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商业“老字号”正面临生存发展危机

 2005-12-29 20:0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这首老北京民谣,反映了商业“老字号”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和荣耀。时至今日,随着北京“谭鱼头”倒戈易帜、成都“韩包子”尽惹顾客抱怨等现象一一浮现,使人注意到曾经辉煌的中国商业“老字号”正面临各种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

北京经济参考报今天报导,在四川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商圈,“韩包子”独立的两层小楼就座落在王府井百货大楼旁边。浓厚的商业氛围和响当当的招牌使得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但是顾客必须先挤进拥挤的队伍,买上饭菜票,再交一两角人民币买双筷子,然后把饭菜票交给服务员,找个位置才能就餐。

一位就餐的顾客抱怨说,这里用餐环境乱哄哄、服务态度差,遍地是没有及时打扫的纸巾和污垢,和“韩包子”的名气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也使得“韩包子”一直处于低价位的情况,顾客不满意、企业难赢利。

报导引述中国商业部的一项调查结果说,当前中国各个行业的“老字号”都面临窘境,九成“老字号”难以为继。“老字号”企业一般都经历了“家族企业-公私合营 -国有企业”的变化历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市场要求发生了脱节,老体制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

据相关分析,在一千六百多家“中华老字号”中,两成长期亏损,有的甚至被市场淘汰;七成勉强维持现状;只有一成通过改革创新焕发青春,经营良好。

报导另引述中国商务部的一份资料指出,中国餐饮“老字号”网点流失严重、体制转换难、人才流失严重、缺乏创新机制这四大难题正威胁着餐饮“老字号”的生存与发展。

据分析,“老字号”多居商业黄金地段,因城市改造往往遭遇拆迁之痛。不少老字号被迫隐退到缺少商业氛围的偏僻地段,有的甚至“拆”而不“迁”,经营网点流失严重,徒留一块老字号招牌。例如北京“稻香村”位于东直门、西直门等地的五个直营店因拆迁已不复存在。

而由于“老字号”企业经历了公私合营和国有化,政企不分和产权归属不明晰等突出问题,因此,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面临企业房产、商号的产权以及职工身份置换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例如沈阳老字号“老边饺子”在改制成民营时,“老边饺子”的传人提出要有股份和优先购买权,但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

分析指出,“老字号”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独有技术,主要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方式传授其独有技术。但国有体制下的老字号职工待遇较低,又缺乏激励机制,技术人员经常被民营企业挖走,而企业急需的人才又难以引进。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后继乏人,成为老字号面临的困境。

此外,“老字号”大多为手工操作,靠的是独特的工艺和口味,奉行“酒好不怕巷子深”,更多的强调“继承传统”和保持“传统特色”,在经营理念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尤其是在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方面缺乏创新。

有专家说,中国商业“老字号”及其经营的传统产品,是历代商业企业家和劳动者勤劳智慧的结晶,老字号是中国商业文明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所以要高度重视老字号,加强对老字号的保护,建立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支援体系。


中央社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