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知名的椰林大道上,新生准备入住
傅钟下,大学新生三两成群,阶前促膝谈天;椰林大道上,新鲜人拎着新被子、新用品,走入崭新的求学阶段。
又是一年的开学季节!多少莘莘学子,经过了试炼,通过了考验,踏进了自己向往的校园。
台湾的第一学府--台湾大学,总是众人的向往之地。而今这向往,也有来自对岸的。
"尊敬的校长,本人非常想去贵校就读,以适应多变的社会","尊敬的台大的领导,因为一直很喜欢台湾这片土地,希望能到台大就读"。
表达这般"我想念台大"内容的信或电子邮件,近几年来,不时从大陆的高中生那儿,寄到了台大。
"包括寄到校长电子信箱的,或直接寄到教务处我们这里的,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一、两封。"第一线处理这些事务的台大注册组主任洪泰雄说。
信件的来处,大陆的大江南北都有,不限于高三应届毕业生,也有高一、高二生"未雨绸缪"先来函询问的。有的,为表示诚意,特别以繁体字书写;有的,为说明自己的优秀应该足以上台大,特别附上得奖等纪录照片。
"现在网络无远弗届,大陆的高中生,对台大的认识与了解,很可能远超过我们所知道的。"洪泰雄说。
台大的回函只有一个
大陆高中生的来函与台大的回函
然而,这些信,不论是多有诚意或多优秀,不论是寄自大陆沿海或内地,台大这边都只能给予一样的答案,告诉这些学子,台湾目前的相关规定是如何。
基本上,台湾目前并没有开放大陆学生来台就读。按照现行规定,只有设籍台湾、持大陆高中同等学力证件,经两岸的相关单位检核通过,才能报考台湾的大学。
近年来,是有大陆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来到台湾的一些大学做短期研习,台大、政大、清华等校都有,但大多只能做研究,不能修学位、学分。至于住在大陆的高中生,想要来念台湾的大学,老实说,眼前还真是行不通。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向为本校教育理想,",台大的回函中,总是尽可能别伤了这些孩子期待的心,"台端各方面之杰出成就,令人赞赏,对本校之向往,更令人动容。于此预祝您未来能得偿宿愿,前来本校就读。"好像在婉转地告诉他们,虽然现在不行,但总要对未来抱着希望。
而"未来",真的有可能吗?身兼大学招生委员会联合会(简称"招联会",负责大学招生策略的拟定)秘书的洪泰雄不讳言,招联会已有相当共识,可能对此议题"未雨绸缪",进行相关讨论和因应。
台大注册组主任洪泰雄的谈话
他认为,台湾若能开放大陆高中生来台读大学,应该有助于两岸的交流和相互了解,也可以拓展各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就他的观察,两岸这年轻的一代都是所谓的"e世代"(习惯用网络email的一代),想法单纯而海阔天空,没有政治的纠缠。
想想看,也挺有意思的,两岸这些十几岁的高中生,正是在两岸恢复往来之后出生、长大的孩子,看待两岸,似乎没有以往的历史纠结或政治包袱,而是挺自然往来的一片天地。
竞争才会擦出火花
台大校园里,一群刚来报到的外文系新生,男生女生错落坐在知名的傅钟下。和他们聊聊,"如果大陆高中生来做同学,如何?"
"欢迎啊!"欢迎之至",他们这般表示。有位男同学还说:"我室友就是澳门来的,人很好啊"。
澳门?对喔,多年以前,香港、澳门来的同学,是被我们当成"港澳侨生"的,如今这两地都陆续"回归"中国大陆了,那港澳同学要算是"侨生"还是"大陆学生"呢?现在,台湾的招生单位还是依以往的海外招生来处理,也就是说,依目前的中国大陆"版图"来说,能来台湾念大学的,似乎只有香港和澳门的高中生。
而如今,也有不少台湾的孩子,随着做台商的父母,在大陆念书呢。"我很多小学、中学的同学、朋友,也会在大陆,我们常会通email啊。"台大新生里,一位男同学说。语气显示,他对大陆学生并不"陌生"。
"他们超强的。"一位女同学说,她有同学在大陆,她也和上海的高中生接触过,觉得对岸这些同辈挺厉害的。
那么,不怕这么强的人来台湾竞争吗?"不会啊,有竞争才会擦出火花,才会成长!"女同学自信明快的说。真不愧是台大的高材生,好样的!
两岸恢复往来已二十年,转眼间,这期间的新生代已"成长"到这么大了。至于大陆的高中生何时能在台大的教室里"同窗共读",或许得看两岸关系接下来"成长"的状况吧。
附带一提的是,大陆高中生若想来念台大,关于台湾总统陈水扁说过的"四不一没有"或"四要",记不住没关系,但台大校长说的"四不"和"四要",可最好记下来。
前些天,台大的迎新典礼上,校长李嗣涔说了,做为一个台大人,一定要坚持"四要",就是:一、要建立宽广的基础学问,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二、要有创新的能力,不必求"第一",但要做"唯一";三、要关心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四、要有国际观,多了解新兴各国的文化与政经现况。
至于"四不",则是: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上课不随意逃课、脚踏车不乱停。
台湾第一学府台大正门
- 关键字搜索:
- 大陆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