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生基金会首届“斗士奖”的颁奖词
一贯支持中国民主自由人权的朋友们:今天是一个普通的一天。这一天,世界上各个角落里,人们劳作,然后休闲、逛街、看电视、娱乐,并且享受着亲情友情。在夜晚的酒吧或是歌舞厅里,可以听到快乐的歌声。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跟随着歌手摆动、吟唱,然后鼓掌欢呼。
但是在这个普通的一天,世界的另一些角落里,存在着一些默默无闻的受迫害的人们。他们被囚禁,他们失去自由,失去健康,甚至失去亲人、友情、理解和同情。他们面对狭小牢房的空壁,消耗着宝贵的生命。如同在寒冷的黑暗中赤脚远行,他们在冰天雪地里孤独地行走着,走得太久太久了!
这类人,是为了大多数人们的自由而自愿献身的。鲁迅曾经说,人们“最害怕的是看到黑暗,最害怕的是连黑暗都感到虚无了,你任何的反抗力量都是虚无”。著名犹太裔作家辛格也说,“真正的英雄不是在战场上勇于冲锋陷阵的人,而是那种能在孤苦伶仃中生存下来的人。”而只有那些在牢狱里被囚禁了很久的人们,才有资格告诉我们什么是黑暗和孤独,以及这种黑暗和孤独可能带来的绝望。人类的恐惧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因为这样的恐惧,无论争取自由的声音多么正义和响亮,都不可能象歌舞厅的歌手那样,得到众人的跟随和欢呼。这使得民主自由人权的道路变得十分艰难。因此,踏上这条道路的人们,实际上是孤独的循道者。他们在被独裁者镇压的同时,还要承受被世人漠然、忽视、误解、甚至忘记的可能。循道者的悲壮,就在于他们在这种时刻始终如一的持守,以及对牺牲的沉默。
这批孤独的循道者里,有两个卓越的中国人,一个是胡石根,一个是刘贤斌。今年魏京生基金会决定把首届中国民主斗士奖颁发给胡石根先生和刘贤斌先生,以表彰他们多年的坚持不懈的为中国民主自由人权运动所做的杰出贡献。
生于1954年,胡石根是近年来中国民主人权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和王国齐、刘京生等人一起,成为共产党执政以来建立第一个反对党(中国自由民主党)的发起人。他坚定地认为,几亿人口的中国,需要反对党的声音,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呼吁人权和自由。他积极参加“中国进步同盟”、“中国自由工会筹备委员会”的筹建组织活动。由于他的先驱者、领导者身份,他成为同期被捕人中判刑最重的一个,被判刑20年。他目前已经服刑12年,在监狱里一直受到严厉管制。
胡石根为了他所坚持的信念,几乎付出了所有:妻子离开了他,一些亲人和朋友们疏远了他。12年中,很少有人前来探监。在监狱多年,他只和女儿见过一面。多年的折磨使得他患有肝病、心脏病、胃病、耳炎、严重的神经衰弱。现在,牢狱铁栏里面的胡石根,刚刚五十岁,却已鬓发全白、步履蹒跚,视力衰退到看不清台阶的地步。他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双腿骨折,腰椎突出,如果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变成残废。
胡石根生长在穷困的江西地区。他年幼时期对百姓困苦的亲身体验,以及后来几十年孜孜不倦渴求知识、坚持独立思考的经历,使他融合了中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成分:坚韧、理性、谦和、正义。和他接触过的人,对他的学问和人品都十分钦佩。
胡石根的人格力量,在狱中一如既往。他承受了多年苦难,却一直保持着悲悯之心。当受到亲近人的误解和伤害的时候,外人为之悲愤落泪,他却向伤害传达了宽容;他经历了漫长孤寒,人们担心他不能活到出狱的一天,他却对生命保持执着的热爱,坚持在狱中学习,不仅设法学习计算机技术,而且一直研究“汉字编码”,1999年完成了这项发明。这种人格力量,使他在黑暗、绝望中坚强地挺立着。胡石根,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长在石头里的金子和钻石。
另一个杰出人物是刘贤斌。生于1968年,刘贤斌1991年第一次被捕的时候,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他聪明英俊、前程似锦。因为参加“六四”民运,他坐牢两年六个月。出狱以后他积极参加组建中国民主党的活动,并且一直进行社会问题调查研究,撰写有关人权民主的理论文章,参加推动民主呼吁书的签名运动,终于在1999年再次被捕,被判处13年徒刑。关押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四川监狱的刘贤斌,目前几乎得不到任何关注,他长期患有肺结核,数年来从未得到医治。
和胡石根一样,刘贤斌几乎放弃了人生的一切。被捕前他离别新婚家庭和未满月的孩子,每日在外奔波。在承担生命危险的时候,他时时遭受着贫困、疾病的折磨。现在身陷牢狱,失去健康和自由。刘贤斌的突出特点是,他总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第一次出狱时,正值“六四”镇压后的低潮,有人沉默,有人出逃,刘贤斌勇敢地站起来;后来当《人权观察》被查禁、风声鹤唳之时,他毅然在家接办杂志。在1998年底民主党数人被拘留的残酷现实到来时,刘贤斌反而更加活跃,不顾自身安危,鼓励同志们。刘贤斌从来没有想过当英雄,一切都是出自他对自由民主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纯净朴素、坚韧不拔的品行。
胡石根和刘贤斌,两个人的共同之处是他们的勇敢无畏。这让我们想起了一生为缅甸民主自由奋斗、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翁山苏姬女士。当政府军刀枪上膛,对着翁山苏姬吼叫:“你只要向前走一步我们就开枪”的时候,翁山苏姬面对众多枪口,一步步地向前走去,毫不退缩。今天,我们仿佛也看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魏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