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要在中国的上亿网民中全面实行网络实名制,目前还是一个设想意义大于实施意义的话题而已,当中涉及的具体操作、具体管理层面的细节麻烦还太多,要轻松解决问题,可能要下一代IP技术出现,每人绑定一个固定IP。当然,对某一个具体的网络论坛来讲,首先控制版主、讨论群体发起者的身份是比较现实的办法,深圳的规定目的是要“营造健康网络聊天秩序,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功能。”,这个理由并不牵强,因为网络聊天群体中确实也有少数不良举动,而“警方将对论坛、BBS的版主、QQ群的创建者进行实名登记,并校验身份证号码。”的举措,也并非过分,有的网站管理者,比如人民网、新华网的版主的管理严格程度,肯定不止登记一下那么简单。
普通网民,或者说网络虚拟环境中的“最广大网民群众”关心的还是发言上帖的管理,是否也会过渡到必须使用真名发言的地步,草民看倒是还不至于,公开出版的著作刊物有的作者使用笔名多年,本人的真名一直不为人所知的也不乏其人,最多不过是必须用真名注册登记,但发言的昵称悉听尊便。
但是,草民觉得如果如斯一来,虚拟发言的一些特点会消失殆尽,会丧失掉网络媒体平民化论坛的不少活性,有时候,虚拟掩盖下的“真实”有一种朦胧、距离的魅力。比如有一个草民觉得其文笔非常活泼、有趣味、怡然自得的杂文写手,被电视台拉去做电视台的谈话主持人,草民一看那人气度、甚至相貌,顿时若有所失。
当然,恐怕在某些管理者看来,“实名制”的另外一层含义,是想使发言者有所顾忌,顾忌什么呢,自然是“敏感话题”。前几天看到人民网在首页策划了一个主题,大概是说“为什么网络上的发言都是批评性的”,草民意识到这点可能引起一些阶层们的不快,因为这些“批评性”的语言,在虚拟匿名的状态下,显得有些 “肆无忌惮”,有些戳肝戳肺。还有,网络的激烈的批评语言,往往会与主流媒体的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心态有所相悖。还有就是如草民辈,可能无法在主流阶层们所能企及的高度去认识问题,往往是对身边的斯人斯事、所见、所闻有感而发,缺乏主流们所谓的深度和广度。
还有如果实行了“实名制”发言,其所言若有所指,“不看僧面看佛面”,或许有人会来自然而然地“对号入座”,不说别的,一般的小民未必想再辛苦套生活之余再辛苦与帮闲成群的主流们纠缠所谓的“名誉权”官司。所以,“实名制”更像是一个时髦的社会政治生活词汇“公示”,把发言的网民的真实信息公示于众,颇有点“群众监督”的味道,但这“群众监督”首先如此直接地应用在“网络群众”们身上,草民不由得联想到另外的一桩“公示”。
那就是党政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的家庭情况和个人财产的“公示”,关于这项“公示”,民间的期盼已经非止一日,强烈的程度也是水涨船高,盖因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痛恨的、祸国殃民的腐败党政官员、国企高管与不法富豪们相勾结,以大肆侵吞国有资产,贪污盗窃人民血汗,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腐败之风遍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角落,行政腐败、司法腐败、商业腐败、医疗腐败、教育腐败、学术腐败,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虽然党和政府的打击力度一直在加强,人民群众也是拥戴中央一系列反腐败举措的。但有目共睹的是,一些贪官污吏、腐化堕落分子并没有停下罪恶的手,他们似乎有些无所顾忌。
其中一个最为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就是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的家庭成员及个人的经济状况,因为在当下的社会价值取向下,那些贪污腐败行为,最后必然落实到物质利益或者变相的物质利益,一个官员是否清廉,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以权谋私,是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看其家庭、家族的经济财富状况,就八九不离十了。而其中最基本的一项措施就是其家庭、个人状况的登记公示。
记得今年3月人大讨论《公务员法》之前,曾经有媒体不无期待地报道过已经有代表提出了相应的提案,就在大家翘首以待的当头,媒体又不无遗憾地报道参与《公务员法》起草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则对此表示,这一可能性很低。宋世明表示,建立完善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来看,是必须的。如果能纳入《公务员法》,将有助约束公务员行为,防止权力腐败。但就目前而言,这一制度的建立还面临很多困难。
现今,有关方面有意将网络论坛上发言的网民的情况“公示”,看看在一个个虚幻的、有趣的、诙谐的笔名背后都是什么“嘴脸”,用咱们网络的话说,就是把“马甲”脱下来,把光膀子露出来。那么,草民想起早年在工厂大澡堂洗澡时候,有个老工人跟上级过不去,骂了一句“妈拉个XX,脱光了,大家都一样。”,现在,既然网民要脱,不如“上面”们带个头,把光彩夺目的下、带着“三个”、“保先”、“能干”、“亲民”等等花纹的外套脱将下来,让人民群众看看,谁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为官清廉者,一身正气,谁虽然道貌岸然,身上却长出了腐败的脓疮。
网民脱得,官员们也应该脱得。(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要脱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