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触目惊心:谁敢吃方便面 谁是英雄(组图)

 2005-09-28 19:0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一名叫符浩的33岁农妇前几天坐着自行车,丈夫载着她在崎岖的乡间小道赶了两个小时,到了几十里外的县城。这是符浩有生以来第二次进城,在从县人民医院复诊出来后,她在一名读过一点书的熟人的指点下有些忐忑地给记者打了个电话。

几天前,她因忙于农活,顾不得淘米煮饭,便花一元钱到村口的小卖部买了两包方便面。符浩说,除了给小孩子买几包方便面做零食外,村里的大人们平时并不舍得吃方便面,只是到农忙季节买几包,图个方便。

符浩下午吃下了这两包方便面,当时只是觉得味道有些怪,浮在水面的那层油似乎有点涩。到了晚上,她的肚子就开始一阵阵疼痛,继而开始呕吐,痛苦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一早,她被送到了县人民医院。医生说符浩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发了急性肠炎。

花1000多元治好病后,符浩向方便面的生产商提出了维权交涉,并向记者作了反映,以期得到舆论的监督。

方便面的生产厂家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东方食品城,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厂长很痛快地承认了产品的问题,并将方便面行业的黑幕一股脑都揭露给了我们。




车间内苍蝇飞舞



地沟油被提炼再次用于生产



工人未做健康检查,徒手翻放面条



回锅面将被二次利用

他成了一个自爆黑幕者,因此我们有义务将其藏于幕后,以防他遭受不必要麻烦。我们姑且将其称为贾厂长,此为化名。

肮脏的生产线

“我是一个只识字却不会写字的大老粗。”这是贾厂长的开场白,“有啥说啥”。隆尧县东方食品城是方便面知名品牌“华龙”和“三太子”的基地,1994 年,华龙方便面在此建厂投产,此后,当地一些人打起“华龙”的主意,他们低价购进二手的方便面生产线,然后花重金聘请华龙方便面厂的技术人员。

至2000年左右,“华龙”附近已经有了七八家小方便面厂,贾厂长便在此列--

“华龙”有上百条生产线,我们这种小厂只有两条,投资一百多万元就可以投产。因为合伙人之间闹矛盾、经营不善等原因,有的小厂已经亏本倒闭,现在只剩四五家。这个厂是我租来的,年租金20多万元,原来的老板就是因为经营不善干不下去了。但是我之前是做粮食生意的,并不懂方便面的门道,怎么办?

我挖来“华龙”的一个技术员,给他每个月4000元的工资,他在“华龙”只是一个小角色,到了我这里就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工资又多,所以他很乐意。

到现在我对方便面的生产工艺还是不懂,但是不要紧,生产上的事情全都交给他,他照着“华龙”这个大葫芦画小瓢,我只管收钱。

是的,照葫芦画瓢,这里的小厂都这样,生产出来的方便面模仿“康师傅”、“华龙”还有“三太子”的,只要看上去像方便面也就够了。

我这两条生产线,一条日产量3万包,一条日产量是5万包,三四十个工人就够了。说白了,除了两条生产线,我这家厂什么都没有。

我们这些小厂哪家有化验室?!“华龙”开在隆尧,员工大多都是本地人,我们这些小厂基本都有亲戚在“华龙”工作。

一般我们是不会对产品进行化验的,除非看到面块的颜色不对劲。我们这些小厂多少都有一点关系能通到“华龙”或者“三太子”的化验室,给一点小意思,也就帮着化验了。

贾厂长带我们进厂房一边参观一边讲解黑幕,他首先带我们到了面粉仓库,他说,小厂用的面粉要么是最次等的,要么甚至是来路不明的。

面粉仓库隔壁就是流水线车间,里面闷热得令人透不过气,20多个女工正在徒手作业。几乎每个人的面孔都是红扑扑的,汗流浃背。

方便面生产工艺其实并不复杂,配好的面粉经过简单的和面、轧面、切丝、装盒、油炸、风干后就可以包装进箱,整个过程不过10分钟。

在轧面处,我们很清晰地看到面团上成片的灰色污渍,然而贾厂长却说这是小意思,牛奶存在回锅奶,方便面同样存在回锅面,也就是将调制失败,本应淘汰的面团混进新面进行二次调制。

无论是油炸前的装盒还是风干后的包装,女工们都没有戴手套和口罩,抹过汗水的手直接与面团接触。“没有一个人做过健康检查。”贾厂长一语道破“天机”。

面块在包装前还需经过一道特殊的工序,那就是在面块上撒上生产过程中积留的碎面渣。“所有的厂都这样,所以,你们不管打开哪种方便面都会发现碎面渣,但大家都以为是运输过程中挤压的原因。”

车间里苍蝇飞舞、积水遍地。车间的尽头,隔着一层塑料门帘就是一个厕所,污渍满地,恶臭直冲鼻腔令人作呕,一名工人入厕过后没有洗手便掀开门帘直接上了生产线。

“以前我有过一个奖励政策,凡是打死一只苍蝇,奖励一元,但现在正是方便面的生产高峰期,没那么多闲工夫了。”贾厂长直言不讳。

地沟油与调料包

在成品库的门口,工人们正忙着往一辆大卡车上装货,我们看到方便面的包装袋颜色艳丽,看上去很能勾起人的食欲,但却闻到一股很浓的油墨味,难怪我们在农村采访时,闻到一些孩子吃的方便面面块有股油墨味。

在对方便面大致生产流程作了一番介绍后,贾厂长又重新将我们带到了油炸处,“这里才是最大的黑幕所在。”“炸方便面的棕榈油,没有任何一家面厂更换过,都成老汤了。不少大企业也是如此!要换油,整个流水线就要停产,谁愿意?!”

他将我们领到车间外的地沟,掀开地沟上的木板,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地沟内一团乳白色的油团飘浮在一堆垃圾中。

这就是地沟油。大一点的厂每年要用棕榈油六七百吨,小厂也需两三百吨。早几年,不管大厂还是小厂,每家的地沟都被附近村镇的关系户承包了,每条生产线下的地沟年承包费是一万元。

我这个厂也被一个五十多岁的农民承包了,他每年给我六千元,我估计他一年至少可以从我这里赚一万元,他还承包了其他好几个厂的地沟呢。

地沟油收去干吗?我问过,他说是去做肥皂,哈哈,谁信啊。这附近也没有肥皂厂啊。其实都是弄去重新提炼了,卖给炸油条、榛ǖ模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