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 香港走加拿大还是美澳之路?
最近加拿大总理马丁的北京之行受到反对党的普遍指责,认为他为经济利益而放弃原则。马丁在北京不仅没敢提出中国恶劣的人权状况,竟然还指责本国的保守党议员去赵紫阳家吊唁。最后马丁也没从北京带回明显经贸成果,连最期待的让更多中国人到加国旅游的“协议”也没签成。马丁所以这样视经济高于人权,是因为加国经济近年一直不那么景气。加拿大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才三千二百万,是中国的40分之一,但国土却比中国多38万平方公里;加拿大的文盲率近乎零,农业和工业都相当发达,而且是全球工业大国中唯一与拥有最强大消费市场的美国接壤,加国出口产品的84%是到美国。
虽然有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过去十多年来,加拿大都是迷信政府力量、主张高税收的左派自由党执政,其左翼经济政策导致加拿大经济发展受限,比美国落后很多。
在个人富有的程度上,美国的人均所得是37,800美元,加拿大是29,800美元。加国过去十年来人均所得增长11.5%,平均每年个人所得才增加1%。在整体经济水平上,2004年美国经济增长率是4.4%,加拿大是2.7%。而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3%,加拿大是1.7%。该年度第三季美国经济增长八点二,而加国该季仅增长一点一。
在就业市场上,美国的失业率现在是5.3%,加拿大是7.1%。而前年加拿大的失业率达7.8%(香港失业率现为6.5%)。欧洲实行类似加拿大经济政策的法德两国也是失业率很高,法国是9.7%;德国是9.9%。
美国之所以比加拿大、法德等国经济好,很大原因是执政的保守派布什政府实行减税,控制福利,充分市场经济的政策。布什在第一任总统时就实行大幅减税政策,目前美国平均个人税率已降至35.6%,而加拿大则比美国多九个百分点,达44.7%。法国最高税率超过50%,德国则高达65%。
美国由于近年反恐战争而军费增加,财政赤字达四千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以上。而没有直接参加反恐战争的加拿大,其联邦政府的公共债务已高达二点七兆(万亿)加元,等于加拿大平均每人背负国债18万元。
不同的经济政策和理念,导致不同的结果。加拿大倾向北欧那种福利社会主义,而美国走的是原本资本主义道路。这种经济理念导致的不同还可从近年澳大利亚的变化看出。悉尼《澳大利亚人报》言论版主编斯威策(Tom Switzer)2月2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说,澳大利亚已连续14年经济增长,现在的失业率降至5.1%,是过去28年来最低的(1992年是 11%)。通货膨胀率从九十年代初至今一直稳定在2-3%。澳洲经济不仅被英国《经济学人》称赞,连前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现每周给《纽约时报》写专栏的极左翼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也承认是“经济奇迹”。
澳洲经济所以出现这样的成就,主要原因是过去十多年来该国实行了削低关税,减税,降低工会力量,控制通货膨胀,废除限制经济发展的陈规陋习,把国企私有化等政策,走了一条限制政府规模,扩大市场作用的真正自由经济的道路。尤其是现任澳大利亚总理、保守党领袖霍华德是执着的市场经济主义者,并坚定地支持美国倒萨的伊拉克战争,因而在去年10月赢得了第三次连任,成为澳大利亚独立103年来第二位任期最长的总理(第一位也是保守派,在五、六十年代曾连续执政16年),而且他所领导的政党联盟过去24年首次在参议院占多数席位。因而《澳大利亚人报》的社论版主编说,霍华德可能会像美国总统里根那样被列入推行自由经济的世界“英雄”行列。
香港多年来一直在“世界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之首,主要是它走市场经济之路,有着低税率、小政府、自由经济的优势。但近年来香港经济不景气,但愿能从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北欧的不同经济模式中得到启示。
(原载香港《苹果日报》2005年2月23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