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级图书馆四分之一无钱购书

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会长李国新指出,在中国有四分之一、共七百多个县市图书馆,没有一分钱的购书经费、而且专业人员奇缺。这种情形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许多地方政府盖图书馆做为标志性建筑,却没有任何经费维持运作。

  中国青年报引述他的话指出,公共图书馆和基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石,但现有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和经济发展速度极不协调,尤其是县级的境况更是悲观。

  报导指出,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县级图书馆的馆舍是二十世纪八零年代中期的建筑,与比肩林立的新建筑相比,成为寒酸破败的旧危楼。

  许多的县级图书馆没有电脑,没有接入网际网路,丝毫看不到资讯社会的文明成果。

  报导表示,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县级图书馆经费严重短缺,许多县对图书馆经费保障仅限于人事费,其他如购书费、运行费、业务费、维护费等一概没有,不仅引发了司空见惯的“人吃书”(人员经费挤占购书费用)现象,还引发了“书吃人”(有的图书馆为了挤出少量的购书经费,不得不扣减职工薪水)的怪现象。

同时,许多图书馆的人员庞杂,专业水平偏低。李国新指出,有的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居然多到四十几个,绝大多数都是透过关系进去的。

  报导指出,一位县级文化行政官员坦言,县内图书馆二十多名工作人员中,真正具有专业工作能力的只有一个。在大多数县级图书馆中,几乎没有本科生。而且,越贫穷的县,图书馆工作人员越多,人员素质低,经费更紧张。

  更奇怪的是,一些县虽然兴建新的图书馆,成为了县里的“标志性建筑”,却无书开馆。

  李国新说,在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县级图书馆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无法服务的县级图书馆使得国家文献资讯资源保障体系,和图书馆服务系统出现了断层现象。

  他估算,中央政府每年必须再增加五千万元人民币的专项投入,才可以使县级公共图书馆初步解困,但应建立严格的经费配套和会计审计项目,监督金钱使用流向。

(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电)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