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毕业出国该花多少钱
如今,正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的高峰时期。与同学们四处奔波、想方设法推销自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是应届毕业生的清华大学学生小娟却没有参加一场人才交流会,而是悠闲地一边在湖畔漫步,一边盘算着怎样才能在美国的大学教室里申请到一张属于自己的课桌。今年即将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系的小娟计划毕业后直接申请去美国留学。她计算大学四年的开销,差不多要6万元。在谈到为了准备出国而耗费的金钱数额,她列出了以下几项:上新东方考G班900元,材料费200元,报名费1000多元,考托福连带材料费1100元,开具成绩单1000元,加上申请8所美国大学、1所荷兰大学的申请费、个人履历表、个人介绍以及联系导师写推荐信的打印、复印费,起码要花6000多元。
小娟说“每个学校的申请费用都不一样,美国一般都是60美元左右。如果你打算申请20、30所学校,前期仅这项就要准备一万多元。如果得到了奖学金的offer,后面还要签证、办护照、存档案,这些至少也是2000多元。”
小娟说,实际上最终去美国一流学校的“牛”人很少,大部分中国学生会考虑申请美国二流的大学,因为奖学金容易拿到。而且这些地方大都在美国偏农村的地方,真正的留学生活开销也不会大--况且去读书且有奖学金的人多会被导师“狠用”,几乎没有太多时间去消费。
小娟大二下学期就考了GRE,还考了一个很合适的成绩2190分--那时还是机考,2400分满分,一般2000多分就够申请了。“不能太高,因为美国的学校总是怀疑我们成绩的真实性。”然后考了托福,成绩也不错。她原来认为如果去美国读书,一定要选择最好的学校,这样将来回国发展才能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但是,经过将近一年的申请,她的想法变了。小娟决定改变出国路线,尝试一下香港和新加坡。她打算在这两个地区先读一两年后再向美国冲刺。她的经验是不要匆忙做出国留学决策。不仅仅是小娟,很多即将毕业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把出国放在首位。
如今在英国读语言学校的谭风为了出国前前后后折腾了两年。谭风是2002年的毕业生,学的是体育管理。最开始铁定了心思做公务员。名也报了考试也考过了,但临毕业时,突然发现真的让自己坐一辈子办公室还是不甘心。于是开始上雅思班,计划到英国学习体育经济。
谭风出国前在国内学习了一年,差不多花了一万;申请费、手续费学费两万元左右;通讯费,三千元左右。到了英国后主要的开销是学费和生活费,学费上下幅度一般不会太大,研究生基本是每年7500英镑左右,折合人民币12万元左右;至于生活费就因人而异了,谭风的标准是每月住宿加生活费在550英镑左右,也就是将近8000人民币。他表示自己的花销只是中等水平。
学习了四年日语的小婕是一个从小喜好日本动漫的北京女孩。她铁了心要去日本,办的是自费出国,她的感觉是出国繁琐,而且能不能申请到最好的学校,几乎是毫无把握。
小婕通过日本朋友了解了在日本读书的花销:生活方面,如果在东京读书,需要自己租房子,租费一般是一个月6、7万日元,一年70、80万日元;大多数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的生活费在每月10万日元左右。因为日本物价比较高,一个西瓜就要1500日元,折合人民币差不多100块钱。一件普通的T恤衫至少也要1500日元;普通日本学生一个月的书费开销是2万日元,通讯费3万日元,电脑台式的要10万日元左右,笔记本20万日元左右(如果有笔记本,这项可以省去);平时如果还需要和同学交流,一起吃饭、旅游之类的交际费也要占到一个月3万日元的样子;日本的医院治疗费比较贵,如果上保险据说是一个月近2万日元。到日本留学不算学费,一个普通大学生每年的生活费是240万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14万多。
小婕补充说,在日本,一个外国留学生通过申请只能得到一个“准研究生”身份。到日本后首先要旁听半年或者一年的课程,之后参加正式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才能成为正式的研究生。如果熬过了第一年,成绩优秀的话将有机会申请到日本的国家奖学金,每个月至少会得到1万元人民币的支持,而且学费全免。如果有人选择的是申请地方奖学金,那家里的压力就大多了。
目前出国形势并不太乐观,小婕的很多同学都选择被推荐上研究生(简称“推研”)或者找工作两条路。但小婕很坚决地放弃了“推研”的机会。她觉得这样做是为了先断掉自己的退路。目前小婕的首要任务是把日语国际水平一级考试考好。日本是每年4月份入学,她提醒其他想走日本路线的同学,如果打算节省半年时间就必须尽早下手。去日本对文科生来说可以选择的专业是非常可怜的,只有法律和经济。
为什么一定要出国?水木清华BBS上有一个“你出国的动机是什么?”的调查,投票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是希望尝试新生活、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者希望学术上的长进,但有相当比例的人出国是“随大流”或者是因为“这是家人的期望”,还有的是因为“别人出去了,所以我也要出去”。
据了解,许多学生认为申请出国的过程已经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影响。他们坚持出国都抱着这样一种目的,就是将来一定能赚回来,能获得一个好的回报--学到国外好的东西,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然后过上好日子。他们中也有不少是处在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下“为了出国而出国”,而没有在出国前把自己出国的“得”与“失”进行仔细的量化和比较。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