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渊点评:《多维》先知先觉刊发中宣部奉命文章

学渊评:从《博讯新闻网》是取得这篇文章。再察看,本来是来自《多维新闻网》的;再细读,原来是中宣部的奉命文章。我以为大家读读中宣部的文章,从而获知“平均每户增收七十四元”国情,熟悉“消除过热,垫高过冷”这样的高层术语,乃至掌握“民间民主活动……目前开展的可能性很小”的指示,也并没有什么不好。何频先生或许是个“引进”中宣部文章的先知先觉,而《博讯》登了中宣部的文章还不知不觉。

阿成:盘点胡温新政

对于胡温新政,网上有很多评论。其中绝大多数认为胡温新政除了局部性调整外,与江时代没有大的区别,整体上没有实质性内容。但笔者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了解,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随着胡温权力的稳固,胡温新政已显示出它的基本概貌。其特点就是:以宏观调控来平衡经济布局,消除过热,垫高过冷,实现均衡发展;以和谐社会来加强共识,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以党内民主为突破口,开放基层党内选举,逐步向上递进。

宏观调控目前的发展,总体上按照胡温的思路在走,并且已经在经济领域内尤其是农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胡温采用粮补等手段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通过控制化肥等农资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中央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保证了农民种粮受益;降低了农业税税率,减轻了农民负担;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则给了农民更多实惠。据报道,截至目前,全国已向种粮农民发放直接补贴112亿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96%,近6亿的种粮农民直接享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实惠。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通过粮食直补,已补贴农户13892万户,平均每户增收74元。(对国情的了解,水平接近或超过了中国正义党,学渊评)

这是近年来少有的现象。如果我们不抱成见地去看待这个现象,那么基本可以得出胡温想使农民受益的决策倾向。同样,抑制过热的钢铁建设,加强能源建设的调控力度,也显示出胡温想在调整经济发局,合理经济发展的意图。而且,随着胡温权力的稳固,宏观调控政策有可能在抑制地方保护主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大家都不要“抱成见”,动不动说人家是“敌对势力”,就很不好,学渊评)

振兴东北将成为胡温新政的另一个亮点。如果说邓时代是以广东东南沿海为突破口进行改革,江时代是以复兴从上海到大连的东部沿海为标志,那么振兴东北将是胡温确定新政体系成功与否的关键。胡温对于东北最近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调整,包括对用于技术改造的投资进行前所未有的优惠等,充分说明胡温对于东北振兴的良苦用心。由于东北是中国的工业基地,底子厚,一旦振兴计划成功,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自然不在话下。而且,东北的振兴,将使重工制造业在中国经济的比重加大,将极大地丰富和改善现在以轻工业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使中国的经济结构更为均衡。(我们乐观其成,但如何解决四川的乱局,还望中宣部赐教,学渊评)

建设和谐社会,是胡温提出的一个新理念。这个理念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现实。胡温显然想在弥合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做出努力。但由于胡温提出和谐社会这一党的任务的决议比较新,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措施或政策出台。但我们可以从潘岳最近引起关注的文章《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中看出一些端倪。潘岳的这篇文章,表面上虽然是从环境保护角度谈社会公平,但实际上,与他以前的文章一脉相承,充满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质疑。这种质疑不能单纯地看做来自一个理论家的个人观察。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进入新世纪后关于现实与未来、中国与世界各种观察争论的一个结果。这种结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现行的现代化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种思潮不仅具有中国背景,同时也具有世界背景,70年代迄今的后现代主义运动,最重要的一个成果就是使环境意识成为一种全球共识。不仅显著地影响了西方尤其是西欧的政治发展,同时,由于其反西方中心,反资本主义掠夺性工业化发展的本质,与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的追求具有天然的一致性,所以这种思潮很容易与共产党的理想相契合。潘只不过是作为一个理论家,前瞻性地看见了这一点而已。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思想在知识阶层容易引起共鸣的重要原因。(还是要否定“西方道路”,莫非是冼岩先生之新笔墨,学渊评)

潘岳在他的文章中,对和谐社会提出了很多具体性建议,包括建立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补偿的机制,包括以绿色GDP取代现有GDP,等等,其核心追求都是试图对共产党中央的宏观调控与和谐社会进行具体的丰富。而且他的观点在人民日报等大报发表,无疑是中共中央下一步政策调整的探气球。可以想见,如果其中的一部分方案成熟,一定会在现实中推行。(“绿色政治”或许更和谐,学渊评)

从这一点上看,胡温新政并非没有实质性内容,而是正处于调整和实施的前期。(“龟兔赛跑”之别言,学渊评)

以党内民主为突破点进行政治改革,与其说是胡温在政改道路上的积极一步,不如说是不得不为的选择。现在这一改革正在小范围内进行,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联系中国历史,如果这一改革在小范围内成功,其被进一步推广的可能性很大。(忘了“依宪治国”的豪言,学渊评)

至于民间民主活动,估计目前开展的可能性很小,最多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潘岳所说的,在环境领域内提倡公众参与。而且已有一些相关的措施出台,比如召开环境听证会等等。但只限于环境领域开展此类活动,也反过来说明执政党对于公众民主呼声的基本态度还是比较消极的。胡温也很难在这一点上有什么太大的突破。(胡温没有作为之实言,学渊评)

总之,胡温新政还是有其实质性内容的,但比较中国社会本身的需求而言,这些新政内容的确还不能满足中国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对于江时代,胡温一方面在经济调整上会表现的比较积极,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会比较努力,但在政治改革方面,可能反而比江时代更谨慎。(举毛泽东的旗子,纠邓小平江泽民的偏,学渊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朱学渊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