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战辉羞辱了中国的“主流”
一般地说来,按现如今的“主流”价值观,洪战辉是这个社会极其不起眼的一个分子,洪战辉没有巨额的财富,没有舞台上、荧屏上耀眼的光彩,没有体育比赛中众人喝彩的成功,没有显赫的权位,没有就读于哪怕足以称为“重点”的大学。洪战辉不过是“怀化学院”,一所偏于中西部小城的毫不知名的学校的一名普通贫寒学子,这两天却在平面媒体、特别是网络平台上掀起了心灵的波涛,人们借用了一句时髦的口号,“他感动了中国”。人们用毫不掩饰的、绝无华美堆砌的话语,几乎一边倒地赞叹和声援,在见惯了三天两头的达官显贵的“政绩”与丑闻交替,学阀贤达的高高在上的“理性”,富豪巨贾们奢侈靡费的炫耀,明星大腕们偷情别恋、色欲“走光”的“惊艳”,甚至散发着商业包装铜臭的“超女民主”的喧嚣之后,就像沙漠中苦旅的路人突然发现一汪解渴的清泉,顿如甘霖,如觅珍味,无法遏止拥抱那一份难得的情感的盛宴的冲动,只因为人们发现,原来在世间日益眼花缭乱的目标与追逐中,人们失去了太多太多,而洪战辉的出现,令所有在名利物欲的横行中良知尚存而或尘封、或随波逐流的人的心中,闪现出一道耀眼的光辉,人们急于要抓住、要倾诉。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一个被许多“正人君子”们所侧目的河南的,一个靠卖报纸、打短工、推销小商品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的,在“主流”社会们看来属于“弱势”的底层农民孩子,用12年不离不弃的深情、不屈不挠的努力甚至与生活之艰险的拼死搏杀,养大了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弃婴,甚至是在家庭背负着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母亲离家出走这样的巨大变故的重压之下,也未有退缩。
在这个过程的开始,洪战辉不过是一个12岁的孩子,于那个弃婴“小不点”而言,不过是蚕豆与豌豆的区别,洪战辉的平凡、艰辛、苦难但是足以称为“壮举”的历程,令人,特别是令条件比其天渊之别的人们震撼,为“妹妹”上树掏鸟蛋差点摔死,为两人的生计卖报纸被人打残了一只眼睛,但从小学到“大学”,洪战辉没有将自己的手从“妹妹”身上松开过。洪战辉像一面镜子,一面奇特的镜子,这镜子令我们的“主流”社会相形见拙、秽行毕露。
这里所说的“主流”,并非成员最众多的那个群体,而是声音最响亮、站在社会舞台聚光灯中心、闪烁着“成功”、财富、“权威”的诸多毫光的那些“主流”,在他们的圈子里,没有洪战辉这样的社会成员的影子,因洪属于“竞争失败群体”,属于“靠主流养活”的阶层,可以说,在“主流”的氛围中,洪是“低贱”的。
“主流”们宣扬了20几年的“自由竞争”哲学,力行了20几年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几天前还有一个中央X校的“主流”宣称,还有20年无法见到“公平”。但洪战辉不这样认为,对洪战辉来说,把“妹妹”甩掉,于己、于家都无疑是很有“效率”的,“妹妹”于他没有任何血缘上,道义上的约束,完全可以向社会一推了之,这样,对洪战辉无疑也是很“公平”的,但是,洪战辉的行为表明,对自己的“效率”负责,就是对“妹妹”的不公平,洪战辉选择了公平,选择了“有饭大家吃”,“有我一口你就绝不会只有半口”的公平。
还是前几天,一个不知道为什么“著名”起来的“经济学家”,一个破口大骂了“大公无私是一种罪恶”多年的老贤达,到广州对青年学子再次大谈对雷锋精神的极度蔑视,说“无私奉献是迎合了占便宜的人”,号称自己的人生信条就是“享受生活”。而洪战辉无疑给了这个老利己主义信徒一记响亮的耳光,在最困难的时候,洪战辉闪现过放弃“妹妹”的念头,对洪战辉的“私”来说,并无不妥,但对“妹妹”来说,恐怕就是灾难,按利己主义老信徒的逻辑,“妹妹”是等着“占便宜”的一类,然洪战辉毅然对“私”说了不。
近年来一个应该“服务”于大众的“主流”群体们,逐渐地“尊贵”起来,在洪战辉兄妹连生活带学费只有区区数百元,还是靠自己一滴汗水一滴血水打拼出来的背景下,“主流”们的坐骑却耗费了3000亿一年,将坐骑制度“改革”后还要笑纳比工资不少的“车补”,据说又要加工资了。而应该在“主流”们服务视野内的洪战辉和“妹妹”们,却不在这些温情脉脉的光芒的照耀之下。
就社会地位、经济状态来说,洪战辉是“低贱”的,而就社会良知、道德水平来说,洪战辉在感动了中国的同时,无疑也羞辱了“主流”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洪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