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唐子教室】看待孔子,尊圣还是敬贤?(二)

作者:唐子  2007-08-21 01:3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13次讨论课纪要2007818日)
未来中国网络大学教授唐子及研究生燕云整理
 
欢迎光临未来中国大学网络教室!未办理完毕入学手续的同学只能旁听;本课堂欢迎理智、平和、文雅探讨;搞共产党式辩论者,一提醒,二提醒,三禁言。
 
唐子:开始接着上节课的内容讨论——3、君子儒怎样知行合一?大家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这样互相有所学习,取长补短。知道一点做一点,这就是儒家的基本要求。
 
张香山:孔子《论语》属于中华子学,没有系统的理论论述,不同的人问什么是仁,孔子解释不同,这是因为他培养的对象不是在公民大会上辩论的哲人,而是在家人社会希望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且无道可卷的君子儒。孔子不求自己和学生成为论仁的学者,只求成为行仁的礼士。所以他便针对资质不同的儒士,告之以的不同涵义,以求他们都能予人以仁地做到。君子儒就这样知行合一。
 
浪石客:从孔子由1573岁,即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君子儒旅程中看到君子儒可谓知仁、讲仁、守仁的儒士,也可谓文雅的仁人志士,缺一不可。孔子述而不作的教学,不求自己和学生成为论仁的学者,只求成为行仁的礼士,即做君子儒就要知行合一。(唐子:浪石没有说清楚为什么要知行合一)
 
麻生言行一至,说到做到。知仁义,行礼仪,遵天命,知行合一!
 
阳光普照君子儒通过自己志学到学成后教导世人的实践来做到知行合一。志学就是有学习治国安邦、教化民众的知识的志向,教导世人需要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做后盾。这两方面在君子儒的身上完美结合并成功应用到现实中,做到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学和用缺一不可。
 
宫常铭深:君子儒通常都是知仁、讲仁、守仁的儒士,可谓文雅的仁人志士。孔子对圣贤的教导不像希腊哲学具有系统的理论论述,因为孔子不求自己和学生成为论仁的学者,只是言传身教的成为行仁的礼士。他以自己的言行要求他们的弟子们都能予人以仁地做到,即知行合一。
 
燕云十八骑君子儒通过敬天命、敬神灵,以仁义礼智信的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不忧、不惑、不惧的智慧,知天命,行君子儒,做到了君子儒的知行合一。回答完毕。
 
唐子:注意理解儒家,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完全人的层面上的东西,但能两千年领导中华文化,自有其道理和优势的。知——知什么?行——行什么?如何合一,答案要体现这个。儒家的生命力在于不格式化为一,虽然两千年独尊儒家,但儒家是生动具体的。
 
张香山儒学讲的是入世的修为。知指的是儒家的思想,行指的是按儒家的思想去做,做好自己,成为标帅,教化他人。儒家的生命力在于不格式化为一,所以,资质不同的人问孔子什么是仁,答案也就不一样
 
劳工同盟君子儒所为无不体现君子品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君)子以经纶、果行育德等及儒雅风范——文质彬彬、雅人深致、礼貌待人、乐山乐水等。无不履行其使命:仁文礼教于中华黄土地。具体做法有:有教无类,做君师以倡德,结庐守孝等。
 
悟空君子儒怎样知行合一其实就是修的过程与状态,就是真真实实地从心里按儒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并从中提高自己儒的修为。而不象小人儒论而不为,利用儒
 
唐子大家的发言,要心里装着中华汉唐的历史。儒家经历了很多挑战,也有很多选择,最后还是在儒家基地上创造了盛汉和盛唐,我们就要从它的知行合一上来思考。为什么佛教在印度兴盛了几百年,没有在历史上出现大印呢?为什么看起来儒家不怎么样,就一个大贤老人,却能够使中华文化两千多年不衰,并能数次风流世界?学习切忌空泛。
 
宫常铭深:君子儒通常是知仁、讲仁、守仁的儒士,所以他们一般是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就随时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前面有孔子的言传身教,后面以靠自己所知道的的君子仁学不断的精进努力。这种知行合一的方式,造就了许多儒学官吏,在各个历史时期逐渐创新出了师生官吏的制度,这些知行合一、普世爱学的精神都为汉唐盛世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基础。(这是补充的)
 
悟空君子儒怎样知行合一其实就是修的过程与状态,就是真真实实地从心里按儒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并从中提高自己儒的修为。而不象小人儒论而不为,利用儒。君子儒是儒的自然表露,是明儒之义而能身体力行,而克制己心最后达到言行合一的自然表露状态的。从历史的一贯性和神传文化的思维看,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忠勇耻等多种多样的道德规范,但在历史上有无数的名人英雄人物用其一生甚至一个年代演泽着什么叫仁义礼智信忠勇耻,如汉代以三国为背景演泽着什么叫义,宋朝岳飞以一生演泽什么叫忠等。这就是历史上儒的知行合一,说起来就是中华文化神传的见证。
 
张香山有很强的适用性,并且人们能够通过学习儒家的思想,效仿君子儒的言行,能够达到个人素质的提高,同时有利于社会的持续稳定和繁荣。他规范了不同角色的言行。当今社会如果按照儒学对每个人不同角色的规范去做,中国社会也就无比美好与和谐了。
 
燕云十八骑唐子教授的启发让我联想到,君子儒的知行合一还体现在君子儒从修身齐家做起,创建和谐家庭,营造家天下社会,这无疑是盛汉和盛唐的基础,这些话作为我的补充。(唐子对了,燕云走向了具体)
 
安哲知行合一,是以国家的名义,皇帝的名义推行的!让大家不光知道,而且还要照着去做!以汉唐的皇帝自己作为表率,推行儒家!
 
唐子:独尊儒家是现代国寨对传统文化的主要批判,也是民运人士的误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助于走出这个思想的迷宫。大家注意到了,儒家的道德规范是很多很细致的。而且每一规范又没有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定义,是可以各式各样的解释的。如此知行合一,是怎样一个式样一个绩效?燕云十八骑:非常细致,前两天从未来中国图书馆下载下来了女儿经,这也是儒家规范吧。非常细致,涉及妇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阳光普照:正是君子儒对儒家思想的发扬光大和身体力行,才创造了汉唐盛世。
 
吉祥如意礼仪行为规范是防止人类走向堕落的基础,大儒正是在道家搭台儒家唱戏的历史安排下,走进了华夏。孔子和其门徒身体力行教化世人,并以王道政权形成君王与臣民的和谐社会环境。
 
唐子我的参考——儒家的是将其仁义礼智信忠勇耻等多种多样的道德规范的各式各样的细节之处,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性别,由家而村而城乡而国家而天下的知与行,知道一点做一点,十分细致入微。如此的中国虽独尊却完全与专制不同,而我们现代对此是根本没有注视到。
 
唐子好了转题了——
 
(三)、儒家思想是儒学,还是儒教?讲义尽量理解和参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最好。
 
燕云十八骑:儒家思想是儒学,包括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的所有学说思想。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国学化发展,形成儒官职业,这才是儒教。
 
宫常铭深:这要站在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中,看待这个问题。儒家思想是从纯正的君子儒思想逐渐演变为小人儒学问,直到汉武帝时期,发展成为指导和帮助皇帝从思想政治和文化传统上确立起天道皇权统治秩序等思想原则的儒教教义。当然,这种纯正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在今天中国党文化盛行的国寨中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
 
阳光普照儒家思想在早期的传播中是一门指导人们做仁人礼士的思想学说,这时它是儒学。自汉朝起,儒家思想被帝王采纳,并成为中华皇朝正统思想达两千多年,它的地位上升为国教,此时儒家思想成为儒教。儒家思想能从升华为,说明了它的学说顺应了宇宙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整套协调天、地、人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理论。由于儒家思想的推广可以使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因此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升华为儒教顺理成章。(唐子:阳光的回答,比较清晰。清晰容易犯错误,却也容易改正啊。还是清晰一些好。每个人都清晰,取长补短,成效就大了,西方文化的长处就在这里。
 
吉祥如意:个人觉得应该是以儒学传出,在经过百年的时光考验及儒学自身的完善经久不衰,最后得到中华臣民认可与要求自身言行,在此成为全华夏人所信仰的儒教。
 
唐子麻生今天回答不踊跃。麻生静静的学习中,看大家的!)
 
安哲重新回答:儒学思想在汉朝以前是儒学,孔子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以及后来的孟子、荀子等在知仁、讲仁和守仁的过程中,由弟子们汇集孔子及众弟子的思想和言行,而逐渐创立起来的学问,因此是儒学。而汉朝建立以后经董仲舒的进言,汉武帝将儒学思想推广成了治理王朝国家的思想,从人们的社会关系中处处以儒家的思想来规范,小到个体的行为,大到治理国家的方针,儒学思想上升到了儒教的地位,有些类似于基督教世纪的天主教,东正教和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教。(唐子嗯,安哲的回答走向清晰了,这样给人的启迪就会要多些。
 
张香山儒家思想是儒学,不是儒教?儒家思想是儒学,不是儒教也是天意。
 
唐子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显得比较沉闷?看来共产党给我们洗脑还很厉害啊。它现在都管不到我们了,可我们非常的自律啊。吉祥如意是的,我看完讲义才对自学们有了一点浅显的了解。今天在路上和朋友讲了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对方表情一片茫然!可见中共统治下的学生都学了什么。)
 
劳工同盟汉以前偏于学,汉以后成型,偏于教。
 
浪石客:儒家思想是教人如何以仁义道德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入世就如孟子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儒士们通过学习仁义礼法并能知行合一来达到道德教化人心,由人---------天下的循序渐进的学习影响过程,全然是一条儒学之路;后期儒士通过帮助帮助皇帝从思想政治和文化传统上确立起天道皇权统治秩序,转而成为儒学礼教并影响中华皇朝正统思想长达两千年。但又不同于具有烦琐的规章制度性的(玄奥)思想浓厚的宗教。(唐子嗯,浪石有个人理解,好)
 
观云儒家思想是知行合一的,开始还没有各种规章制度,只能成为儒学,后来象安哲讲的不断规范、细化、系统化,所以后来可以说是儒教了.但是现在由于中共的毁害传统文化,儒教消失了,儒学也成为了历史,当然现在人们对儒学又有所认识了。
 
婉兰教是有组织的,皇帝认可之前儒家思想并未形成学堂、具体讲义等,而多是口传,所以汉之前是儒学,汉之后是儒教。
 
唐子春秋战国时代就是一个时代,各家都是学,尽管墨家有教的特征,而且大多数学生都很尊师。像后来的小和尚对师父的态度一样。张香山颜回辅佐孔子的一个使命就是奠定师道尊严的文化的。)
 
悟空儒家应该是儒教,如果是儒学那就变成学理论或者哲学的非修为知识了。但百家都是知识传出,给听的人当老师,而且大部分都是贵族。
 
燕云十八骑儒教思想成形是在孔、孟,发源是在伏羲,三皇、周公,所奉行的不都是儒教思想吗?易经的发源要远远的早于孔子时代。(唐子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不止是儒家的的源头。观云是的,我觉得燕云的也是在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去套比它更高一些的三皇等时期的道和德。)
 
张香山宗教的基本形式:有一个组织名称,例如:基督教 1 教堂,2 教义 3 入教仪式 4 信仰专一 5 教士 6 神的崇拜 7 死称为升天、下地狱” 8 经书 9 布道 10 念经、盘道 11 圣歌 12 捐献 13 惩戒。是这样的吗?(唐子香山不要去套,那样你的思想会受拘束的,关于教的定义要装在心中,不是这样搬出来而后再来套。毕竟课堂上不是做学问,就是做学问也不宜死板。九评讲了教的问题,但也不是我们这样生搬硬套。
 
宫常铭深也许是在大家的接触中,儒教给人的印象不如佛教、道教、基督教那样深刻和明显,所以不敢说儒家思想就是一种宗教吧。中国土地上有寺院、道观和教堂,不见儒学的私塾啊。(漫谈)
 
阳光普照儒家思想之所以有那么强的生命力,就是符合了以前圣人们的教诲,是从圣人言发展出来的,符合宇宙本原规律.从中国人的思想上看,儒家思想的影响远远超过很多宗教思想,也可以说有""的地位了。(唐子阳光的思维比较清晰)
 
张香山这是我的一个问题,儒教修什么?
 
吉祥如意个人理解儒学是孔子在世时以言传身教为样板,影响各国行君子道。在去世后经过孟子、荀子等完善成人世间礼仪修养,并发展全华夏。形成以孔子为大贤师的儒教信仰。
 
唐子大家跟李老师学了哲学,应当有了基本的定义能力了。学习期间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弱点,呵呵。不要紧的,继续。
 
浪石客说宗教是很约束的,儒学其实在宋朝的国子监,有名的四大书院教学都是开放性的,学生尊师重道,谦虚学习.皇帝时常也赠送书,想影响学生,但是也没有宗教性的约束的。(唐子浪石也不要把宗教等同于僵化或教条,宗教也有不僵化和不教条的时候
 
安哲为什么中共把儒教当作封建来反,就是因为将儒学思想儒教化以后,失去了自我更新的能力,没有了创新,或者说没有了向高层文化走的途径,因此,儒教逐渐的变得落后,最终成了中共反封建的把柄!
 
婉兰天赋使命给孔子,授人以礼仁,并创立儒家学说;世人受到点化后,逐渐掌握孔之礼仁学说,并根据记忆编书成册教育后人,随后便逐渐发展为了儒教。
 
豪士:儒家思想从春秋晚期到西汉中期,儒家师生不屑的努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民间积极入世,入仕努力极为活跃。孔子的君子儒教诲,通过《论语》问答笔记传为经典,再由《孟子》演义、《荀子》演礼、《春秋繁露》演天道和三纲五常,由儒学而儒教,儒学由此国学(教)化,其受尊崇的地位与基督教世纪的天主教、东正教和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教相当。
 
劳工同盟汉以前有教的实质:独特的入世修炼,成型过程。汉武帝后有了教的地位,名至实归了。
 
唐子我的参考回答——儒家在先秦时代是仁义道德知识之学,传授的是仁义道德方面的中庸之道,是人情世故方面的常识,没有超感觉的信仰方面的内容。在汉朝以后由于被钦定为官学,知识逐渐神化为信条,再渐渐变成教义,宋明时代由于掺进了很多道教和佛教的内容,对孔子的敬仰也倾向于道教对老子,佛教对和菩萨,所以成了儒教,宗教的体系依托官职和师职系统,越来越宗教化,成为一种世俗化的宗教,准确地说是准宗教。
 
阳光普照老师说"准宗教",这个定义让人很容易理解了.
 
劳工同盟老师,那这样是不是偏离孔子的真正思想也越来越远呢?(唐子是僵化和僵死,不是偏离。今日国寨才有偏离的问题。古代人尊敬孔子是从心里的,不会有偏离,却会有私心和私情的偏狭理解和传递,这样传艺出来的儒家越来越没有强劲的生命力。紫薇秀士儒家没落偏离的历程同时也是一个与大道渐行渐远的过程。)
 
唐子转题了啊——1、颜渊死,孔子为何恸哭?
 
安哲孔子的儒学传人中,颜回德行第一,以谨慎、克己而扬名,为72贤人之首。
 
燕云十八骑颜渊是孔子最器重的高徒,也是孔子知己(断粮困境只有他出非凡之语与孔子心灵共振)。他更是孔子的得力助手,是《易经》等重要典籍的主要整理者。他死了,标志着君子儒以修道方式传播儒学方式的终结,即这种方式没有被历史选择。(孔子是受过老子指点的,故而知礼崩乐坏的世道下恢复的重要性。)综上所述,颜渊之死孔子不恸哭就不是孔子。回答完毕。
 
安哲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在孔子门生中,唯独颜回体认到儒学可以修道。颜渊先人后己的品行人格、周游列国的平和心境,以师为神的敬仰态度,以愚掩智的谦逊心态、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省读《易经》的悟道方式,可以肯定地说颜回就在修道。颜回40岁先于70岁的孔子早逝,其实是他辅佐孔子,演绎师道尊严天赋使命完成,也是君子儒修道以传播儒学的方式没被历史选择,所以孔子恸哭不已。
 
豪士颜渊以师为神,坚定的信念、敬仰的态度、以愚掩智的谦逊心态、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省读《易经》的悟道方式,可以肯定地说:颜回就在修道,身体力行重德、克已守礼、不打折扣。有例为证:孔子与其门徒在荒野遇难,其门徒劝孔子改变仁道,孔子说: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这时只有颜回守道不移: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听后,高兴地说: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管家)。所以孔子失去颜渊就非常悲痛。
 
宫常铭深:颜回是孔子儒学传人之中以德行第一,谨慎克己并深晓易理之道术,具有与众不同的才识,以及他守道不移的品性都赢得孔子的欢心,失去爱徒固然使孔子悲痛不已。但真正令孔子恸哭的原因应该是孔子看到颜回在门徒中唯一能够体认到儒学是可以修道的弟子,颜渊辅佐孔子演绎师道尊严,完成天赋使命离世之后,使得孔子明白提高儒学的层次、通过修道来传播儒学的方式已经不可能了,这一点可能是孔子恸哭颜渊的主要内因吧。
 
阳光普照颜渊是一个德行高尚的贤人,忠厚、聪颖、勤奋,且学识渊博,是孔子的第一门生,72贤人之首。同时他也对《易经》之道有很深的研究,是一个难得的人才。颜渊不仅对君子儒的理论精研深厚,更重要的是他能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他不打折扣地重德与克己复礼,其实已经达到了修道的高度。照此发展下去,儒学完全可以以修道的方式向世间传播,成为超越文化的真理。而颜渊的早逝使这种发展方式夭折。颜渊死后,孔子恸哭,并说天丧予,可以看出孔子不仅为失去了一为爱徒而痛苦,也是因为自己的学说无法由颜渊向更高的层次推进而惋惜不已。
 
张香山:以的君子儒道,身体力行重德——克已守礼——而不打折扣者,其实就在修道。也可谓不修道已在道中。观颜渊先人后己的品行人格、周游列国的平和心境、以师为神的敬仰态度、以愚掩智的谦逊心态、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省读《易经》的悟道方式,可以肯定地说:颜回就在修道。君子儒修道是以传播儒学的方式进行的,但是没有被历史选择。所以颜回去世后孔子恸哭:噫!天丧予!太可惜了。本来儒家的思想是可以修道的,天意难为,为此而恸哭。
 
浪石客答:不修道已在道中的颜回40岁先于70岁的孔子早逝,辅佐孔子演绎师道尊严天赋使命完成,孔子见颜回归天即是君子儒修道以传播儒学的方式不被历史选择的悲痛,同时也是儒学必然降级为以礼法传播的历史安排,孔子故而为此恸哭。
 
麻生孔子有情而恸哭,孔子对颜渊之师生情深而挚真,颜渊在孔子心中位置之重使孔子失去颜渊时觉失去了很重要的知己,学生!
 
杜若孔子之道得自老子,其深远寥阔,非一般人所能领悟。三千弟子、七十二高徒,惟颜回一人能得其精要,其他之人离道甚远,即便如子贡之流也只能继承儒家仁学,可是颜回却过早去世,孔子预感自己的道统后继乏人,故而伤心恸哭。(唐子杜若的回答有一种逻辑的力量,欠缺的是更细微的东西。
 
 
婉兰没有后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哀儒学没有传人能解龙行于天之玄奥。老子匆匆离世,孔子未入其门,应是不想走老子之路而独善其身,欲救度世人,但无奈解不了龙翔于天之奥妙,颜回有慧根,孔子便寄予希望于他,无奈他早逝,故哀无法救度世人。
 
吉祥如意颜渊之死在历史上确定了儒教只能在人情世故方面教化世人。而不能在颜渊的发展下形成出世的学问。故孔子大哭!
 
唐子大家细心地细思——孔子是行中道之人,教诲也是不要大伤悲,可再颜渊的死伤,他没能做到节哀,肯定有莫大的哀痛,这是怎样的哀痛呢?孔子的道统是什么?如果在道统前有说明,有定语,答案就细微了,却也不失简明。孔子门生之中,惟独颜回(渊)体认到儒学可以修道。庄子都关注到颜回的坐忘、心斋的心功。据《论语子罕》记载,颜渊曾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大家悟过这段文字没有?
 
阳光普照孔子的道统应该接近于老子的<易经>,这段文字说明颜渊悟到了儒家思想有""的理念在里面。
 
安哲孔子的道统就是通过修炼体悟到高级的。(高级的仁是何仁?天道为何道?)
 
杜若孔子的道统是天道为根本,以几于道的方式处世。天道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啊,道可道,非常道。
 
张香山天道就是就是神的安排。
 
安哲即上天的法则。
 
紫薇秀士仁是无高低贵贱之分的,就是仁;天道既是神道,是人类难以完全洞悉的。
 
阳光普照天道就是宇宙的本原.唐子:阳光莫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在没有思路的时候)
 
吉祥如意是出世之道吧。
 
唐子易经讲了多少道,大家知道吗?
 
张香山不知道
 
紫薇秀士天道既是神道,是人类难以完全洞悉的。
 
唐子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两师生之间专门谈易,那么,我问各位易经的天道是何道。这里有很多自称大法弟子的,也有很多爱读中华经典的,竟然不知道易经的主要之道?
 
张香山我就知道他占卜用 --这一个用途(杜若:占卜只是易经的末技了,那也是冠于全球的)
 
紫薇秀士易经是通天之书---天书。易经之根本是基于道。就是说完全是道。
 
劳工同盟三才之道吧
 
唐子:易经是讲卦的,共有多少卦?(燕云十八骑64李金圣徳 64安哲 64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