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更多“积极管理”措施

陈水扁总统在元旦文告中,谈到不少台湾的经济发展问题,态度也相当务实。陈总统就两岸经济交流,将以前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改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这仅仅是文字游戏,还是有实质内容,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鉴于以往说多做少,有这种疑问也是很正常的。

在陈总统做出上述讲话后,行政院长谢长廷当天下午就做出呼应,邀集多位部会首长开会,强调两岸经贸政策不是讨论松绑或紧缩的问题,而是行政院各部会必须提出和落实具体有效的管理方式。会中决议,针对各行业的积极管理措施,如中国观光客来台、中资来台,以及人民币兑换的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及中国投资等等,行政部门都必须更积极提出对策。显然,这是吸取以往草率决策与府院沟通不良的教训,向集体决策与加强执行力度迈进了一步。

的确,从目前两岸经济交流的态势来看,简单下一个“松绑”或“紧缩”的结论是不恰当的,而是根据现实的需要。

第一,过去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因为缺乏跟进的管理,而使开放失去应有的检查督促而变成盲目开放,不但伤害到台湾的经济,如对中国的过度依赖、“钱进中国,债留台湾”、高新技术的流失等等,而且对台商自身的保障也不利。

第二,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高风险阶段,金融黑洞与地产泡沫随时会爆发,这从中国国有银行积极出售股权而让外资分摊风险可以窥见一二。

投审会公布去年前十一个月台商对中国核准投资金额衰退了八.七三%,表明对中国投资的降温。中国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从去年四月开始,除九月份外,中国单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均呈下降趋势,二季度三个单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幅度均超过一成,降幅之大为近年来少有。这是市场发出的警讯,如果这时还有人鼓吹盲目投资中国,显然居心叵测。

第三,由于中国拒绝与台湾政府正常往来,使台湾政府对许多台商在中国的投资项目难以查证与保护,增加政府、台商与投资者的风险。再如台资企业回台上市问题,因为政府也无从监管,徒增投资者风险,岂可轻易开放?这点即使与中国有正常渠道的香港投资者,也已经因为某些造假的H股吃了苦头,台湾岂可重蹈覆辙?

这是好的开始,期望当局能够拿出更多积极管理的措施。

自由时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林保华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