始实出于某种逆反心理,是一种共患难中的相知相交。然而名列"地富"之后的右派分子是连结婚的权利也被剥夺了的。甘粹发配新疆,在那里"渡过了地狱般的22年"。在送甘粹去新疆的火车上,一句"是姐姐连累了你"让人们体会到了一个弱女子的无奈与对自己的自责,也使人产生"老天真是会作弄人"的感慨!入狱后与张元勋,二人相见于狱中,是一种生离死别。张去探监既有爱慕的成分,也有回报的成分(林之获罪即为张打抱不平),更有惺惺相惜的成分。多少年后满头白发的张元勋在面对胡杰时仍哽咽难声,涕泗俱下,怎能让人安置若泰?一首"来生再觅剪烛时"至今还在天地间久久的回荡,其中既有对张的感念,更有对自己命运的清醒预知。

最后,谈谈林昭对我们以及当代中国的意义。

一、林昭的思考及其殉难理应也必然在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她的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虽非她所首创,但身体力行且为之殉身者却独她一人。她对专制的拼死反抗,她的思想对历史的深邃的穿透力使她无愧于中国当代伟大的思想家之称。有人曾说过,公共知识分子的价值在于她的见识与勇气。林昭在这两点均是独一无二的,且她是在万马齐喑的年代用血发出了自己的呐喊,这一点就更加难能可贵了,且不说她以一身填补了中国在那个时代的空白,也不说她以一身洗刷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的耻辱。

二、大学之大,非在于大楼之大,实在于大师之大。培养大师须先有思想及言论的自由,试想如果我们还会因言获罪,那原创性的思想及创新岂非缘木求鱼?林昭用生命的代价追求的自由正是当代中国及当代的我们所最迫切需要的,沿着林昭的道路前进,中国才能真正雄起于世界,人民也才能真正过上大家做主的生活。

三、我们可能由于家庭,由于种种太多的顾虑而无法让自己成为林昭那样的人。我们无须为此自责,但起码我们可以让自己有点见识,也不罔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可以让自己不失去自己的良心。一个人有了良心,就不会让自己再去做那些蝇营狗苟之事;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有了良心,这个社会就可以少一些龌龊之事。

仅以此拙文陋笔献于林昭伟大的灵魂,愿林昭的在天之灵早日得到安息!

(祭园守园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祭园守园人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