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济“抢钱花招”无奇不有

今年高考北京约有11万考生应考,京城近4,000个考场周边的宾馆业与众多商家,无不瞪大了眼,紧盯着考生与家长的“钱袋子”。每年这个时候都是“高考经济”最红火的时候,各种千奇百怪的“抢钱花招”也层出不穷。各种挂上“高考”的促销手法都被搬上了枱面。这段期间十万家庭在食、衣、住、行、育、乐各方面引发了一波波高考经济效应。

早在考前一个月前,街边卖高考试题、为高考算命祈福、兜售微型耳机等的小商贩就开始增多。药房的保健品及相关药品也热卖,家长不敢有些许闪失。许多宾馆、酒楼也挂出诸如:高考钟点房、高考包间及一些降价促销的高考房吸引考生。

据了解,北京燕山大酒店以接近五折的价格向学生推出高考房,六十余间高考房从5月底就被预定一空。为了使孩子可以少走几步路,多睡一会儿午觉,许多家长要付几乎一个月的房租来租3天的房子。

出租车业者生意也明显因高考获益不少,北京市紫竹汽车租赁公司表示,该公司近两天业务明显增多,多是为7日8日接送考生而租车,该公司本有100辆车左右,目前仅剩不足10辆。而租车价格也不菲,一辆每天即达220到260元。

考场周边的一些餐馆、饭店纷纷推出形形色色的同窗宴、家庭宴,有的还专门为考生推出高考营养套餐,取一些诸如“五子登科”、“金榜题名”之类的菜名来吸引考生和家长。

考完后,还有“高考后经济”在等待,如高考结束之后的饕餮之夜与放松之旅,金榜题名后的谢师宴与庆功宴等等不一而足。如此一算,一个考生高考前后的消费,没有几千甚至数万元人民币是打不住的。

一位教育专家忧心忡忡地说,“高考商机”本可以理解,但不少人利用考生渴望考试成功、考后放松的心理,制造出一些畸形的消费形式,则不应该鼓励。有关专家因此呼吁,有必要给“虚火”过旺的“高考经济”降降温,以净化高考的社会大环境。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