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西丰[大市场案]再调查
因报道西丰因言获罪案,法制记者和她报道中的当事人一样,被当地警方以涉嫌诽谤罪立案并拘传。目前记者已解除来自"司法"的威胁,而报道背后的被告人赵俊萍至今仍身陷囹圄,其"诽谤"背后所指向的事实真相同样引发社会关心。
伴随着西丰诗案的曝光,涉案短信中提及的辽宁西丰县"大市场案",随即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正是大市场的建设前期,女商人赵俊萍未获拆迁补偿,与县委书记张志国矛盾公开,导致包括"大市场案中案"--西丰诗案,到拘传记者的连环诽谤案,惊心动魄。
1月1日刊发的《法人》杂志,罗列了大市场在前期评估、拆迁和后期销售诸多环节"存在的重大违法现象"。这被西丰方面指为失实,"文中所述完全与事实相悖,严重损害了西丰的形象,恶意诽谤西丰的领导同志"。
报道刊发次日,西丰县委县政府出炉了一份6页的《关于网上信息〈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的事实真相》(下简称《真相》)交给杂志社,针对报道所言内容一一驳斥。
时至今日,尚未传出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市场案和县委书记张志国的确切消息。但对"大市场案中案"的追问远未结束,仍有记者在西丰零下20度的雪地里会见声泪俱下的被拆迁者,进一步核实《真相》内容,靠近真相。
在南方周末记者的调查范围内,"大市场案"诸多问题触目惊心。
关于拆迁评估
"大市场"全称"西丰县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对外号称投资6.5亿元,为全国最大"土特产航母"。这个始建于2005年的项目于2007年8月隆重剪彩,除各级领导,亮相揭牌晚会的还包括众多演艺界明星。
彼时,国家级贫困县--西丰县耗资200万举办大市场开业晚会,经过辽宁媒体报道后曾一度引发声讨。因在大市场拆迁范围内,自营的"沈丰加油站"被拆除后无法获得补偿,商人赵俊萍几乎是县里惟一敢与县委书记张志国叫板的拆迁户。《法人》杂志将其描述为"官商较量的失败者"。
最早的分歧在于评估。
按《法人》杂志的报道,县拆迁办针对沈丰加油站共进行了两次评估,首次为364万元,第二次评估的价值仅为22万元,"两次竟然相差了340多万元"。
对此,《真相》开篇即展开反驳,"第一次评估是赵俊萍为了向银行贷款,自己委托中介机构--铁岭市陆丰会计师事务所对整个加油站的资产进行评估",第二次评估是异地重建所需的拆装费和运输费评估。
知情人士透露,针对沈丰加油站的评估共有三次,而非两次。看守所中的赵俊萍印证了这一说法。1月11日,赵案律师高义宝会见赵俊萍本人时,特意就评估问题提问。赵说,第一次进行的是"贷款评估"。律师的会见笔录显示,2004年和2005年分两次从银行共贷出180万,抵押手续至今仍在银行。
此外,赵俊萍说,第二次评估的364万是"拆迁评估",是拆迁主管部门进行的买断式评估,并非赵本人申请;第三次评估为异地再建的基本费用--这一点与《真相》的22万评估吻合。
赵案律师高义宝就此表态,《真相》将"拆迁评估"和"贷款评估"混淆,掩盖实情。
1月6日晚,县委书记张志国接受南方周末电话采访时表态,赵案曝光后"引发新案,一案环一案"。按照张志国的说法,赵俊萍与评估事务所合谋,涉嫌伪造评估诈骗银行贷款,事务所评估人士业已被抓。南方周末记者调查显示,1月4日陆丰事务所4名工作人员张允萍、张启良、赵汉杰、尚德慧被警方控制,事务所当即被查封。目前尚无进一步消息证实该案进度。
律师看来,西丰此举意在打压他的当事人。"西丰诗案曝光后,公安局曾威胁赵俊萍,如果就西丰诗案的一审上诉,公安会抓更多的人,追究她更大的罪,还为此特意让赵俊萍写了一份撤诉状"。
有偿补偿和强制拆迁
《法人》报道中所称的拆迁补偿、违法强制拆迁,亦是西丰方面着力驳斥的重点。
《真相》中认定,沈丰加油站所用土地,属于县里的无偿拆迁范围和临时建筑,政府实施建设用地时,应无条件拆除。
张志国对南方周末记者强调,赵俊萍曾签署书证,"愿意无偿拆迁"。
知情人士提供的材料则与上述说法相左。这份1998年5月18日的建设部门的文件显示,赵的沈丰加油站属于临时建筑,赵在上面确有签字。但该文书的核心内容是,如果两年之内国家征用则无偿拆迁。
这位知情人士首先肯定,从时限上看,2001后沈丰加油站即已不在无偿拆迁范围之内,2006年的动迁显然应该给予补偿。
"大市场的建设是开发商商业行为,而非国家征用,即便是在无偿拆迁的时限内,也应给予补偿。"这位人士进一步坚持张志国"断章取义,掩盖真相"。
赵俊萍未能如愿得到补偿的加油站,被拆除的时间是2006年5月12日,这场拆迁被《法人》言简意赅称为"违法强制拆除"。
《真相》的驳斥也言简意赅,"根本不存在强制拆迁"。
接受南方周末电话采访时,常务副县长高维义将强迁称为"不真实的刺激性的东西",张志国本人则在电话另一端坚持,"《法人》杂志胡说八道,我们绝对是人性化的拆迁"。
本报记者掌握的两份材料显示,西丰县政府确有强迁决定。
其中一份是2006年4月22日西丰县政府作出的《行政强制拆迁决定》。"鉴于被拆迁人赵俊萍1户加油站拒不搬迁,严重影响了东北土特产交易中心工程建设进程"。"西丰县人民政府决定,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安局长、消防大队、供电公司、水务局于2006年5月7日5∶00时,对被拆迁人1户加油站实施行政强制拆迁,强迁预案由消防大队拟定,广电局、信访办、卫生局、司法局(公证处)、西丰镇政府等单位协助做好拆迁工作。"
赵家的死命坚持,使这次强迁并未成功。
随后,西丰县城环委于5月11日出台文件,强调了县政府的强迁决定,"拟定5月16日对你加油站实施行政强迁"。
据赵俊萍之父赵长福回忆,这份文件出台的次日,西丰县公安局领导带队,包括经侦、治安、消防等人员五六十人,开六辆车来到加油站,"没保住"。
大市场销售的行政摊派
《法人》杂志报道中指出,西丰县委县政府强行摊派帮开发商卖房,同样被《真相》描述为"严重失实"。
杂志称,政府将交易中心的空置商铺都摊派到各乡镇,"如果卖不出去就对责任人采取撤职、不让子女上学等手段,要求各乡镇集资买房,一个乡镇至少损失一百多万元。"
张志国在电话中如是向南方周末记者推介西丰县的大市场:铁岭市重点工程,省里边关注的工程,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还要研究上市。
过往《铁岭日报》日报上,可以寻见建设者当初的坚决。"西丰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思想解放会议,传达了如下精神:支持交易中心的建设,就是支持西丰的发展,就是西丰的功臣,县委、县政府要重奖、重用;不关心交易中心的发展,就是一个庸人;造谣惑众、恶意捣乱的,是西丰的罪人,要严肃处理、绝不手软。"
依照《真相》,县委县政府向各乡镇、各部门下达了大市场入户招商引资任务,"已经吸引了美国、新西兰和台湾等国家地区来此投资","不存在政府硬性摊派的问题"。
根据本报记者获得的另一份西丰材料,大市场的招商引资任务呈现出另一番景象,由此基本可以判定,确有摊派卖楼其事。
2006年4月28日,西丰县委办和政府办向各乡镇、县委部委和县(中、省、市)直各部门发文,转发了由县委组织部、县委考评督察办公室、招商局等四部门起草的《关于西丰县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及考评意见》(下称《考评意见》),内称《考评意见》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要求组织认真实施。
78000平方米的总建面积中,乡镇承担40%,县直部门承担50%,中省市直部门承担10%。任务截止日期为2006年12月20日。
《考评意见》同时配有多份任务分解表格,清晰勾勒了分派数量。18个乡镇的分配额度在从1400至2500平方米不等,而县委和县直八十多个部门的任务跨度更大,从90平方米到1800平方米不等。
体现在《考评意见》中,还包括行政摊派奖惩措施。大市场的招商引资工作被列入2006年西丰县党政成员及其成员目标管理,完成目标责得分40;售楼出色者,每增加任务量的1%加1分,永不封顶。
与此相对应,是让基层部门胆寒的一票否决制。
一票否决的核心内容是:时限之前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全年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选先进资格,单位领导不能参评年度各项先进;对参与窗口选优评差及行风评比单位,窗口选优评差及行风评比工作也实行一票否决。
与嘉禾拆迁相仿,"西丰县委组织部把引资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提拔和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知情人士称,大市场的产权房地产开发公司,由开发商定价,但销售行为却是行政摊派,基层部门敢怒不敢言,一度出现官员们低三下四走家串户叫卖房屋的盛景,"应对策略五花八门。效益好的乡镇、部门由单位出钱买房;效益不好的,分摊到个人头上,或者倒挂(单位动员别人买楼,补贴买房者一部分钱)。"
1月14日上午10时,本报记者就上述评估、拆迁和摊派等问题再次拨通了张志国的电话。张以正在医院治病为由挂断了电话。
- 关键字搜索:
-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