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记者手记:雨中西湖印象

作者:宝申  2007-09-20 05:3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昨夜发完稿,已是凌晨两点。今晨不到6点醒来。打开窗帘,外面灰蒙蒙一片,玻璃窗上落满雨滴,“韦帕”号台风就要袭来。雨中游西湖,说不定别有情趣。

在岳庙对面的曲院登船,船上只有我一个游客。偌大的西湖,似乎唯我独有。风吹着湖边的荷花,先观赏到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

远眺苏堤,六座名桥尽罩在雨雾之中,偶尔可见三两支花伞,是否“苏堤春晓”?

在湖心岛换船,向南行驶。远远看到湖对面一个金顶辉煌的塔楼。20年前曾到过西湖一游,印象中没有这个塔。导游告诉我,那是雷峰塔。

“雷峰塔不是很早就倒塌了吗?”我想起了中学时代读过的一篇鲁迅杂文。

“这是新建的。2004年10月1号落成的那一天,请来了东南亚的高僧前来开光,出席开光仪式的有1000多人,大多是经商的。每张门票2千888元,不到半个小时就售光了。每个人身上珠光宝气的,气派大得很。”导游小姐如是说。

雨幕遮盖不着新雷峰塔的金顶。小姐告诉我,打造金顶用了40万两黄金,价值1.5亿人民币。重金终于买回了“雷峰夕照”。

我想起了雷峰塔的故事:法海和尚捉拿了白娘子,把她镇在雷峰塔下。后来雷峰塔倒了,鲁迅在文章中说它倒得好。在鲁迅眼里,雷峰塔象征着旧中国压迫妇女的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确实把中国妇女压得透不过气来。曾几何时,中国女人还裹着脚。如今的中国妇女靠双脚打进世界杯。

“三潭印月”到了。三个葫芦状的小石塔置身在湖中,每个上面有5个空洞。据说,最初建造它们,是为了镇住西湖里的黑鱼精。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把这三个小石塔当成歌咏的对象,它们也成了西湖的象征。

一位男导游正在用“小喇叭”向一批游人介绍:“每年中秋节,工作人员会划船过去,在每个空洞里点上蜡烛,然后在洞口上贴上薄薄的挑花纸。月亮升起后,月影映在湖面上,洞中的烛光也映在水面上,如同月亮。这时候,总共有多少月亮啊?”

“8个。”“20个。”“50个。”几位游客信口献上答案。

“不对,总共33个。”男导游满脸严肃地说。

“瞎说,一共32个--一个月亮,一个倒影,15只蜡烛,15个倒影。你说的那最后一个是什么呀?”一位看上去很精明的中年男子说。

“难道您忘了邓丽君歌里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吗?”

众人无语。如今在中国,重金能够打造金顶,但是重金能打造人的心吗?

两个小时,西湖十景只看到4个。那余下的6个,不知何年才能重见。

来源:美国之音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