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以“没有数字概念”、“天生不擅理财”等借口回避与每个人生活休戚相关的理财问题。似乎一般人易于把“理财”归为个人兴趣的选择,或是一种天生具有的能力,甚至与所学领域有连带关系,非商学领域学习经验者自认与“理财问题”绝缘,而“自暴自弃”“随性”而为,一旦被迫面临重大的财务问题,不是任人宰割就是自叹没有金钱处理能力。
没人是天生的高手,能力来自于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最重要的就是,别陷入自以为是的误区。
误区1:理财就是赚钱
有72.9%的公众赞同—— “理财就是生财,让财富增值,赚钱是第一位的”。其实,这种理解容易让人滋生急功近利的心理。
本世纪初不少理财者倾其毕生的储蓄,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后深陷深渊,随后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对个人理财的定义是:“个人理财是指如何制定合理财务资源规划,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我国理财规划专家认为:“个人理财的目标是要为自己及家人建立一个安心富足健康的生活体系,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和理想,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
大部分公众不赞同这个观点,但也有超过1/5的人同意这个观点,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其中,年龄越小,同意这个观点的人越多;收入越高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的越多;学历越高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的越多。这些说明年轻人理财心态不成熟,期望能一夜致富;而学历高、收入高的公众认知就相对成熟。
Comments 专家点评
理财的核心目标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既要考虑财富的积累,又要考虑财富的保障;既要为获利而投资,又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既包括投资理财,又包括生活理财。理财规划涉及到人生目标的方方面面,构成一个理财规划体系。因此,个人理财首先要保证满足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其次是对剩余财产进行合理安排,合理划分生活开支与可投资资产。
误区2:我只存银行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近七成的公众都认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有36.90%的公众认为把钱放在银行是最安全的,而52.10%的公众不同意把钱放在银行是最安全的,这与上面的观点基本吻合。
通过深层次分析,年龄越大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的人也越多。说明年龄越大,人们的观念趋向保守。收入越高的公众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人就越多。学历越高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人就越多。说明学历高、收入高的公众,相对而言对理财手段的关注更多一些。
70%的人认为理财就是生财,让财富增值,赚钱是第一位
存和不存的矛盾
继续深入下去,1/3的公众明确承认“我现在只懂得把钱存银行,没有理财、投资的观念”。而同样有1/3的人认为:钱长期存在银行资产也会迅速消失。在2007年1月之前,大部分的人习惯在银行排队交水费,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人们还是排队买基金,银行的电子屏幕上的内容从汇率兑换转眼变成基金行情。
Comments 专家点评
是什么产生这样的矛盾,既相信存银行等于金钱贬值,又不知道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渠道。 “钱长期存在银行资产也会迅速消失”,39.50%同意这个观点,45.20%不同意这个观点。随着人们对理财知识的掌握和理财信息的了解,这一观点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而也由于此,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存款只是资金存在的一种形式,还有一些效率更高的“钱生钱”之道。
误区3:节俭生财
节俭生财,这是我国居民的传统理财观念。调查中,有48.80%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有38.50%的公众不同意这个观点,这种对立说明传统与现代的理财观念在发生激烈的碰撞。
调查显示,50-55岁的公众中,有一半以上的公众(58.6%)同意“节俭生财,这是理财的关键”,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持有此观点的人越多。但是,也有40%左右的公众不同意节俭生财,50-55岁之间的人也有36.90%否定了此观点,这些情况说明我国居民的理财观念正在不断更新。
节俭生财,这是我国居民的传统理财观念
Comments 专家点评
长期以来,中国的储蓄一直居高不下,在西方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在中国人看来就很简单,原因是中国目前生活成本的巨大压力。教育、医疗、房地产,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领域长期以来收取的费用居高不下,并且逐年增长。调查显示,年纪越高的公众,越同意节俭生财这一观点;收入越高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的越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一部分公众将继续持有这一观点。
很明显,节俭是一种变相的理财,聚财。但如果因为节俭伤害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因噎废食,节俭则变成了一种财务束缚,想想中国人的老话:开源节流。看起来,开源比节流显得更重要。
误区4:鄙视专业:
银行顾问只是为了获利或者销售业绩才向我推荐某种产品的?
“银行顾问只是为了获利或者销售业绩才向我推荐某种产品的”,40.60%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36.70%的公众不同意这个观点。收入越高的公众赞同这一观点的越多。
“我不会完全相信理财顾问将自己的资产状况全盘脱出”,58.80%的人同意这个观点,有26%的公众不同意。从年龄上分析显示大家基本一致,收入上也区别不大,而学历越高的公众越谨慎。说明大部分公众对银行顾问的评价还持有保留态度,银行顾问的素质、服务以及宣传还有待提高。
为什么有40.6%的人同意“银行顾问只是为了获利或者销售业绩才向我推荐某种产品的”这个观点?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服务意识不强。实际在今天的中国相对于美国的服务意识,还是欠缺的,因此当有人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的时候,便另他们产生错觉,不肯轻易相信,只有银行顾问增强自身的素质,为公众量身推荐理财产品,才能赢得更广阔的理财市场。
Comments 专家点评
为什么你需要一位理财师?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若能借助专业的、熟悉理财领域的理财师,在投资理财过程予以指导,投资者更可少走弯路,及早有所收获。这主要缘于几个方面:
一、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大众不易再以传统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二、市场现有的理财产品,需要专业知识去了解、认识与选择。普通人要通过学习知识了解产品,成本高且不现实,因此宜委托理财师相协。
三、资本市场变幻莫测,无太多规律可循,尤其我国没有完全市场化的资本市场,影响因素更多,通过委托具丰富经验的理财师,有利于规避风险获取回报。
四、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得以接触大量资讯,但其中不少属无效、虚假信息,仅靠个人难以甄别,此时就需理财师协助进行筛选分析,提供理财咨询。
五、个人从事理财规划,缺乏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委托理财师操作,在时间、精力与财富增值方面,都是划算。
误区5:没空理财
理财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我没有时间与精力?
有54.50%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但也有超过1/3的人同意这个观点。分析显示,年龄越高的人,同意这个观点的人就越多。学历越低的人,同意这个观点的就越多。学历越高,年龄越低的公众则愿意为理财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Comments 专家点评
现代人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忙得找不出时间来了”。每日为工作而庸庸碌碌,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人,就像常怨叹钱不够用的人一样,是“时间的穷人”,似乎都有恨不得把24小时变成48小时来过的愿望。但上天公平给予每人一样的时间资源,谁也没有多占便宜。在相同的“时间资本”下,就看各人运用的巧妙了,有些人是任时间宰割,毫无管理能力,二十四小时的资源似乎比别人短少了许多,有人却能“无中生有”,有效运用零碎时间;而有些懂得“搭现代化便车”的人,干脆利用自动化及各种服务业代劳,“用钱买时间”。“时间即金钱”,尤其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更能深切感受,每天时间分分秒秒的流失虽不像金钱损失到“切肤”的程度,但是,钱财失去尚可复得,时间却是“千金唤不回”的。如果你对上天公平给予每个人24小时的资源无法有效管理,不仅可能和理财投资的时机性失之交臂,人生甚至还可能终至一事无成,可见“时间管理”对现代理财人的重要性。想向上帝“偷”时间既然不可能,那么学着自己“管理”时间,把分秒都花在“刀口”上,提高效率,才是根本的途径。
要占时间的优势,就要积极地“凭空变出”时间来,以下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让你轻松成为“时间的富人”。
尽量利用零碎时间:坐车或等待的时间拿来阅报、看书、听空中资讯。利用电视广告时间处理洗碗、洗衣服、拖地等家事。不要忽略一点一滴的时间,尽量利用零碎时间处理杂琐事务。改变工作顺序:例如做饭时,先洗米煮饭、煮汤、再来洗菜、炒菜,等菜上桌的同时,饭、汤也好了。稍稍改变一下工作习惯,能使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此种“时间共享”的作业方式可在工作中多方尝试,而“研究”出最省时的顺序。
批量处理,一次完成:购物前列出清单,一次买齐。拜访客户时,选择地点邻近的一并逐户拜访。较无时效性的事务亦以地点为标准,集中在同一天完成,以节省交通时间。
工作权限划分清楚,不要凡事一肩挑:学习“拒绝的艺术”,不要浪费时间做别人该做的事,同事间互相帮忙偶尔为之,不要因“能者多劳”而做烂好人。办公室的工作各有分工,家事亦同,家庭成员都该一起分担,上班族家庭主妇不要一肩挑。例如,先生的书房、车子;小孩的房间、玩具要求他们自己清理,家事也要分工负责,把省下的时间用来自我充实,做个“新时代主妇”。善加利用付费的代劳服务;银行的自动转帐服务可帮你代缴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信用卡费、租税定存利息转账等,多加利用,可省舟车劳顿与排队等候的时间。
以自动化机器代替人力:办公室的电话连络可以传真信函、电子邮件取代,一方面可节省电话追踪的时间内容又有凭据,费用亦较省。而且传真信、电子邮件简明扼要,比较起电话连络须客套寒暄才切入主题,节省许多无谓的“人力”与时间。家庭主妇亦可学习美国妇女利用机器代劳的快速做家事方法。例如使用全自动单缸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微波炉等家电用品,可比传统人力节省超过一半的时间,十分可观。
事实上,任何一项能力都非天生俱有,耐心学习与实际经验才是重点。理财能力也是一样,也许具有数字观念或本身学习商学、经济等学科者较能触类旁通,也较有“理财意识”,但基于金钱问题乃是人生如影随形的事,尤其现代经济日益发达,每个人都无法自免于个人理财责任之外。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女人是天生的理财高手”,从现今一般家庭由太太掌管财务的比例较高中似乎得到印证,但从家庭角色分工的角度来看,管家的人管钱也是理所当然的“份内事”,但并不表示女性擅长理财,不然为何在理财专业人士当中,女性的比例又偏低呢?
现代经济带来了“理财时代”,五花八门的理财工具书多而庞杂,许多关于理财的课程亦走下专业领域的舞台,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妇、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勤俭储蓄的传统单一理财方式已无法满足一般人需求,理财工具的范畴扩展迅速。配合人生规划,理财的功能已不限于保障安全无虑的生活,而是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满足。这时,你还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玩金钱游戏”,与己无关的行为,那就证明你已落伍,该急起直追了!(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没人是天生的高手,能力来自于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最重要的就是,别陷入自以为是的误区。
误区1:理财就是赚钱
有72.9%的公众赞同—— “理财就是生财,让财富增值,赚钱是第一位的”。其实,这种理解容易让人滋生急功近利的心理。
本世纪初不少理财者倾其毕生的储蓄,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后深陷深渊,随后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对个人理财的定义是:“个人理财是指如何制定合理财务资源规划,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我国理财规划专家认为:“个人理财的目标是要为自己及家人建立一个安心富足健康的生活体系,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和理想,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
大部分公众不赞同这个观点,但也有超过1/5的人同意这个观点,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其中,年龄越小,同意这个观点的人越多;收入越高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的越多;学历越高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的越多。这些说明年轻人理财心态不成熟,期望能一夜致富;而学历高、收入高的公众认知就相对成熟。
Comments 专家点评
理财的核心目标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既要考虑财富的积累,又要考虑财富的保障;既要为获利而投资,又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既包括投资理财,又包括生活理财。理财规划涉及到人生目标的方方面面,构成一个理财规划体系。因此,个人理财首先要保证满足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其次是对剩余财产进行合理安排,合理划分生活开支与可投资资产。
误区2:我只存银行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近七成的公众都认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有36.90%的公众认为把钱放在银行是最安全的,而52.10%的公众不同意把钱放在银行是最安全的,这与上面的观点基本吻合。
通过深层次分析,年龄越大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的人也越多。说明年龄越大,人们的观念趋向保守。收入越高的公众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人就越多。学历越高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人就越多。说明学历高、收入高的公众,相对而言对理财手段的关注更多一些。
70%的人认为理财就是生财,让财富增值,赚钱是第一位
存和不存的矛盾
继续深入下去,1/3的公众明确承认“我现在只懂得把钱存银行,没有理财、投资的观念”。而同样有1/3的人认为:钱长期存在银行资产也会迅速消失。在2007年1月之前,大部分的人习惯在银行排队交水费,转眼一个月过去了,人们还是排队买基金,银行的电子屏幕上的内容从汇率兑换转眼变成基金行情。
Comments 专家点评
是什么产生这样的矛盾,既相信存银行等于金钱贬值,又不知道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渠道。 “钱长期存在银行资产也会迅速消失”,39.50%同意这个观点,45.20%不同意这个观点。随着人们对理财知识的掌握和理财信息的了解,这一观点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而也由于此,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存款只是资金存在的一种形式,还有一些效率更高的“钱生钱”之道。
误区3:节俭生财
节俭生财,这是我国居民的传统理财观念。调查中,有48.80%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有38.50%的公众不同意这个观点,这种对立说明传统与现代的理财观念在发生激烈的碰撞。
调查显示,50-55岁的公众中,有一半以上的公众(58.6%)同意“节俭生财,这是理财的关键”,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持有此观点的人越多。但是,也有40%左右的公众不同意节俭生财,50-55岁之间的人也有36.90%否定了此观点,这些情况说明我国居民的理财观念正在不断更新。
节俭生财,这是我国居民的传统理财观念
Comments 专家点评
长期以来,中国的储蓄一直居高不下,在西方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在中国人看来就很简单,原因是中国目前生活成本的巨大压力。教育、医疗、房地产,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领域长期以来收取的费用居高不下,并且逐年增长。调查显示,年纪越高的公众,越同意节俭生财这一观点;收入越高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的越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一部分公众将继续持有这一观点。
很明显,节俭是一种变相的理财,聚财。但如果因为节俭伤害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因噎废食,节俭则变成了一种财务束缚,想想中国人的老话:开源节流。看起来,开源比节流显得更重要。
误区4:鄙视专业:
银行顾问只是为了获利或者销售业绩才向我推荐某种产品的?
“银行顾问只是为了获利或者销售业绩才向我推荐某种产品的”,40.60%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36.70%的公众不同意这个观点。收入越高的公众赞同这一观点的越多。
“我不会完全相信理财顾问将自己的资产状况全盘脱出”,58.80%的人同意这个观点,有26%的公众不同意。从年龄上分析显示大家基本一致,收入上也区别不大,而学历越高的公众越谨慎。说明大部分公众对银行顾问的评价还持有保留态度,银行顾问的素质、服务以及宣传还有待提高。
为什么有40.6%的人同意“银行顾问只是为了获利或者销售业绩才向我推荐某种产品的”这个观点?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服务意识不强。实际在今天的中国相对于美国的服务意识,还是欠缺的,因此当有人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的时候,便另他们产生错觉,不肯轻易相信,只有银行顾问增强自身的素质,为公众量身推荐理财产品,才能赢得更广阔的理财市场。
Comments 专家点评
为什么你需要一位理财师?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若能借助专业的、熟悉理财领域的理财师,在投资理财过程予以指导,投资者更可少走弯路,及早有所收获。这主要缘于几个方面:
一、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大众不易再以传统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二、市场现有的理财产品,需要专业知识去了解、认识与选择。普通人要通过学习知识了解产品,成本高且不现实,因此宜委托理财师相协。
三、资本市场变幻莫测,无太多规律可循,尤其我国没有完全市场化的资本市场,影响因素更多,通过委托具丰富经验的理财师,有利于规避风险获取回报。
四、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得以接触大量资讯,但其中不少属无效、虚假信息,仅靠个人难以甄别,此时就需理财师协助进行筛选分析,提供理财咨询。
五、个人从事理财规划,缺乏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委托理财师操作,在时间、精力与财富增值方面,都是划算。
误区5:没空理财
理财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我没有时间与精力?
有54.50%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但也有超过1/3的人同意这个观点。分析显示,年龄越高的人,同意这个观点的人就越多。学历越低的人,同意这个观点的就越多。学历越高,年龄越低的公众则愿意为理财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Comments 专家点评
现代人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忙得找不出时间来了”。每日为工作而庸庸碌碌,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人,就像常怨叹钱不够用的人一样,是“时间的穷人”,似乎都有恨不得把24小时变成48小时来过的愿望。但上天公平给予每人一样的时间资源,谁也没有多占便宜。在相同的“时间资本”下,就看各人运用的巧妙了,有些人是任时间宰割,毫无管理能力,二十四小时的资源似乎比别人短少了许多,有人却能“无中生有”,有效运用零碎时间;而有些懂得“搭现代化便车”的人,干脆利用自动化及各种服务业代劳,“用钱买时间”。“时间即金钱”,尤其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更能深切感受,每天时间分分秒秒的流失虽不像金钱损失到“切肤”的程度,但是,钱财失去尚可复得,时间却是“千金唤不回”的。如果你对上天公平给予每个人24小时的资源无法有效管理,不仅可能和理财投资的时机性失之交臂,人生甚至还可能终至一事无成,可见“时间管理”对现代理财人的重要性。想向上帝“偷”时间既然不可能,那么学着自己“管理”时间,把分秒都花在“刀口”上,提高效率,才是根本的途径。
要占时间的优势,就要积极地“凭空变出”时间来,以下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让你轻松成为“时间的富人”。
尽量利用零碎时间:坐车或等待的时间拿来阅报、看书、听空中资讯。利用电视广告时间处理洗碗、洗衣服、拖地等家事。不要忽略一点一滴的时间,尽量利用零碎时间处理杂琐事务。改变工作顺序:例如做饭时,先洗米煮饭、煮汤、再来洗菜、炒菜,等菜上桌的同时,饭、汤也好了。稍稍改变一下工作习惯,能使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此种“时间共享”的作业方式可在工作中多方尝试,而“研究”出最省时的顺序。
批量处理,一次完成:购物前列出清单,一次买齐。拜访客户时,选择地点邻近的一并逐户拜访。较无时效性的事务亦以地点为标准,集中在同一天完成,以节省交通时间。
工作权限划分清楚,不要凡事一肩挑:学习“拒绝的艺术”,不要浪费时间做别人该做的事,同事间互相帮忙偶尔为之,不要因“能者多劳”而做烂好人。办公室的工作各有分工,家事亦同,家庭成员都该一起分担,上班族家庭主妇不要一肩挑。例如,先生的书房、车子;小孩的房间、玩具要求他们自己清理,家事也要分工负责,把省下的时间用来自我充实,做个“新时代主妇”。善加利用付费的代劳服务;银行的自动转帐服务可帮你代缴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信用卡费、租税定存利息转账等,多加利用,可省舟车劳顿与排队等候的时间。
以自动化机器代替人力:办公室的电话连络可以传真信函、电子邮件取代,一方面可节省电话追踪的时间内容又有凭据,费用亦较省。而且传真信、电子邮件简明扼要,比较起电话连络须客套寒暄才切入主题,节省许多无谓的“人力”与时间。家庭主妇亦可学习美国妇女利用机器代劳的快速做家事方法。例如使用全自动单缸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微波炉等家电用品,可比传统人力节省超过一半的时间,十分可观。
事实上,任何一项能力都非天生俱有,耐心学习与实际经验才是重点。理财能力也是一样,也许具有数字观念或本身学习商学、经济等学科者较能触类旁通,也较有“理财意识”,但基于金钱问题乃是人生如影随形的事,尤其现代经济日益发达,每个人都无法自免于个人理财责任之外。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女人是天生的理财高手”,从现今一般家庭由太太掌管财务的比例较高中似乎得到印证,但从家庭角色分工的角度来看,管家的人管钱也是理所当然的“份内事”,但并不表示女性擅长理财,不然为何在理财专业人士当中,女性的比例又偏低呢?
现代经济带来了“理财时代”,五花八门的理财工具书多而庞杂,许多关于理财的课程亦走下专业领域的舞台,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妇、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勤俭储蓄的传统单一理财方式已无法满足一般人需求,理财工具的范畴扩展迅速。配合人生规划,理财的功能已不限于保障安全无虑的生活,而是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满足。这时,你还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玩金钱游戏”,与己无关的行为,那就证明你已落伍,该急起直追了!(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