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格林斯潘今卸任新任挑战多

 2006-01-31 19:2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本月3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将把联储主席之职交给继任者本.伯南克。辞旧迎新之际,华尔街金融家们如何看待这位美国金融界的老舵手呢?
自1987年8月11日就职以来,格林斯潘已经在美联储主席位置上稳坐了18年半之久,任期内先后经历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四位总统,对华尔街、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影响深远。

曾供职美联储的斯坦福华盛顿研究集团高级经济顾问莱尔.格兰利说:“格林斯潘是最早认识到新经济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成功地说服了美联储内部同僚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以支持新经济的持续成长。”格兰利认为,格林斯潘长袖善舞,在狙击通货膨胀和刺激经济增长之间“优雅地走钢丝”,任期内不仅控制了通胀,重建了价格稳定,还保证了比较高的就业率。

CreditSights公司战略研究专家克里斯顿.斯坦克指出,格林斯潘面对各种金融难题和突发事件总是泰然自若,主动出击。他成功应对了1987年股市“黑色星期一”,以及此后的两次海湾危机和2001年的“9.11”事件。当1998年起源于亚洲的金融危机扩散到拉美地区并对全球经济造成威胁时,格林斯潘果断地在10周内连续三次减息,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快的减息速度,成功化解了迫在眉睫的金融灾难。

Putnam投资公司高级顾问戴维.凯利认为,格林斯潘在任期间,除了1990-91年及2001年两次轻微的经济衰退,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期,更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零通胀”的经济奇迹。格林斯潘使美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3%左右,平均失业率徘徊在5.5%。这些已经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华尔街银行家们还对格林斯潘在美联储决策透明度方面的改革大加赞赏。哈特福德投资管理公司执行总裁比尔.戴维斯说:“格林斯潘时代以前,美联储对决策信息的控制过于严格和保守,是格林斯潘给联储带来了更高的透明度”。

然而在高度评价格林斯潘政绩的同时,华尔街也对他的一些做法表示不满。戴维.凯利说,美联储公布的信息过多,使市场对其政策出现不同解读,并且无所适从。此外,格老对下属过于温和,下属在媒体上频繁露面,透露美联储下一步货币政策的玄机,使美联储的权威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打折扣。

克里斯顿.斯坦克认为,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总体是成功的,但并不完美,19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就与其不恰当的货币政策有关。此外,格林斯潘在2001-02年的一连串减息动作幅度过大,短短一年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75%,这使美国房地产领域出现大量泡沫。而一旦房价下跌,居民消费紧缩,美国经济增长后劲将无法持续。这也是留给下任联储主席的一道难题。

穆迪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格林斯潘2001年以来支持布什总统的减税政策,使美国本已庞大的赤字更加严重,从而带给美国经济更深的内伤。

不过,时势论英雄。多年来,格林斯潘谦逊、沉着、果敢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在更多人眼里,他仍不失为美国历史上最好的联储主席。

格老简历

1987年8月11日,由美国总统里根任命的艾伦.格林斯潘接替保罗.沃尔克,开始执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1987年10月19日,华尔街经历“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全天跌幅达到创纪录的23%。美联储迅速发表简短声明,承诺向任何处于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帮助。次日股市反弹。1990年7月,美国经济进入一次短暂、温和的衰退。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国际油价飙升。1991年3月,美国经济衰退结束,从此开始了长达10年的、创纪录的经济扩张。1994年2月4日,美联储首次公开宣布调整其货币政策杠杆──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6年9月,格林斯潘说服同僚放弃了升息计划。他指出,当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政府表面的统计数据,这将使失业率下降,同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1996年12月5日,格林斯潘在公开演讲中提出股市上涨反映了“非理性繁荣”。华尔街股市应声而跌,但随后回弹。

1998年9月29日,美联储开始连续三次快速降息,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和一家大型对冲基金濒临倒闭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2000年1月14日,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创11722.98点历史最高纪录。随后几个月中,股市陷入低迷,账面价值损失近万亿美元。

2001年1月3日,美联储出人意料地在两次决策会议间隙中,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50个基点。它表明在经历股市下跌、商业投资下降后,联储开始实施新一轮刺激经济的政策。

2001年1月25日,格林斯潘在国会作证说,当年巨大的财政预算盈余(但最后未能成为现实)为减税提供了空间。此举使布什政府的1.3万亿美元减税提案在国会获得通过。

2001年3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结束。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到恐怖袭击。格林斯潘在欧洲参加一个会议后回国,途中被迫改变航向。美联储副主席罗杰.弗格森发表声明,宣布美联储准备为处于金融困境的银行提供贷款。

2001年11月,美国经济衰退停止。但企业为提高竞争力,竞相削减劳动力成本,导致失业率上升。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1%这一45年来最低水平。联储希望以此刺激经济增长,并抵御潜在的通货紧缩威胁。

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开始采取每次25个基点的系列升息步骤,逐渐淡化其经济刺激政策。2005年10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宣布,他提名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出任下任美联储主席。本月3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将把联储主席之职交给继任者本.伯南克。

新任的挑战

79岁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将于1月31日交棒,他的职位由原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接替。伯南克上任恰逢油价高涨,美国国内消费出现降温苗头。在保持经济增长方面,这位联储新当家人面临着诸多挑战。

分析人士认为,伯南克上任后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选择适当时机,结束联储将近两年的升息历程。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已有放缓迹象,如果货币紧缩政策维持时间过长,美国经济就有陷入衰退的危险。但如果过早采取行动,在油价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通货膨胀有可能失去控制。

伯南克的决定将对数百万消费者、投资者和企业的金融活动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梅西洛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师迪亚内.斯旺克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折阶段,现今任何金融政策都不能立竿见影,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终级利率数字来参照。所以,伯南克的最大挑战就是何时停止升息。”

除利率问题以外,伯南克还必须在其他领域展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首先,美国房地产市场面临过热问题。房地产业近年在支持美国消费者支出和整体经济增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这一市场已有降温趋势。一旦房地产业降温过猛,将给美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为此,伯南克及其同僚们必须提早筹划应对措施。

其次,伯南克要解决贸易和财政赤字问题。双赤字问题的长期存在始终是美国经济的隐患,如果日本、中国和英国这些美国政府债券的最大投资者失去信心,减持美国债券,美国经济将陷入困境。最糟糕的情况是,美国股票和债券价格大幅下跌,利率上升,美元贬值,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并拉动国内通货膨胀。届时伯南克将面临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双面夹击,其利率政策也难有作为,因为刺激疲软的经济需要降息,而抑制通货膨胀需要升息。

伯南克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居高不下的油价。去年的“卡特里娜”飓风,已经生动地证明美国国内市场的油价可以以惊人的速度飙升。飓风过后,墨西哥湾地区多处重要油气设施被毁,原油价格达到每桶70美元,汽油价格也升至每加仑(合3.785升)3美元。高油价会抑制消费、就业以及整体经济活动,而企业将油价上涨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无疑将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此外,伯南克一向推崇的为通货膨胀设定目标的政策也将受到考验。伯南克还必须同其他国家的央行行长保持良好关系。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及随后的俄罗斯和巴西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惨痛教训,清楚地表明了各国央行行长间沟通渠道畅通的重要性。

伯南克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及良好的口碑,但作为美联储新主席,他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也许正如经济师斯旺克所说,伯南克将发现,“他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淋漓尽致地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

本.伯南克1953年12月13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奥古斯塔。他自小就显示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小学6年级时赢得州拼字比赛冠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达到1590分,离满分仅差10分,并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7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在2002年被布什总统任命为美联储理事之前,伯南克主要从事学术工作。他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17年,并担任该校经济学系主任。伯南克离开普林斯顿大学之后在美联储任主管官员,并与格林斯潘共事3年之久。2005年6月,他出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2005年10月24日被布什提名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伯南克学术成果丰硕,其中最有名的,是他与合作者在一篇展望格林斯潘之后美联储政策的评论文章中,提出给通货膨胀设定目标的理论,即在一定时期内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特定的水平。

1月31日美国参议院将正式通过布什总统对伯南克的美联储主席提名。伯南克将于2月1日成为第14任美联储主席。

华尔街日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