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三言两语的小故事:我最讨厌...

 2006-09-11 12:4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有一个年轻人告诉我:‘我最讨厌“道德”。’

我听了很吃惊。

他继续说:‘许多人整天谈着道德道德的,拿道德来教训人,可是自己偏偏又不讲究道德,所以我讨厌道德!’

听了这个说明,我心里很高兴。原来这个年轻人反对的是“不道德”。这就好像:有一个人,老是拿桌上的一部《四书》合订本来打小孩子。小孩子说:‘我讨厌《四书》!’其实,这小孩子反对的是“动不动就打小孩子”。他并不反对《四书》。如果你仔细的想一想,就会觉得这小孩子很可爱。他抗议得很委婉,等于一种讽谏。

同样的道理,我仔细想过以后,也觉得最初我提到的那个年轻人很可爱。他委婉的讽谏了不道德的人。不过,更仔细的想想,我又有些不安。他会不会因为抗议不道德而讨厌听到“道德”两个字,逐渐转换成对道德的内涵、道德的价值也讨厌起来,反对起来呢?道德是“经验”,经验有什么好反对的呢?

“道德”是人类追求“个体幸福”和“群体幸福”的和谐、“个体安全”和“群体安全”的和谐、和“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的和谐所获得的全部经验。它的内涵对于促进人类的进步有很高的价值,为什么要反对呢?

我记得(其实是不不大记得)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茱莉叶》里,有一句罗密欧说的话:‘如果玫瑰不叫玫瑰,它还是一样的香。巴不得我罗密欧不姓现在的姓,只保全一颗纯挚的心。’ 也许“道德”两个字,已经成为不灵的咒,成为出现频率过高、失去了新鲜感的两个音节,成为坏人掩护自己的盾牌,我们仍然不能否定它永恒的价值。

有一个年轻人告诉我:‘我最讨厌说教、教条、德目这些东西。’

我说:‘这些东西是累积的生活经验,跟你的幸福、安全、利益有关,很宝贵呀。’

他说得很好:‘谁的生活经验?至少,我知道,这绝对不是我的生活经验。’

中国人的伟大老师──孔子,累积了七十年的生活经验以后,才敢说他能够随心所欲的达到“个体和群体的和谐”境界。他能达到那种境界,靠的还是他不断追求的精神。一般不够清醒的七十岁的大人,一定达不到孔子的境界,无法体会孔子所说的话;何况一个年轻人。

我为这个年轻人的纯真所感动。也许,在他的生活经验里,根本没有“个体和群体的矛盾”这么一回事,连“个体和个体的冲突”他都没经历过,“个体和群体的矛盾”,难怪他对于教条、德目会觉得十分厌烦。

可是,我也想起一个十四岁小孩向我“说教”的往事。

那个小孩对我说:‘做人应该诚实。诚实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信”!你知道吗?’

每次我都回答他说:‘是是,我知道。’

但是他不相信,总认为我不是真正的“知道”,总认为我一转身就会忘记了,所以他一抓住机会,就要告诉我:‘人应该“信”!’

他不断的对我“说教”,使我觉得厌烦。

他的“说教”是有原因的。有一天,他拿了几十块钱,打算到书店去买一本书看。刚到巷子口,他遇到邻家的小孩。这小邻居对他说,因为有急用,想先跟他就借五十块钱,当天下午一定还他。他觉得下午再去买书也一样,就答应了。可是他一连等了好几个下午,小邻居并没来还钱。

后来,他跟小邻居见过几次面,不好意思开口要债,只苦等着小邻居守信还钱。这样一拖就是一个多月。他一想起自己想买的那一本书一直还没买,心中就很气愤。最后他忍不住了,只好去找小邻居跟他提起这件事。

小邻居回答他说:‘我不记得有这么一回事,恐怕是你弄错了吧。’

从此以后,那个小邻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就变得很低了。

从此以后,他就常常思索关于“诚实”的问题。

从此以后,他就格外关心自己是不是也做过不诚实的事情,为的是怕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变得很低,成为一个“不诚实的人”。

从此以后,“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信”,就对他显得格外有意义了。

“信”的重要,是他生活经验里的事情。他不断的对我说教,是因为他很喜欢我,所以主动对我进行“经验传递”。如果他没有那样的遭遇,有人向他说教,他恐怕还会以为那“信”是人写“信”的“信”呢。

道德是生活的智慧,是经验的产物。

传递有价值的经验如果竟令人觉得厌烦,这一定跟传递方法的缺乏、传递方法的不良也有关。

孩子跟朋友约会,误了时间,心里觉得懊丧的时候,父母却跟孩子谈论孝顺的道理。这是时机不对。孩子觉得厌烦,并不是反对孝顺。如果父母赞美孩子“重信”的美德,安慰他,跟他商量怎么设法弥补,那么,对孩子来说,这正是甘泉涌进了荒漠,使荒漠成为良田。

对十一岁的孩子大谈“慎独”的工夫,孩子一定也会觉得厌烦。这是程序不对。与其对他谈“慎独”的工夫,倒不如鼓励他跟父母一起做家事。在高高兴兴,有说有笑的气氛中,只要加上一点点适当的指点,孩子就可以学会家事。日子长了,这学会了家事的孩子不但可以在继续学习中吸取有用的技巧,而且会在愉快的气氛中觉得父母的可亲,涌起了爱心。一旦父母累了,忙不过来了,这孩子不但愿意,而且有能力为父母分劳,这就是“孝”。

我们的道德教育或品格教育最大的缺点是没有“施教者”,只有“言论家”。以“言论家”代替“施教者”,明显的缺点是“言论家”的兴趣在“言论”,不在“人”。他缺乏爱心、耐心和恒心。没有爱心、耐心、和恒心的教育,必然会成为“言论教育”。

“言论家”的特色是开列大批德目,巴不得一次交割清楚,然后他好专心去耕耘其他的言论。他的兴趣不在培育一个人。由“言论家”领导的道德教育,对学生来说,所得到的只是言论。学生们默记德目,默记解释德目的美妙句子,然后参加考试,期待着能拿高分。学生并没得到他们所渴望的、所需要的“教育”。

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父母,在道德教育方面,也有“言论家”的倾向。他们缺乏耐心,“教育”得很匆促像“言论家”一样,希望不花时间,一勿交割清楚。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得到“教育”,因为教育就是“爱”。他们渴望得到爱。可惜的是,他们只能得到言论。

现在,我们更容易了解我前面所提到的那个年轻的孩子为什么会说“我讨厌道德”了。他讨厌的是言论家口中的那种“以声音存在”和“以文字存在”的道德。他反对的是“说教”,是“以言论的形式出现”、“以言论的形式为满足”的教育。

对“道德”的另一个偏见是“道德不利于争夺”。这是“言利”的人的座右铭。

十个饿人的面前有三块蛋糕。有道德观念的人会感觉到问题的“严肃性”。他不动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没有道德观念的人显然便宜得多。他只要抢先抓一块,甚至两块,吃进肚子里去就是了。有道德观念的人只好挨饿。

有这种偏见的人显然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不道德的人除非是一个外星人,不属于一个人间的社会,不然的话,他的“夺取记录”会使他在群体中处于最不利的地位。

第二,他不知道“争夺”有利于道德的成长,有利于建立一个有明确行为标准的社会。那样的社会建立起来以后,他就会连“一次”争夺的机会也没有。更严重的是,他甚至会因为提倡争夺,遭遇到不道德的报复,连看到好社会出现的机会都没有了。那样的损失,只限于他一个人。

道德是生活的智慧,是经验的产物。它有利于个体与个体间的和谐,也有利于个体和群体间的和谐。它给人类带来的是利益、安全和幸福。它代表一种价值。

因此,不管你怎么讨厌“道德”,不爱听“道德”,你千万不要忘了它的“价值”。那价值,是你必须掌握的。

──转自麦田出版《丰富人生》

莲鑫推荐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