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北京地坛建国首次大修 耗资404万元工程开工

 2004-10-30 07:1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京华时报消息: 昨天,耗资404万元的地坛文物修缮工程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地坛进行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次修缮工程。作为地坛的核心部位,方泽坛的换“装”成为重点,力图恢复到475年前的原貌。

  修缮1:方泽坛“变脸”

  地面恢复“二城样大方砖”

  坛墙墙面刷“红浆”

  黄琉璃瓦上钉子戴“钉帽”

  方泽坛的地面在1980年的修缮工程和平时修补中,大部分已被更换为水泥地面。

  据施工项目副经理刘凯介绍,此次要将方泽坛的水泥地面全部铲除,在原有二城样大方砖做成的“垫层”上再铺一层。这种砖是比以前北京城墙砖小一号的灰色青砖,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也将按照传统工艺以白灰、青灰填充。对于铲除水泥后发现没有“垫层”的地方,还要重新铺设方砖。目前的工作是为方泽坛的修复准备近 20万块砖。

  方泽坛的里外两层坛墙要进行细节修补。全面去除现有的红色墙面,涂抹古建传统材料“麻刀灰”(白灰+红土),再刷上纯红土制作的“红浆”。

  在传统的皇家建筑上,黄琉璃瓦瓦面和底面都由钉子来固定,为了美观和防止钉子生锈,还要在钉子上戴上黄色“钉帽”。现在方泽坛坛墙的黄琉璃瓦上只见钉子不见“钉帽”,本次修缮要全面为坛墙上的琉璃瓦配上上千个“钉帽”。修缮2:皇祗室挑“顶”揭“地”

  屋面挑顶更换破损“望板”

  妥善保护内檐彩画

  地面补换10块“金砖”

  皇祗(音同齐)室在方泽坛的正南,是五开间的歇山式大殿,是地坛的主建筑之一。“皇帝祗神”等牌位平时都供奉在这里,只有祭祀时才移至方泽坛,因此为皇家的地神庙。

  皇祗室的屋面自建成至今从未做过任何修缮。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其屋面的椽子和“望板”(在椽子上铺就的木板)已开始破损,进而漏雨。此次要对皇祗室屋面进行“挑顶”,然后检查有无“望板”破损,以更换新的松木“望板”。

  由于皇祗室内檐彩画为乾隆年间原物,为最高等级的和玺彩画,全部以凤为题材,在现存古建筑中尤为难得。因此,在更换“望板”时,施工人员将会根据实际情况用彩条布做妥善保护,确保彩画不受任何损坏。

  另外,皇祗室内由于部分地面受损严重,本次工程还要更换室内的破损地面,补上10块两尺见方的“金砖”。

  修缮3:8大殿查补屋面

  此次修缮中,斋宫、宰牲亭和神库均要揭瓦,进行屋面(房顶)的查漏补缺,达到加固和防风雨的目的。由于斋宫为三大殿,宰牲亭为两重殿,神库为一正两配殿,因此,此次屋面查补工程有8个大殿。

  由于常年的风雨侵蚀,8个大殿的彩画色泽已大为暗淡,本次修缮就是要先上两层“色釉”,再上一层“光釉”,使彩画恢复神采。

  工期:2006年全部完工

  由于冬季气温低,不适合一些施工项目的进行,本市古建文物的修缮在每年的11月15日之后都要停止。因此,方泽坛和皇祗室的修缮要等明年开春才正式开始。

  市文物局已将地坛大修列入“人文奥运”计划项目。全部工程预计2006年完工,修缮总面积1.98万平方米。其中,方泽坛修缮工程预计明年6月完工。

  地坛概况:位于东城区安定门外的地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帝祗神”的场所,也是我国规模最大、保持原格局最完整的祭地之坛,总面积640亩,其中古建筑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1980年政府曾拨款修缮西门牌楼等,但由于常年遭风雨侵蚀,坛墙、古建筑均有很大程度损坏。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