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宋美龄的上海滩--最显赫家族的三小姐(图)

 2006-10-10 21:3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旧上海有一个显赫的家族,即宋氏家族,宋氏三姐妹集权力、财富、荣耀和美貌于一身,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奇迹,曾有一种评语,说宋家三个姐妹,一个爱钱,一个爱国,一个爱权,这种粗略的概括掩饰了宋氏姐妹的多重性格和她们各自富于变化的命运,忽视了她们身为女人幸亦不幸的一生,未免失之偏颇。如宋美龄,这个曾经是中国最有权力的女人,她所拥有的种种,有与天俱来的,有努力得来的,有性格所致的,可这些无疑都是与她的背景相关的,当她2003年10月 24日客死于美国纽约时,她是否想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上海,姐妹三人一起做游戏的时光呢?也许这对她来说,才是最美好的。上海象征着她的童年,象征着她的婚姻,象征着祖国,离开了上海,整个时代的变迁,她的光环一点点褪去了,自是有一种悲哀在心头吧。 

宋美龄于1890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海南文昌,她生于“内史第”,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晚清院落,位于现今浦东新区川沙镇南市街74弄1号,从这个庭院中,走出了黄炎培、宋庆龄、胡适三个中国近现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内史第始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为内阁中书、举人沈树镛所建,古典精致的仪门,黑瓦白墙的平实与飞檐翘角的轻灵相得益彰,构筑出幽远而宁谧的氛围。“华堂映日”的题额镶嵌在“凤戏牡丹”的砖雕之间。黄炎培的祖父黄典谟于光绪初年迁居于此,黄炎培诞生于内宅楼东首,并在此读书、中举、娶妻、生子,直至1905年他28岁时举家迁往浦西。内史第原是三进二庭院两厢式二层砖木结构的民宅,南厢房为宋美龄的诞生地,现存于附近的一处商业用房当年是胡适的出生地。俞平伯之父俞樾老先生曾感叹内史第“文物古迹,富甲东南”;而黄炎培也曾说过“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宋美龄在这个优雅古朴的院落中度过她的童年时光,一直到她留学美国,宋家也举家搬到虹口去了。

宋美龄出生时,宋耀如已离开卫理公会,成为上海滩有钱有势的百万富翁、兴中会的执行秘书长。小美龄胖乎乎的,是个可爱的孩子。冬天,母亲倪桂珍给她穿上厚厚的棉袄,使得本来就胖嘟嘟的美龄显得更圆了,活像一只满地滚动的大皮球。 

宋美龄聪颖灵敏,淘气好玩。倪桂珍从多方面培养子女,不但让女儿们学习识字断文,也希望她们精通针线活。为此,她请来一个知书达理的寡妇,教女儿们学刺绣。生性好动的美龄根本就坐不住,看着老师绣花的样子就格格直笑,在她的影响下,蔼龄、庆龄也憋不住笑。刺绣老师很生气,不满地说:“再笑,我不教了!” 三姐妹一听“不教了”,就像获得了特赦令一样,飞也似的跑了出去。

宋家宅院后面有一个大菜园,围墙两边都栽着树,一边是风景树,一边是乡里人种的果树。正值桃树丰收,蜜桃满枝,三姐妹望着又大又鲜的蜜桃直流口水。小美龄人小胆大,二话不说,脱下鞋子,就往风景树上爬,借着风景树,她翻过围墙,又爬到墙外的桃树上,非常麻利地摘下蜜桃,扔到姐姐们的手里。蔼龄和庆龄接到桃子,坐在地上吃,小美龄顾不上下来,就在树上嚼开了。正当三姐妹吃得津津有味时,远处传来一声吆喝,果农来了。又惊又吓,小美龄坐在树上,嘴里还含着半块桃子,吓得大哭起来,蔼龄和庆龄也不知所措,幸好宋耀如及时赶来,才解了围。 

倪桂珍非常生气,训斥三个女儿不好好学女红,还出去惹事生非。宋耀如却不以为然地说,既然仅花几美元就能买到最好的刺绣,那么,用这种精工细活去损害孩子们的眼睛完全没有必要,眼睛最好用于阅读。 

三姐妹们解放了,她们走出家庭,跑遍了乡村,和周围许多小孩子成了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做游戏。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小美龄却不太会玩,轮到她藏的时候,她往往不知道该往哪儿藏,很快就被人家找到了。当她去找别人时,却又不知道该去哪儿找,因而,她往往成为孩子们游戏中的小累赘,所以,孩子们都不太愿意跟她玩。有一次,又玩捉迷藏,大家禁不住美龄的一再哀求只得带她玩。有一个小孩想出了一个主意甩掉美龄。她对美龄说:“你站在花园里,闭上眼睛数到一百再找我们。”小美龄用胖乎乎的小手捂住眼睛,耐着性子数了起来。为了早点数到一百,她经常从二十就跳到三十甚至四十,没多一会儿,她就数到了一百。当她高兴地睁开眼睛,正准备开始找时,发现花园四周一片沉寂,连个人影都没有。她找了半天,一个人也没找到。这时她才明白自己上当受骗了:她们一定是跑到别处去玩了,也许还在那儿嘲笑自己呢。一种被抛弃被轻视被愚弄的委屈感顿时涌上心头,她幼小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站在那里伤心地呜呜哭了起来。这时,大姐蔼龄跑了过来,替她擦干了眼泪和鼻涕。美龄抽噎地问:“姐姐,我能长大吗?”“能,你一定能长成一个大人!”大姐安慰道。 

儿时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很长时间宋美龄也无法摆脱这种挫折感。类似的事件使得她很难与他人推心置腹,和睦相处。在自卑中产生的尊严,使她容易激动,盛气凌人,令人觉得她高不可攀。她在过分激动的时候,往往突然出荨麻疹,浑身上下出现许多红色肿块或疹团,这种慢性皮肤病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她。

因为大姐蔼龄自小就帮助她、保护她,从未使她失望过,所以美龄对大姐产生了英雄般的崇拜,以后逐渐转化为深厚的爱。她对大姐几乎是言听计从。当蔼龄在家里发号施令、处理家务的时候,美龄总是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着,仿佛在做蔼龄的学徒,准备将来取代姐姐的角色。 

宋美龄满5岁时,坚持要求随姐姐们去学校读书。美龄活泼调皮,胆大要强,从教室通往宿舍的楼梯间有一段漆黑的甬道,许多女孩子不敢走这段路,而美龄却几次从这里通过。老师鼓励其他胆小的孩子时总说:“你们为什么不像美龄一样从那里走呢?”受到老师的表扬,美龄自然十分得意,脸上笑意盈盈。其实,她心里比谁都害怕走那段路,只是硬撑着罢了,每次通过时都吓出一身冷汗,睡觉时总被噩梦困扰。

有一次,美龄躺在宿舍的床上,望着树影在窗子上晃来晃去,似鬼非鬼,吓得连连做噩梦,好容易从噩梦中挣脱出来,她睁大双眼再也不敢入睡,浑身一阵阵发颤。第二天,老师把这一情况通知给宋耀如。美龄被接回家去,由私塾先生教她,一直到几年后出国为止。

三姊妹中,父母最宠爱的就是宋美龄。也许她占了年龄最小的优势,也许她那楚楚动人、顽皮淘气的外貌更使人喜爱。就长相而言,美龄像二姐庆龄多一点,疏眉细眼,小鼻子微微地朝上翘着,薄薄的两片小嘴唇像金鱼似的,两个小酒窝儿妩媚多姿。但她不如庆龄长得那么耐看。就性格而言,她像大姐蔼龄,庆龄比较文静、温柔,美龄则像大姐蔼龄一样显得傲气逼人,孤芳自赏。 

1907年夏天,宋庆龄和宋美龄跟随二姨夫温秉忠,乘坐满洲里号客轮前往美国。温秉忠在清政府任职,奉命率领教育事务团访美,顺便一路照看宋氏姊妹。经过半个多月的颠簸,满洲里号终于结束了横越太平洋的航行,抵达终点港旧金山。大姐蔼龄已经焦急地站在码头上翘望了,三姊妹相见,情深意浓。

宋美龄在皮德蒙特非常愉快地度过了9个月,宋美龄对这个南方小镇充满了感情,就连她的英语发音都带有浓郁的南方乡音。在美国的日子里,宋美龄也时常以南方人自居。有一次,历史老师让她叙述谢尔曼将军在南北战争中进攻南方的经历。宋美龄当时忧郁地答道:“原谅我,这个问题使我很难过,因为我也是个南方人。” 

宋美龄因为年龄太小,不够上大学读书的条件,甚至连作为“特别生”进威斯里安女子学院也不行。在她12岁时,该学院老院长格里退休了,新任院长安斯沃夫主教改变了非本院学生不得住在学院宿舍里的规定,这样宋美龄可以到宋庆龄身边来了。

宋氏三姐妹每人都在佐治亚州呆过5年,但是美龄只有一年是正式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念书的,其余4年都是由于打破或修改规定才收留她的。 

1912年,宋美龄终于正式成了大学一年级新生。1913年春季学期期末,宋庆龄返回中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只剩下宋美龄孑然一身。为了和她在哈佛大学读书的哥哥宋子文离得近些,以便得到哥哥的帮助和照顾,宋美龄当年秋天便转学到马萨诸塞州的韦尔斯利女子大学,成为该校一年级的学生。

宋美龄是中西文化交汇点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是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土壤中产生的一个中西合璧式的人物。留学美国10年,成为美国化的中国人,这对她以后数十年间,成为美国与蒋介石之间的穿线人物,有着重大影响。

1917年,宋美龄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在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学业,7月,她操着一口纯熟的美国南部口音的英语回到了上海。此时,宋家住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上一栋新买的小楼里。

不久前,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婚事曾引起了轩然大波,令宋耀如夫妇十分难堪,并为此一度长吁短叹。由于同心爱的长子、幼女久别重逢,宋家才又恢复了往日欢乐和谐的气氛。在这个家庭大团圆中,最高兴的还要数母亲倪桂珍,她不顾自己身体欠佳,坚持要亲自上灶掌勺,中西餐兼有,做了满满一大桌子菜,以招待远归的子女。这是举家团聚的日子,全家人都陆续落座,惟有宋庆龄不在。宋美龄转向妈妈,问了一句:“二姐怎么没回来?”母亲的脸立刻阴了下来,“甭提她了,全当没有她。”很显然,倪桂珍的气还没全消。坐在宋美龄身边的大姐宋蔼龄见气氛不对,忙用手捅了捅美龄,小声对她说:“庆龄已和孙先生结婚,现在广州。”父亲宋耀如也连忙打圆场,端起酒杯说:“快端起酒,为美龄毕业平安归来干杯!”说完后,向宋美龄碰杯祝贺。在宋耀如的带动下,饭桌上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了。

家人推杯换盏,其乐融融。饭后,宋耀如又邀请了一些社会名流,为女儿举行了一个接风舞会。宋家已经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宋美龄也深深地沉浸在家人团圆的幸福之中。 

二姐宋庆龄的婚姻遭到全家反对,这使宋美龄思绪万千,作为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女性,宋美龄崇尚民主、自由,反对中国的包办婚姻,同时她也知道中国的封建礼教难以冲破。宋美龄沉思了许久,终于拿定主意,她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才能保护自己,才能避免自己成为传统封建婚姻的牺牲品。风姿绰约,举止优雅,魅力四射的宋美龄拥有无数的追求者,在婚姻问题上,她是慎重的。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宋美龄不急,可急坏了父亲宋耀如。在他眼里,儿女成不了家,纵使有万贯家产,也是父亲的无能。宋耀如疼爱三个女儿,希望她们都有一个好的归宿。大女儿宋蔼龄的婚事是他一手精心操办的,虽说经过几番周折,但最终他总算慧眼识真玉,为女儿找了山西富家子弟孔祥熙。孔祥熙生财有道,且贪婪无比,一生敛积的钱财富可敌国。每当看到宋蔼龄一家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景象时,宋耀如打心眼里高兴,并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然而,二女儿庆龄在婚姻大事上出了问题,也成了他终生的一块心病。 

按照当时中国的风俗习惯,宋美龄早已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大姑娘了。上海上流社会有不少翩翩少年在疯狂地追求她。然而,宋美龄却迟迟不作决定,以不准备结婚为借口挡住了追求者。她在寻觅,她在等待,她期望能出现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能出现个 “铁腕级”的英雄。她不想成为上流社会的一个阔太太,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她要施展自己的才干,她要实现自己的抱负,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只能借助于丈夫的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铁腕级”英雄终于出现了,他就是蒋介石。

在认识宋美龄之前,蒋介石已先后有过三次婚姻,即原配毛福梅、侧室姚冶诚、妾陈洁如。1922年,也就是蒋介石与陈洁如结婚一年后,在上海莫里哀路孙中山的寓所,蒋介石初次遇见了宋美龄。虽说才和陈洁如新婚未久,甜蜜还洋溢在心头,但他一见宋美龄,便决定追求她,其决心之大,意志之坚,绝非简单地倾心于宋美龄的纤细身姿和花容月貌。那是一次聚会,宋美龄娇小的身材,娟秀的面庞,伶俐的口齿,把蒋介石惊呆了,他简直是如痴如醉。尤其是宋美龄那夺目的风采和广泛的交际关系,加上她那美国式的教养和气质,以及她背后的那个有财有势的家庭,更令蒋介石一见倾心。 

然而,蒋介石追求宋美龄的最主要的目的还在于他要赢得孙中山的信任,以便成为孙的继承人。要得到孙中山的信任,最好的办法是成为孙中山的亲戚,与孙中山结成连襟,蒋介石自然明白裙带关系在中国的重要性。蒋介石的目的是成为中国的统治者,这就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他深知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是理财能手,而宋美龄的姐夫孔祥熙更是有名的大财阀,若与宋家攀上千丝万缕的关系,对蒋介石的仕途将是有利的。蒋介石决心一下,便制定了追求宋美龄的长线战略,他先向孙中山扣响了敲门砖。宋美龄是孙中山的妻妹,凭借孙中山的身分和地位向宋家提亲也许是条捷径。蒋介石利用闲暇之余,向孙中山道出了藏在心底的话:“我已无妻室,请问先生,宋小姐能听您劝说与我结婚吗?”很显然,他有意隐瞒了自己的发妻、侧室和新婚夫人。孙中山对蒋介石的风流韵事也略知一二,他当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很含糊地说:“等等吧。”迟疑了一下,他又补了一句:“这主要看美龄的心思,她心高气傲,你先耐心等一等。”当孙中山把这件事告诉夫人宋庆龄时,宋庆龄气愤地说:“我宁可看到美龄死,也不愿看到她嫁给那个自称没有妻室的人!”孙中山并没有把宋庆龄拒绝的话转告给蒋介石,只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等一等吧。”孙中山的一句“等等”,让蒋介石心凉了半截,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一次投石探路不成,他又向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提出这门婚事。宋子文深知蒋介石的为人,再加上他与宋美龄的未婚夫刘纪文的关系,当然就回绝了蒋介石。两次不行,也没有打消蒋介石追求宋美龄的念头,他又把目标瞄准了宋蔼龄。蒋介石选择宋蔼龄为牵线人,如同他选择宋美龄做妻子一样,具有战略眼光。

西格雷夫在《宋家王朝》一书中认为:宋蔼龄始终是牵线的媒人、策划者和家庭财富的创造者。把小妹美龄嫁给这个有权势的国民党军队总司令,难道不是一个绝妙的计划吗?“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人。”她说。宋蔼龄认为这门亲事对大家有利,特别是对宋氏家族有利。对于蔼龄来说,还有什么比通过蒋宋联姻保证她在南京的影响更自然呢?于是宋蔼龄展开纵横捭阖之手段,使宋美龄相信嫁给蒋介石必能光耀门庭,幸福终生;使宋子文意识到若阻止这桩婚姻,他将一事无成;使母亲相信,蒋介石必将光耀宋家门庭。宋蔼龄开始为蒋宋联姻忙碌着。处理完这些棘手的事情,蒋介石把全部心思都放到向宋美龄求婚上。

在此之前,蒋介石曾采取以退为进的惯用手法,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向国民党中央请假,到镇江焦山修身养性,并趁此机会,加深与宋美龄的感情。焦山,屹立在江苏镇江段的长江江心,江秀山青,风光绮丽。蒋介石已作好准备,邀请宋美龄与他同游焦山。1927年5月14日,蒋介石派他的卫队长到上海去恭请宋美龄。5月15日下午3时,宋美龄乘坐蒋介石派来的一列花车抵达镇江。蒋介石亲自带人到车站迎接。为了讨宋美龄的欢心,他刻意打扮了一下,没穿军装,换了一套英国花呢西装,戴了一顶巴拿马金丝草帽,足登一双白皮鞋,打扮得容光焕发,颇有绅士风度。火车进站,蒋介石立刻走上花车,与宋美龄见面,握手言欢。而后,驱车来到江边,再换乘小汽艇,直驶焦山。江风习习,吹拂着宋美龄的秀发,轻抚着她那如花似玉的面颊。她望着焦山那雄奇秀美的景色,不禁深深地陶醉其中,对身旁的蒋介石也增加了不少好感。以后的10天里,蒋介石一直陪伴着宋美龄畅游焦山的名胜古迹,放情于水光山色之间。这次焦山之行,使宋美龄一颗彷徨的心不再犹豫了。

宋耀如逝世后,宋美龄和母亲及两个弟弟便搬进位于原公共租界西摩路一座杏黄色绿顶的花园官邸(今陕西北路369号),一直住到结婚前。此处住宅,就是上海人所称的宋家花园。这是一幢西欧乡村别墅风格的二层楼建筑。房子前面有一个开阔的花园,园内树木葱翠,芳草如茵。宋家花园这幢洋房建筑面积约为600多平方米,花园的面积约为900平方米。宋美龄住过的房间在二楼一朝北房间,朝东有一个小阳台,正对着黑篱笆外当时车来人往的西摩路。1927年蒋介石回到上海,就在这里正式向宋美龄求婚。如今整个院子仍被两层楼高的藤篱笆严密的包围并呵护着,与宁静一墙之隔的便是今世的繁华与喧嚣。 

1927年11月30日,也就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的前一天,蒋介石草拟了一份结婚启事,预备刊登在隔天的《大公报》的头版上。这则启事是这样写的:“今日得以与最敬爱的美龄结婚,为有生以来最光荣愉快之一日,余奔走革命以来,常于积极中忽萌退志,前辈常询何日始可安心工作,当时未答,今日圆满答复,即确信今日结婚后,革命工作必有进步,即从此可安心为革命尽责任。余深信人生若无美满婚姻,一切皆无意味,故革命当从家庭始,今日结婚实为建筑我二人革命事业基础。”这篇启事其实就是蒋介石告别旧生活、旧婚姻的一个宣示,一个崭新的生命正在等待蒋介石。 

1927年12月1日,对蒋介石和宋美龄来说是一个永生都不会淡忘的日子,一场世纪婚礼马上要在上海的大华饭店揭开序幕。饭店建于1910年,是20世纪 20年代前后上海装饰最豪华的饭店之一,其位置就在今天南京西路江宁路口,可惜的是后为大火焚毁。如今,当年饭店的地方已经是梅龙镇广场,但却寻不回历史的痕迹了。当天下午3点5分,蒋介石和宋美龄先在宋家位于西摩路的娘家举行教会式的婚礼。为了筹办婚礼,西摩路的宋公馆早已布置得美轮美奂,喜气洋洋,婚礼礼堂设在宋家的西首花厅,这个地方是宋家日常举行盛大聚会的地方。

在花厅的正中央,悬挂了一幅宋耀如的遗照,厅堂中间有一张红长木方桌,上面摆了许多鲜花。另外从第一客厅到西花厅之间,还摆满了各界赠送的花篮,正中间的行道是鲜红的红地毯,礼堂的右侧是亲友的观礼处,厅外的右边是乐队的席位。 

宋家是上海最大的资本家,而蒋介石又是革命军总司令,安全工作当然更不可忽略,在宋家和饭店都作了最周密的安排。在宋家,从当天上午开始,就有各路来的保镖,包括公共租界的警探、华人巡捕和西方巡捕好几人,在宋家门口站岗保卫,任何出入宋家的人,都要在宋家门口接受这些巡捕的盘查;而婚礼举行的地点大华饭店,门口的警卫则是由蒋介石自己亲自派了手下的卫兵,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饭店附近,此外还有上海原来的黑道头子,后来当上了上海巡捕头的黄金荣,统率了十几名干将,站在门口值勤。为蒋宋联姻,上海地头上的黑白两道精锐尽出。

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礼仪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阶段是在宋家,先举行家庭婚礼仪式,再到饭店,完成公开的婚礼仪式。

下午3点,宋宅奏起了基督教圣乐,一位男高音高声唱着圣歌,唱完之后,大厅内响起了钢琴的乐音,音乐声中,穿着深色西装的蒋介石在男宾相刘纪文的陪同下,缓步走到摆满鲜花的长桌前站定,然后,主持宗教仪式的余日章牧师开始致词,讲话结束之后,就由新郎和新娘宣讲各人的誓词。 

蒋介石的誓词念道:“我蒋中正,情愿遵从上帝的意旨,娶宋美龄为妻,从此以后,无论安乐患难,健康疾病,一切与你相共,我必尽心竭力地爱你敬你,保护你,终身不渝,上帝实临鉴之,……”

接着由宋美龄念她的誓词:“我宋美龄,情愿遵从上帝的意旨,嫁你蒋中正,认你为夫,从今以后,……” 

讲完誓词,两人就互相交换戒指,蒋介石以戒指套在宋美龄的手指上时,蒋介石低着头,对宋美龄这位新婚妻子微微一笑,宋美龄也回眸报以一笑。 

庭婚礼正式结束,紧接着是公开仪式的婚礼。 

下午4时许,蒋介石和宋美龄从宋家赶到大华饭店,那时饭店门口早已挤满了想一睹新人风采的民众,二位新人基于安全原因,由保镖护卫,从饭店靠静安路的侧门进入饭店内。

当蒋宋二人走进礼堂时,司仪邵力子,以宏亮的嗓音,高声宣布请来宾入席,全体贵宾于是鱼贯入座,主婚人蔡元培及证婚人都相继入席,蔡元培站在中间的主位,男女双方证婚人,包括何香凝、王正迁、蒋锡侯、李德全、谭延闿、余日章等人,全部也都站定,司仪于是高喊:“请新郎入席!” 

这时,所有的观礼人员都屏气凝神,等待这一幕最高潮的景象。几秒钟侯,蒋介石在男宾相刘纪文的陪同下,慢慢走向结婚礼堂,现场来宾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就在同一时刻,悠扬的乐声响起,在和缓优美的婚礼进行曲钟,新娘宋美龄在二位捧着鲜花的少女,一位是陈明月小姐,一位是周稚英小姐伴随下,宋子文挽着妹妹的手,沿着鲜花铺成的甬道缓步向前。女宾相是王正延的女儿,另一位是倪吉贞小姐,王小姐用手扶着宋美龄,后面还有两位花童,分别是宋美龄的外甥女孔令伟和外甥孔令杰。

庄重的乐声中,宋子文把妹妹交给了新郎蒋介石。这天的宋美龄格外美丽动人,雍容华贵,新郎和新娘在礼堂正中央站定位后,所有的来宾全体起立,在司仪的口令下,新人向着国旗、党旗、孙中山遗像行三鞠躬礼,然后由主婚人蔡元培宣读结婚证书,随后一对新人用印,4点37分用印完成,司仪要一对新人相向,面对面行鞠躬礼,全场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新郎蒋介石这时灿然一笑,二位新人这时向前方站立的主婚人和证婚人一鞠躬,又向来宾一鞠躬,博得了全体来宾一致热烈的掌声,这项上海有史以来最为轰动的婚礼,终于大功告成。宋美龄和蒋介石于婚后迁入了位于贾尔业爱路的寓所(今东平路9号)。这幢法式洋房是当年宋美龄结婚时的嫁妆,外墙嵌黑白黄色鹅卵石,有两层楼,二层有内阳台,铺红色平板瓦,主楼分三部分,中间券门较大,有内廊。楼前原有一片约30亩的大花园,内有草坪、假山、小溪。蒋介石将此宅题为“爱庐”,二字就刻在院内假山的石头上。如今, “爱庐”已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一幢普普通通的教学楼,1楼、2楼是排练室,另外的一部分则成了餐厅。我们到时,里面的学生正在考钢琴,悠扬的琴声从老旧的窗口传出,仿佛是在伴随着老房子那亘古不变的贵族气息。 

宋美龄婚后成了中国第一夫人,可真正让她的影响力在国内达到顶峰的是抗日战争,宋美龄经常追随丈夫到各个战场上,亦步亦趋,大约10年间,宋美龄经常是在旅途上奔波的,她的足迹在那时踏遍了中国。1936年西安事变,更是扬名中国。战争中,宋美龄一次又一次出使美国,风光无限,扮演着美国与蒋介石之间穿针引线的角色。宋氏姐妹政见不同,离开上海之后,也多年未曾团圆。在上海不曾圆过的月亮终于在重庆圆了一次。

1942年,宋美龄去新疆迪化视察回来后,就立即策划举行一次中秋节的家庭聚会。清晨,山城雾气缭绕,多了几分凉爽。宋美龄带着她从新疆带来的消暑品,驱车来到二姐宋庆龄的住宅。听到车鸣声,正在阅读英文报纸的宋庆龄起身迎了过来。“啊,我以为是谁呢,是小妹。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见到小妹,宋庆龄也很高兴。

“昨天下的飞机,今天就看你来了。”进屋后,宋美龄示意侍卫官把她带给二姐的东西呈上,“这是我从新疆特意为二姐带来的土特产品,供你尝鲜消暑吧。” 

“小妹还想着我,小妹送的东西我不能不尝。”宋庆龄满脸高兴。 宋美龄观察着二姐的脸色,见她和往常神态不一样,马上向二姐身旁挪了挪藤椅,微笑着说:“二姐,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

宋庆龄摇了摇头:“这些日子简直把我弄得晕头转向,尤其是你走后这几天,不是视察防空洞,就是视察孤儿院,什么日子都记不清了。” 

“告诉你吧,明天是八月十五月儿圆。”宋美龄借机又讲起了在美国求学时二姐为她们分月饼的事,说:“那时我还小,不懂事,二姐分了我一块,我还嫌小,抗议二姐不公哭鼻子哩。” 

“是有这么回事。”宋庆龄的脑海里也浮现出三姐妹在美国留学时那无忧无虑的生活,脸上绽放出笑容。 

宋美龄见火候已到,趁热打铁地说:“二姐,有言道,月是故乡明,情是姊妹真。明天晚上,咱们兄弟姊妹也一起赏赏月吧?”宋庆龄沉默。 

“咱们不在外面饭店,就在自己家里,或者在你这里,或者在我那里都可以。亲不亲,同胞分,什么问题,只要与姊妹之情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二姐,你说是吗?”宋美龄说道。 

“小妹,要是在我这里,委员长能屈尊前来吗?”宋庆龄含蓄地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宋美龄当然心领神会,上次就因为自己说蒋介石要出席,二姐拒绝了。二姐此话定是投石试探,她早有准备,说:“委员长明天要坐飞机到昆明视察,怕是想参加也难了。我看他不参加更好,免得扫了我们兄弟姊妹的兴致。”“也好。”宋庆龄终于点了点头。

“二姐,你答应了!”宋美龄非常高兴。殊不知蒋介石第二天压根就没有到昆明视察的意图。为了兄弟姊妹的团圆,宋美龄故意扯了一个谎。 

“二姐,你这里屋小不方便,就到我那里吧。我要亲自掌勺,让你尝尝我的手艺呢。”宋美龄眉飞色舞。“也好。”宋庆龄点了点头。

八月十五的满月非常好看。她镶嵌在青碧如海的天空,投下淡淡的银光。黄山官邸耸立在银光下面,楼前是一片白灿灿的花朵,还有山、石壁、桃树、柳树,各有各的颜色和形态。黄山官邸的宴会厅里也甚是热闹。宴会厅内的十几台大吊扇一齐开动起来,阵阵凉风送爽,宋氏兄弟姊妹六人以及他们的家眷、司机、侍卫官足足摆了五大桌。十几名侍者身穿全套白色制服,有的在一旁悉心伺候,有的满头大汗地跑来跑去,忙着上菜。 

为了全家的团圆,今晚他们辞去了一切公务,在太阳落山时,相继来到了黄山官邸。5个大大的餐桌上摆满了高级厨师做的名菜,还有点心、水果、冰激凌。

宋美龄的开场白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情真意切,真挚动人,使全家人都兴奋起来,连连举杯庆贺这多年不曾有的团圆。 

兄弟姐妹间那手足情深之情在不知不觉中又被唤起来,在大姐“莫谈国事”的戒令下,兄弟姐妹们尽情开怀畅饮,倾腹吐心。以前,他们在大庭广众面前所表现的尊严,在这种场合下,已不再粉饰。在亲人的面前,都把自己的性格暴露无遗,尽情享受着这团圆的欢乐。 

酒足饭饱后,自然是尝饼赏月。坐在官邸的草坪上,银灰色的月亮挂在天空,是那样的皎洁纯美。宋氏兄弟姊妹围着圆桌,圆桌上摆着像月亮一样圆的特制枣泥馅大月饼。宋蔼龄负责把月饼切开。

宋庆龄捅了捅席地坐在身边的美龄,说:“小妹,这次我给你挑个大块的,免得你再当面向我哭鼻子喽!”

“你真坏,二姐。”宋美龄咯咯地笑了,去打庆龄。宋庆龄直向大姐求助:“大姐,你不管呀,小妹要打我。”“别闹啦,快吃完咱们去看舞会。”宋蔼龄笑着说。

晚上9点,宋氏一家准时来到了重庆大酒家的舞厅。尽管他们没有声张,在侍者的陪同下,在舞厅旁的长椅上悄悄地坐了下来,可还是被一些敏锐的目光发现了,顿时舞厅内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经过宋美龄的多次努力,宋氏兄弟姊妹们终于走到一起来了,这是可喜的,这是大革命失败之后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解放战争之后,国民党无奈之下撤到了台湾,宋美龄也陪同蒋介石去了台湾,从此她再也没有踏上过祖国大陆的土地,更永远的离开了养育她的上海。无论是在台北还是在纽约,宋美龄都无法再拥有当年的权力与荣耀,上海是一个旧梦,她始终不曾忘记,她曾多次说:“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它有特殊的感情。我之爱恋它,更甚于自己的祖籍海南岛。”在她的晚年,客居于纽约长岛,只有孔二小姐相伴,远离了权力斗争,亲人都已离开,膝下空虚,心中异常寂寞。她想起了姐姐宋庆龄去世时,她甚至不可能去吊唁,属于她的时代早已过去,只留下了解不开的哀愁围绕在她的身边。

来源:文化礼仪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