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相传古时在云南的南边,有一个国家,官民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有犯了罪而应处死刑的人,即将被逮捕时,就赶快跑到寺庙中抱住佛脚悔过,表示愿意当和尚,改过自新,痛改前非,于是官府就赦免了他的罪。谚语:「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就是这个国家的和尚来到中国传教时传过来的。所以后来大家就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来表示平日不准备,事到临头才仓皇补救。
另外还有一则关于抱佛脚的趣事:宋朝的王安石推行新政失败后,被迫引退,告老还乡。有一天,他和几个客人闲谈,恰好谈到佛经,王安石忽然有感而发地说:「我老了,该去跟和尚作伴了」,并且随口就吟一句诗:「投老欲依僧」。
这时候旁边忽然有人接了一句:「急来抱佛脚。」
王安石听了有点不高兴地说:「我这『投老欲依僧』是一句古诗!」
那个人说:「我这『急来抱佛脚』是一句谚语。你那一句去掉『投』(头),我这一句去掉『脚』,不就成了『老欲依僧,急来抱佛』,这不是一个妙对吗?」在场的人都笑开了,王安石也不觉莞尔。
再创经典
清朝李汝珍的《镜花缘‧第十六回》中有:「前者小女同敝门生赴学政考试,幸而都取三等之末。明岁得与观风盛典,尚有几希之望。所以有时都在此赶紧用功。不瞒二位大贤说:这叫作临时抱佛脚,也是我们读书人通病,何况他们孤陋寡闻的幼女哩!」
看 来不只学生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老师也很了解这个中滋味,钱锺书在《围城》中描述:「遯翁的心境好,就抚慰儿子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者未必能为良 师』,这够叫人内愧了;他心境不好,准责备儿子从前不用功,急时抱佛脚,也许还来一堆『亡羊补牢,教学相长』的教训,更受不了。这是纪念周上对学生说的 话,自己在教职员席里旁听得腻了,用不到千里迢迢去搬来。」
讲古
清朝瞿灦《通俗编‧释道》引宋朝张世南的《宦游记闻》:「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便贳(音ㄕ,赦也)其罪,今谚云:『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乃番僧之语流于中国也。」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临时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