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日本人为何总得诺贝尔奖

 2005-09-29 22:0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就提出了“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目标及相应的政策措施。日本的科研人员数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近几年日本经济不景气,2002年度的财政预算总额比上年大幅度减少,但科技领域的预算不降反升。
日本科学家2002年一举夺得物理和化学两项诺贝尔奖。至此,日本得诺贝尔奖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2个,仅2000年至今就有4人获奖。照此推算,日本“50年得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真的可能变为现实。

小柴昌俊:态度决定一切

2002年10月9日,76岁的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东京的家中,得知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喜讯。当他告诉妻子这个消息时,他的妻子禁不住跳了起来,拼命鼓掌。她说:“我的丈夫为此苦苦等候了15年。”

从1987年开始,小柴就开始在东京大学基本粒子物理国际中心做研究工作。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监测器,深藏在东京郊外群山中的一座废弃铜矿里。

科学研究需要耐心和毅力,更需要合作,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小柴昌俊告诉记者:“取得今天的成果,和我助手们的艰苦工作是分不开的。我在项目开始时就培养年轻的研究者,因为我知道没有他们接上茬,研究很难成功。”在接受《朝日新闻》记者采访时,小柴重点提到了“责任”这个词。他说:“我不止一次地告诉我的学生,他们必须树立责任感,时刻想到自己的研究在花着纳税人的钱,半点都马虎不得。”

在2002年东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小柴还应邀做了一场演讲,他十分谦虚地告诉那些大学生,自己从大学物理系毕业时,成绩只是下游,他还边说边展示了自己大学时的成绩单复印件,除了实验课得过两个A外,其他科目考得都不怎么样--10个B,4个C。这么一个“差生”怎么就攀上了科学的高峰呢?小柴是这样回答的:“决定人的一生的,也许不是学习,而是积极工作的态度。”

田中耕一:没人知道他是谁

所有的生物都含有包括DNA和蛋白质在内的生物大分子,“看清”它们的真面目,是科学家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分别独立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从而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令人吃惊的是,发明“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时,他只有25岁,当年注册专利时,他所在的岛津制作所只给了他5000日元(约350元人民币)的奖励。获得诺奖后,他说他并不期望得到公司的特殊奖励,他说:“我不关心专利会带来多少收入,因为专利只不过是我的发明的官方证明而已。”

对于田中的个人工作和生活,日本媒体没有太多的报道,甚至连2000年获得同个奖项的日本筑波大学教授白川英树也称:“不知这个田中耕一是何许人。”人们只知道,他每天8点前到岛津制作所上班,风雨无阻,一直坚持到今天。有意思的是,他在得奖前后的惟一区别是,同事们现在开始称呼他为“先生”了。

日本人发誓要夺诺奖

2001年3月,日本出台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当年10月日本科学家野依良志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日本政府更是踌躇满志地重申了这一目标。2002年又是双喜临门,看来这个目标并非可望不可及。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日本于2001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内设立了“研究联络中心”,甚至还邀请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专家免费到日本旅游。日本人说自己大方,总是喜欢负担客人的费用,但诺贝尔基金会的人感到受了侮辱,安德斯·巴拉尼(Anders Barany)说:“基金会有足够的钱,到哪儿去也不需要别人出钱。”瑞典人认为,日本人的所作所为侮辱了神圣庄严的科学,其意图“直白得前所未闻”。英国《观察家报》则批评日本为了获奖采取了非常“露骨”的宣传战术。

对日本“50年拿到30个诺贝尔奖”的狂言,包括主办国瑞典在内的欧洲各国纷纷表示谴责。就连日本获奖者野依良治也评论说,日本政府“没有头脑”,纯属“狂妄之言”。

日本人连续获奖并非偶然

不过,2002年小柴昌俊和田中耕一的双双获奖,的确让人感叹日本的科研实力。至今,获取诺贝尔奖的日本人已经达到了12人,最近3年已有4人获奖。尤其是在化学领域,日本人已经连续3年获奖。照这样发展下去,“50年拿30个诺贝尔奖”实在不是吹牛。

看一看日本的基础研究,就会清楚它引人注目的成就绝非偶然。1998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中微子有静止质量;2001年,日本科学家找到了宇宙中存在“宇称不守恒”现象的有力证据;克隆牛技术基本达到实用化水平;正在研制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宇宙模拟器”。此外,日本在纳米和新材料研究等领域位于世界前列,并参与了国际空间站和人类基因组等重大国际合作科研计划。日本正积极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机械、环境、材料和能源技术等各个领域扩张。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家境多么不同,孩子们的好奇心都是一样的。这种好奇心如果受到鼓励,可能引导一个人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所教授高桥正征说,高中一年级的时候,他的作品沙丘植物研究曾获学生科学奖,从此,他迷上了植物生态学,一生探究植物奥秘。高桥说,在日本,不少研究人员都有年少获奖的经历。

以高桥所获得的学生科学奖来说,从1957年创办至今,它已经有了46个春秋。过去历届学生科学奖均由民间主办,2002年则是由负责制定日本科技政策的国家机构--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亲自上阵。学生科学奖的奖金也大幅增加,最优秀的“内阁总理大臣奖”从5万日元升到50万日元。在日本,这样的奖项多如牛毛。这些活动提高了日本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素养。出生于1959年的田中耕一,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

日本并不只重视应用技术

在人们的印象中,日本只是一个善于模仿并消化吸收的国家。另外一点大家公认的是,日本是个应用技术强、基础科学弱的国家。在以前,这样的看法或许是正确的,但在金融危机和信息化浪潮后,日本已经由模仿、改良转向了自主、创新。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就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目标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在创新方面,日本既重视集体创新,强调团队精神与合作,也开始重视个人创新,特别强调培养年轻人的创新精神与尊重年轻人的创新设想。日本学者已经意识到人是创新的主体,有了创新的人才,才能创造出新观念、新设想、新技术。近几年日本经济不景气,2002年度的财政预算总额比上年大幅度减少,但科技领域的预算不降反升。近几年日本的科研经费也一直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比率居世界发达国家首位。比如2000年,美国的科研经费为2280亿美元,日本为1305亿美元。

日本的科研人员数量居世界第二。截至到2002年4月1日,日本科研人员达72.8万人,仅次于美国的110多万人。世界国际竞争力评价中心(IMD)将日本的综合国力从国际排行第4位降到了第16位,但其科技单项地位一直保持在第2位,仅次于美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