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来好春光 古人教你这样"斗风筝"



 

和风荡原野,风筝飞满天

"一过二月二,既是三月三,和风荡原野,风筝飞满天......"如今正是一个风筝飞满天的季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莺飞草长,暖暖的春意盈怀,不经意抬眼,就可见到不少风筝在春光里争奇斗艳。

风筝又叫纸鹞、鹞子、纸鸢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唐代时,风筝才由最初的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而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们,纷纷争相玩赏风筝。风筝成了宫廷贵族不可或缺的玩物。

晚唐五代时,户部郎李邺就曾在宫中玩过风筝,他的风筝上添加了丝弦或装上竹制的笛子,当风筝放上天,经风一吹,便可以发出酷似筝鸣的声音。据说纸鸢被叫做"风筝",也就是从此时开始的。对此,《询刍录》中有记载: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对,后于鸢首以竹为笛,风入笛管发出悦耳之声,好似"筝"鸣,俗称风筝。

风筝的制作及放飞效果,在唐朝时就已具备较高的水平,金显宗有《风筝》诗曰:"心与寥寥太古通,手随轻籁入天风。山长水阔无寻处,声在乱云空碧中。"可见这种带着鸣器的风筝能已能飞得很高远了,不见风筝影,只听得声音在云层里碧空中回荡。

唐代诗人唐采也在《纸鸢赋》中记载:"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象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之中......"

风筝真正成为大众娱乐品是在宋代。那时在民间,风筝不仅是一种美仑美奂的民间工艺品,也是人们深为喜爱的大众娱乐品。《北京竹枝词》描绘风筝时说:"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习上碧云端。"风筝不再只在宫廷大院中飞翔,风筝线也能被寻常百姓拽在手里,尽情娱乐了。

尤其是在清明节前后,放风筝成了一种风俗。不论是宫廷还是乡野,是官宦乡绅还是平民百姓,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有人在争相放飞着风筝。

在夜里放飞风筝时,人们会在风筝上挂上一串串的彩色灯笼。当风筝飞上夜空时,如同一颗颗闪烁的彩星,人们称之为"神灯"。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