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包谊者,江东人也,有文辞。初与计偕,到京师后时趁试不及。宗人祭酒佶怜之,馆于私第。谊多游佛寺,无何,唐突中书舍人刘太真,睹其色目,即举人也。命一介致问,谊勃然曰:"进士包谊素不相识,何劳要问?"太真甚衔之,以至专访其人于佶。佶闻谊所为,大怒而忌之,因诘责遣徙他舍,谊亦无怍色。明年太真主文,志在致其永弃,故过杂文,俟终场明遣之。既而自悔之曰:"此子既忤我,従而报之,是为浅丈夫也;必矣但能永废其人,何必在此!"于是放入策。太真将放榜,先巡宅呈宰相。榜中有姓朱人及第,宰相以朱泚近大逆,未欲以此姓及第,亟遣易之。太真错愕趋出,不记他人,惟记谊尔。及谊谢恩,方悟己所恶也。因明言。乃知得丧非人力也,盖假手而已。
(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
【译文】唐朝有个叫包谊的江东人,很有文才。当初包谊到京城赶考误了考期,同宗的一个人时任国子祭酒的包佶很替他惋惜,就让他住在自己家里。
包谊每天到佛寺游玩,中书舍人刘太真见他的穿戴举止是个举人,便叫人询问他。包谊发怒说:"进士包谊,素不相识,有什麽可问的!"刘太真非常生气,以致于专门派人去查访包佶。包佶听说包谊的无礼行为后,大怒而拒绝收留包谊,包谊因为包佶的责备而搬到其他地方居住,一点也不惭愧。
到了第二年,刘太真当上主考,意在报复包谊,使他失掉前程,因此故意出很难的考题文章。等到考试结束后就将包谊赶了出去。一会儿,刘太真就后悔了,心里想:此人得罪了我,我就报复他,这不是大丈夫所为啊。况且我能永远阻挡他的前程吗?何必如此呢!于是让包谊合格。
刘太真将要张榜公布中举名单之前,先将名单呈送给宰相审阅。榜中有个姓朱的人及弟,宰相忌讳同朱泚同姓的人,不想让姓朱的中榜,急忙吩咐换一个人。太真急忙去找人,一时又记不起其他人的名字,只记住了包谊,便将包谊换上了。等到包谊前来谢恩,太真这才想起包谊是他所厌恶的人,因此明确地说了这件事,看来原本世上功名得失不由人,只是假借刘太真的手来完成而已!
【注】
1、刘太真:唐朝宣州人,曾任中书舍人、工部侍郎、礼部侍郎。
2、朱泚:唐代唐德宗时叛将,幽州昌平人(今北京昌平西南),朱泚曾自立为大秦皇帝。
来源:
(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
【译文】唐朝有个叫包谊的江东人,很有文才。当初包谊到京城赶考误了考期,同宗的一个人时任国子祭酒的包佶很替他惋惜,就让他住在自己家里。
包谊每天到佛寺游玩,中书舍人刘太真见他的穿戴举止是个举人,便叫人询问他。包谊发怒说:"进士包谊,素不相识,有什麽可问的!"刘太真非常生气,以致于专门派人去查访包佶。包佶听说包谊的无礼行为后,大怒而拒绝收留包谊,包谊因为包佶的责备而搬到其他地方居住,一点也不惭愧。
到了第二年,刘太真当上主考,意在报复包谊,使他失掉前程,因此故意出很难的考题文章。等到考试结束后就将包谊赶了出去。一会儿,刘太真就后悔了,心里想:此人得罪了我,我就报复他,这不是大丈夫所为啊。况且我能永远阻挡他的前程吗?何必如此呢!于是让包谊合格。
刘太真将要张榜公布中举名单之前,先将名单呈送给宰相审阅。榜中有个姓朱的人及弟,宰相忌讳同朱泚同姓的人,不想让姓朱的中榜,急忙吩咐换一个人。太真急忙去找人,一时又记不起其他人的名字,只记住了包谊,便将包谊换上了。等到包谊前来谢恩,太真这才想起包谊是他所厌恶的人,因此明确地说了这件事,看来原本世上功名得失不由人,只是假借刘太真的手来完成而已!
【注】
1、刘太真:唐朝宣州人,曾任中书舍人、工部侍郎、礼部侍郎。
2、朱泚:唐代唐德宗时叛将,幽州昌平人(今北京昌平西南),朱泚曾自立为大秦皇帝。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文史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