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奥运,中共的最大面子

2008,中国的奥运年来了,中共的最大政治也来了,国内外舆论将以更大热情聚焦中国。

奥运,这个中共现政权的最大国际Party,要向世界"秀"出光鲜的脸面--大国的开明形象。按照中共一贯思路,唯有对内动员一切资源,确保官方定义的社会稳定,才能"秀"的圆满,其中,舆论操控是"奥运秀"的重要一环。

虽然,舆论操控是中共的拿手好戏,然而,今日中国不再是毛时代的封闭国家,而是加入全球化并从中受益的国家,大量境外媒体进驻北京,就算中共当局能管住国内媒体,也管不住外国媒体。特别是,为了兑现北京申奥时对新闻自由的承诺,当局颁布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放松了对外国媒体的限制。如果当局不遵守自己颁布的规定,也就等于自打耳光。

于是,北京当局开始发动全方位的奥运攻关。1月22日,党魁胡锦涛亲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他要求中共各级意识形态衙门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特别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以对抗境外媒体的负面报道,向世界展示和提升国家形象。

胡锦涛的训示,让我想起中国人很讲究的"面子"。

好面子或虚荣,是国人的通病,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已经成为这种病态国民性的象征:阿Q头上有癞疮疤,便忌讳别人悦"癞",甚至连"光""亮""灯"也一并忌讳。

在独裁中国讲面子,无法回避权力。面子的大小与权力的大小高度相关,官员的面子大于草民,官越大,面子越大,也越好面子。面子最大且最好面子的人,必定是坐在权力顶端的人。而在历朝历代的独裁者中,最最好面子的是执掌党天下的独裁者。

其实,新闻报道的精髓是及时、客观、准确、真实,而无所谓正面和负面。在拥有新闻自由的文明国家,政客也将面子,但再霸道的政治家也不敢对媒体发号施令,更不敢为新闻界制定正面和负面的标准。所有的独裁者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自由国家的媒体大都致力于揭露社会阴暗面和批评政府,不但经常让统治者难堪,甚至可以让总统下台。

在新闻管制的野蛮国家,独裁者动不动就对媒体指手画脚,按照其政治需要把新闻分为正面和负面,符合权力利益的新闻就是正面的,媒体上的一片光明才能让独裁者容光焕发,全不管现实如何黑暗。不符合权力利益的新闻就是负面的,全不管这些负面新闻多么客观真实,谁让独裁者脸上无光,谁就将遭遇封杀和整肃。

与中国历史上的皇权独裁相比,现代的中共独裁更霸道。家天下时代的皇帝,尽管一言九鼎,但对"天道"多少还有所畏惧,时而还能下个"罪己诏";党天下的党魁却无所畏惧,永远"伟大光荣正确",也就从来不会罪己。所以,与历朝历代的帝王相比,中共党魁的面子最大最薄最贵。比天大,即便是鼠目寸光,也写满"江山社稷"和"普天黎民"。比纸薄,即便是昏聩无能,也不容批评、甚至连善意的玩笑都开不得。比命贵,即便死人无数,也要维护权力的威严。如果有人胆敢不给独裁者的面子,轻则封口割喉,重则死无葬身之地。

毛泽东发动饿死几千万人的大跃进,却不允许不愿在家等死的农民外出逃荒,甚至不惜动用荷枪实弹的军警拦截逃荒的农民。因为外出逃荒"有损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而所谓的"党和政府的威信",主要就是大跃进罪魁毛泽东的面子。

进入奥运年,胡锦涛要求营造的"国家形象",不过是中共现政权的面子工程。为了脸面光鲜,一要大把花钱,不惜劳民伤财;二要大兴土木,强行拆迁民房;三要大讲文明礼貌,到处都是"迎奥运、树新风"的标语;四要加大镇压异见者、维权者和上访者的力度,大兴文字狱、清除上访村和驱赶乞讨者;要大力弘扬主旋律,让奥运歌曲唱遍所有传媒,以对抗境外媒体的"负面报道"。

然而,在我看来,这一切保面子工程,如同自欺欺人的整容术,非但不能让丑女变西施,反而留下一脸疤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刘晓波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