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何时上幼稚园最好 入学年龄引关注

欧洲中世纪采用“苹果或硬币”来测试孩童,当他们成熟到懂得延迟享乐,能抽象的推理选择了金钱而不是水果时,那么就应该送他们上学了;在15-16世纪的德国,父母会在小孩开始有理性行为后送他们去学校;而现代的美国,小孩是否够资格上幼稚园是根据日历上一个武断的日子---入学截止日,也就是由州政府或该学区决定小孩是否够成熟能上学了。

美国的幼儿通常满五岁后进入幼稚园就读,可以延迟一年入学,但一般不能提早入学。有些父母选择让小孩晚一年入园,认为这样他们在生理、心理上够大够成熟,可以准备好应付今日幼稚园日增的压力。

晚入学一年的优势

研究人力资本积累(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使我们成为社会上有价值的人)的劳动经济学家发现,从相同的教室经验里,那些在开始占优势的学童能学得更多、更快,假以时日会拉大学生之间的落差。在任何一个幼稚园,占优势的主因是年龄,几乎所有幼稚园的教室里,学生年龄间的差距为十二个月,加上可以晚读一年,使得差距不只是十二个月,有些甚至多达十五个月。

因此目前幼稚园出现一个现象:当晚入学一年的学生可以把字写得很漂亮的同时,那些当季入学而年龄较小的孩童可能连笔都拿不稳;上体育课测验时,晚入学的能以极自信优雅的姿势迈开大步,而许多较小的小孩还歪歪倒倒地几乎无法跑一直线。

2000年初,“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评估22,000名幼稚园儿童发现,一般来说,年龄较大的儿童的确比年龄较小的儿童更准备好要开始幼稚园学业了。年龄大的儿童多四倍的阅读能力;多二到三倍的二位数计算能力;具备二倍的写字所必须的精细小肌肉动作发展技能;此外年龄大的儿童也较能坚持,更具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学者、劳动经济学者的研究与统计

多年来教育学者指出,大部份的研究发现,在班上因相对年龄较大而占学习优势的学生,在经过头几年的学校生活后,这项优势会消失。史丹佛大学教育学院(Stanford school of education)院长迪波拉.斯帝佩克(Deborah Stipek)从一份2002年出版的文献综述发现,在同届中较年长的孩子不但在各年级没有学得比较多反而在行为上出现较多的偏差。

然而,最近有越来越多由劳动经济学者所做的研究,拜最新及大量的数据所赐,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大部份劳动经济学者发现绝对年纪(小孩的实际年龄)并不是那么重要,在同届中的相对年纪(和同班同学相比的年龄)才是长期塑造行为表现的因素。

为了解相对年龄能持续发挥多久的影响力,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的劳动经济学者凯莉.贝达(Kelly Bedard)统计了19个国家,将近25万份数学和科学的测验,她发现在同届相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到三、四年级有4 -12%表现不是太好;到七、八年级有2-9%表现较糟;参加SAT 或 ACT测验的人数,相对年龄较大的学生比相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多了7.7%,而进入四年制大专院校相对年龄较大的学生则多出11.6%。

各州地方政府的态度

美国各州早已开始重视晚一年入学的好处,自1975年,几乎半数的州政府已将入学的年龄提高。某种程度,是为应付目前在美国教育系统普遍实行的高标测验。

1983年雷根主政时期,美国“全国优质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所做的一份报告“危机中的国家”(A Nation at Risk)警告说,这个国家的教育面临平庸化,将导致国家竞争力薄弱,并使国家处在危机之中。2002年布什政府更以“不让任一小孩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作为教育改革重点,并在2001年成为全国性法令。在注重“绩效责任”原则下,积极推动教改,并以提高“阅读”能力为要务。

为了因应高标测验,全国的幼稚园对学生有了更多的要求。如果小孩在三年级必须完成统一的标准测验,那么他们在一、二年级甚至在幼稚园毕业时就必须为那些测验做好准备。而那些测验也表示各州就像学生一样,也面临成绩的压力。他们希望小孩拿到好成绩,除了让小孩接受教育的因素外,也希望小孩的成就比其它州的同侪更为优秀,毕竟小孩在考SAT及申请学校的时候,面对的是全国同届的竞争者。

晚入学一年衍生的社会问题

幼稚园在美国被纳入义务教育,经费由各地方政府负担。为使学生成绩得到小幅上扬,提高小孩幼稚园的入学年龄对各州政府而言是一个便宜和简易的作法。但是让小孩晚点上幼稚园好吗?

由于幼稚园之前的学前教育(preschool)不是法定义务教育,所以公立的托儿所及幼教机构非常稀少,大约只有1/4的幼童能分配到这极为有限的公有幼教资源。而其余五岁以下的幼童就得自行解决学前教育的问题,或花钱送私立幼教学校、或留在家里自学。

若提高幼稚园的入学年龄,对许多父母都会造成额外的经济负担,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能力让小孩在托儿所多待一年,尤其在都会区,许多私立托儿所的年费高达一万美元,高于一般公立大专学生一年的学费。

提高入学年龄后一个严重的副作用是:当家境富裕的小孩延迟一年上幼稚园而在托儿所多待一年提前学习幼稚园课程的时候,家境较不富裕的小孩可能得浪费一年的时间窝在家里和祖母看电视。当他们进入幼稚园时,家境较不富裕的小孩已经遥遥落后输在了起跑点。

学者专家的呼吁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士.赫克曼 (James Heckman)在很多研究贫穷小孩的学术文章和报告中指出,人力资本的累积很像财力资本在银行帐户里以复利方式积累,越早投入资本越有利。若政府从托儿所时期就开始投资,则人力资本的投资报酬率非常高;当这个人出了社会才在他身上投资,则报酬率非常低。若是政府资源有限,那应该尽早投资。

其他劳动经济学者也强烈主张,基于改善每一个小孩的生活,也基于经济报酬,国家教育资源应尽早分配给劣势儿童。许多研究也显示,大都会低收入社区的孩子一般在社交、基本技能、自动自发、智力及行为等方面的障碍皆因未能及早启蒙发展,虽日后努力“补课”但效果都很有限。

若以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幼稚园入学年龄并不是个好主意。

入学年龄成为关注议题的原因

全美幼教专家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Specialists in State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指出:这些年幼稚园所衍生出有关入学年龄及分班的问题,其源头都是因为考虑孩子的能力无法应付日渐增加而不适宜的幼稚园课程。

现代的幼稚园已经改变了,过去印象中,小朋友在幼稚园就是吃点心、玩游戏;而现在幼稚园的课程,不仅要会拼写英文单字、能说一段有逻辑组织的故事、还要会简易的数学计算。

1840年在德国创立第一所幼稚园的福禄贝尔(Friedrich Froebel)如果知道今天幼稚园的发展,一定会吓得瞠目结舌。字母和数字在福禄贝尔的幼稚园是明文禁止的,他主张将游戏带入教育课程,且以游戏(如摺纸、堆积木)、唱歌、园艺及照顾动物等,来启发幼儿的多元化智力学习。

而目前幼稚园课程的设计者不再问:五岁的小孩需要什么?而是问:如果一个学生要在三年级通过阅读和数学测验,那在之前的几个年级该学些什么?难怪幼稚园教师表示,有48%新生对于应付学校课业有困难。

正本清源之道

幼稚园是否需要提高入园年龄应该考虑小孩准备度的问题。孩子的动作技巧和成熟度越好,在学习上越能驾轻就熟;发展还没有成熟到一定的程度就让孩子学习的话,除了对孩子的学习成果有负面影响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挫折,将影响孩子未来各种学习的信心。

做为家长、教师及立法委员的大人们是不是应该考虑现在这种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真的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吗?在视教育如竞争的体系中长大的小孩真的对国家竞争力有帮助吗?

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能力和方式学习,同时为下一代找回童年的欢乐?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