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出租车车价有关的是三方:出租车公司、司机、乘客。据说权威部门目前呼声最高的方案是:起步价不变,但公里数由原来的3公里降为2.5公里。明眼人一眼就看出,那是将涨价的成本全部由乘客一方承担。难怪这一方案刚一透露,立即引起乘客与舆论的同声谴责。上海的出租车价位已是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上海并且还是“等候费”(即乘客须支付出租车因红灯、堵塞而等候的费用)、“超公里费”(即乘车超过10公里后每公里费用增加50%)、“夜间费”(即晚11时后起步价由每3公里10元增加到每3公里13元)等“特别收费办法”的全国首创者。这些做法可说是这个号称“国际大都市”不“与国际接轨”,独自创造的“世界纪录”。
然而,出面为此等不合理方案辩护的,不仅有得便宜的出租车公司一方,竟然还有政府有关部门,也即所谓“权威部门”。据《文汇报》载,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办公室某官员称:转嫁乘客“有必要”,“油价上涨后机票也随之上浮,但似乎没有多少人有意见。而事关出租汽车,为何不能由乘客消化呢?”
这位官员似乎忘了,目前出租行业采取的是司机承包制。无论经营盈亏,司机每月都得按时按量向公司上缴定额。可以说,出租车公司是“宝大祥”,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这与航空业的经营模式完全不同。何况,近年来车辆购置成本在不断下降,原先购置一辆桑塔纳2000最高价为17.8万元,现在购置新型的3000也只需13.98万。而定于1980年代的上缴费用不降反而仍在小步上升。出租车公司这一不合理的暴利经营模式早就引起了司机和乘客的强烈不满,却从未见这一权威部门出来干预、调节。上述各种“特别收费方式”也是在政府部门主持下从公司利益而绝不是从司机、更不会是从乘客利益出发设计的。
这不由让人想起前年年末,北京也曾刮过一阵出租车运价风波。那是被誉为当年度“中国传媒风云人物”、《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王克勤无情地揭露了该市出租行业的“黑色发家手段”:一是巧取于司机;二是豪夺于国家;三是劫掠于公众。出租车成了出租车公司“合法”疯狂敛财的工具。王克勤曾作了个调查,当时北京出租车行业的毛利在52.08%到68.75%之间,这一暴利已到了天下奇闻的地步。他曾提出,起步价降到5元钱,每公里是1块钱或者8毛钱,出租车司机和公司仍还有赚。
然而遗憾的是,风波之后出租车行业仍是一片污泥,未见有丝毫清污的迹象。若要猜猜这一谜底,少不了让人联想到
- 关键字搜索:
- 上海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