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谎言:“北京奥运将不用政府投一分钱”

一位朋友来信谈到,中国政府一个代表团在日本宣传说,奥运不需要中国政府投一分钱。许多听众虽然不相信,却无法反驳。因为这谎言无异于将听众当白痴,我担心这位朋友可能听错,于是上网查询。果然,2007年9月20日下午,在中国大使馆本馆电影厅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推介会”。在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于再清介绍了北京奥运的筹备和进展情况,并声称“北京奥运将不用政府投一分钱。”

这里且不再讨论于副局长说的“经济学家经过计算,奥运可以拉动GDP的3-4个百分点”等没影的事情,因为前些年也有经济学家论证教育产业化可以拉动GDP多少个百分点,后来又不愿认帐的事情发生,只讨论“不用政府投一分钱”这个说法的真实性。

于副局长计算“奥运成本”的方法颇为奇特,他如数家珍般历数“比赛时间共18天,不算场馆和基础建设,这次奥运会的举办经费需要24亿美元,而买走了奥运会转播权的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将付16.7亿美元,其中国际奥委会分成51%;中国的奥运组委会将分得49%,加上奥运会市场开发,如奥运商品、邮票、赞助等,完全能支付24亿美元的运营费用,不用中国政府投资一分钱,而且还会有两三千万美元的剩余,剩余的钱将建立一个运动员基金会”――如此巧妙地将比 “举办经费”昂贵数倍乃至十几倍的奥运场馆与基础设施费用撇开,仅剩下那18天的花费,不知道于副局长的成本核算出自哪位高手指教?

顾名思义,奥运会的举办经费就是举办奥运所花费的一切相关费用,其中可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所有的间接成本,如宣传费用、培养运动员等巨额费用可以不计入“举办费用”,因为反正中国政府的宣传机器本来就养在那里,不宣传奥运也照样花钱;花巨款培养的运动员,中国不举办奥运也得参赛,不会让他们闲着。但与举办奥运有关的直接成本无论如何不能从奥运成本中剔除出去。

首先,奥运场馆与基础设施的兴建所花巨资不能从成本中剔除。中国从获得举办资格之后,为了建设奥运场馆而大兴土木。在“一切为了奥运”这个政治前提之下,奥运工程均被列入国家工程,均由政府拨出专款投入,而原定投入的170 亿美元远远不敷需要。早在2004年就有陆续有消息传出,奥运场馆普遍超出预算,据北京市奥组委执行委员魏纪中透露,仅2008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的实际支出就超出预算50~70%。更有专家上书,指出由求大、求新、求洋而带来的安全与浪费问题,正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的 “硬伤”。

其次,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委组织10万官员出国培训“如何办奥运”(不包括2004年蜂拥至雅典奥运会取经的大批官员在内),因为这些官员考察的目的就是“如何办奥运”,这一笔笔专项“考察费用”毫无疑问应该列入举办奥运的直接成本。

第三,“奥运猪”、“奥运水果”和“奥运蔬菜”等的养殖,都是为了让国际社会放心而不计生产成本的产品。根据已经透露的养殖及种植方式,其投放成本均远远超出同类产品。按照中国政府“量中华之物力”维持国际形像的惯例,这种高成本投入的农产品不可能向参赛者与“国际友人”按成本销售。可以推断,养殖者与种植者获得的高额补贴只可能来自于政府。这些费用当然也不能剔除在成本之外。

最后,还有一种中国当局讳莫如深的“成本”,那就是上百万失去住房的北京居民与失去土地的市郊农民所丧失的生存权。据日内瓦居住权与反迫迁中心的调查,因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被迫搬迁的北京居民已达 100多万,到奥运会开始前,这一数字将会增至150万。正是这100多万北京居民对自己生存权的被迫“让渡”,才使得奥运场馆用地价格极其低廉,大大降低了中国政府举办奥运的成本。从少部分反抗者如叶国柱一家所遭受的残酷打击中,可以推测出因举办奥运的拆迁发生了多少人权悲剧,而这些人权悲剧是无法用金钱直接测度其损失的。

上述“奥运成本”举世皆知,面对铁的事实,中国官员撒谎如此从容不迫,让每一个希望中国保持稳定的人深感绝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何清涟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