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齐齐哈尔酒店发现恐怖炸弹

 2003-09-05 18:0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从9月1日发现第一个爆炸装置开始,截至9月4日,公安人员在齐齐哈尔萨拉伯尔大酒店发现的爆炸物数量已增至十枚,其中一枚爆炸物在引爆过程中发生意外。执行排险任务的民警被炸伤,已送至当地一家医院抢救。放置爆炸物的嫌疑人和为什么选中萨拉伯尔大酒店至今仍然是谜。

据生活报报说,在萨拉伯尔大酒店现场,1日发现的两个爆炸装置被成功排除,第二天8时许发现的一枚“炸弹”也是有惊无险。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排险工作已经结束。9月2日午夜,萨拉伯尔大酒店响起一声巨响,排爆现场顿时浓烟滚滚,正在排险的民警于尚清倒在血泊中。附近的同伴听到响声立刻冲进浓烟中将于尚清抱起,送进了医院。

据介绍,2日上午直到午夜又先后发现七个爆炸装置。经过一上午的休息,于尚清再次投入现场执行排爆任务,在排除最后一个爆炸装置时发生了事故。

4日,于尚清正在进行输液治疗,右手和双脚打着绷带,脸部青肿有烧伤。看得出,他右手的伤情较重,身体其它部位的伤情由于有被单遮盖尚不清楚。对于爆炸的发生于尚清也感到意外,据其回忆爆炸发生的准确时间应为3日零时35分左右,他反复说没想到犯罪分子“埋了这么多雷”。

据介绍,在萨拉伯尔现场发现的爆炸装置制作手法相当老道,十枚“炸弹”有真有假,除少部分用闹钟作定时器外,其它采用传呼机定时,犯罪分子可通过电话遥控随时起爆。“炸弹”的威力目前尚无法判断。

据了解,犯罪分子矛头所指的萨拉伯尔大酒店现已停业四天。这家餐馆去年年末开业,是一家有三层大厅、营业面积千余平方米的高档餐馆。犯罪分子为什么对这家餐馆进行报复,原因尚未查明,公安部门的态度是案件侦破未结束之前不对外发布任何消息。据说,省公安厅反恐工作处的工作人员已进驻齐齐哈尔。

东北网报导说,于尚清在齐齐哈尔建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负责剧毒、危险品管理。他表示,萨拉伯尔的恐怖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幸亏犯罪分子未能轻易地获得雷管和硝铵(TNT)炸药;如果犯罪分子真的用雷管做爆炸装置,那么以现有的排爆装备,我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

9月1日,萨拉伯尔大酒店发现“炸弹”时,于尚清正在休班。10时50分许,他接到了出警的指令。当时,现场由于缺少懂行的专业人员,怕引起连环爆炸,警员们一直都不敢轻举妄动。一个小时过去了,排爆毫无进展。

“我也称不上专家,但我一直负责爆炸物品管理,案发地又在建华分局的辖区内,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也不容多想。”于尚清说。赶到现场,他发现这枚“炸弹”被绑在不锈钢水池与墙壁之间的煤气管道上,犯罪分子的想法是通过“炸弹”引爆煤气管道,造成连环爆炸。墙与水池之间的缝隙非常小,手伸不进去,消防人员和公安人员想了许多办法接近“炸弹”均告失败。于尚清伸手试了试,够不到,搬动水池,水池已经被固定在自来水管上。这时,齐齐哈尔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吴文海拦住了他,“还有多长时间?”“20分钟。”吴队长调上高压水枪做最后的努力,试图把“炸弹”冲掉。

时间过得飞快,11时零9分、11时10分……定时表的红色指针指向11时15分。于尚清窜上了三楼,再不拆除就没有时间了。老于和几名消防兵一起锯断了自来水管,挪开水池,爆炸装置露出来,它由闹钟、两管炸药和一瓶汽油组成,老于一把捏住了表锤果断拽下引线。定时装置拆除了,但危险并没有过去。

“铃、铃……”关键时刻,老于随身携带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这个不合时宜的电话让老于惊出了一身冷汗。于尚清说:“排爆时最忌讳接传呼和手机,因为爆炸装置十分灵敏,现场的微小火花或是身体活动引起的静电都有可能引起爆炸。”此时,大家还都认为起爆装置是雷管。

剪断胶带需要工具,楼下的同志及时买来了裁纸刀和剪子送上来,于尚清小心翼翼地扶住炸弹,一名消防战士自告奋勇割断捆绑爆炸装置的胶带。事后,对于消防部队表现出来的毫不退缩的勇敢精神于尚清也表示敬佩。但消防战士毕竟年轻,不知是连续奋战体力透支,还是“滴滴答答”的钟表声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手总也使不上劲。威胁解除,技术人员对爆炸装置进行了处理。拿着这枚“炸弹”老于一阵阵后怕,“我说怎么没响,这要是雷管我有几条命也交代了。”

于尚清说,这种爆炸装置是用较为古老的方式制造的,相对来说不够灵敏。“但从手法上能看出是行家所为,他的目的就是尽量制造头绪,增加排弹的难度。”果然在接下来的较量中,身经百战的于尚清面临了真正的生死考验。

11时30分许,萨拉伯尔的第一个爆炸装置被排除,市区的戒严并没有解除,现场调来了警犬大队与公安人员一起进行细致地排查。一个小时之后,第二个爆炸装置被发现。

“第二次排险我的感觉非常不好,因为这里面也有运气,第一次成功后,第二次遇险的概率就增加一倍。”于尚清说。他打电话给妻子留了遗言,“有事找单位和组织,今后不论怎样你都要好好活着。”说完就将手机关掉。

上楼之前,建华分局局长王春才拉住于尚清的手,“这一次你不要用手拽引线,用绳子拴住危险会小一些。”王局长的话提醒了于尚清,同志们送上了刚刚从附近的医药商厦买来的绷带。同时,领导坚持让他穿上防弹衣。

第二枚“炸弹”被贴在3楼半的消防栓隔断上。一切进行得似乎都很顺利,绳子拴在起爆装置的引线上,拉动绳子,引线与起爆装置分离,于尚清怀着兴奋的心情将爆炸物取下,但最惊险的时刻恰在此时出现。“我捧着‘炸弹’仔细观察发现还有一个引爆装置,大脑顿时一片空白。”与他一起取“炸弹”的还有建华分局治安支队副大队长张朝辉。“快上去,有多远跑多远。”于尚清大喊。但出于战友情谊,张朝辉没动地方。于尚清只好自己捧着“炸弹”快速跑到二楼没人的地方,“当时容不得我多想,经过剧烈的搬动,炸弹极有可能被引爆,拔下引线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好在事后证明,这是一枚假炸弹。他摘掉了白色的引线,接下来就是站在那里等待灾难的发生,但爆炸装置没有响,于尚清瘫坐在沙发上。

局长9月2日早上打来电话,十分严肃:“老于,你还能不能上,又发现一颗!”于尚清笑得很开心:“局长,您又在说笑话。”于尚清知道,排除“炸弹”后建华分局上上下下群情振奋,局领导经常在这个时候开一些善意的玩笑。但马上他就得到局领导的再次确认。

原来,这一个夜晚对齐齐哈尔的多数民警来说都是个不眠之夜。公安机关一方面开展破案工作,一方面对萨拉伯尔大酒店三个大厅近千平方米的营业场所所有死角进行排查。9月2日8时30分许,勘查人员又在一楼半的垃圾筒里发现了第三枚“炸弹”。于尚清说,这名案犯简直就是在搞恶作剧。1日晚,劫后余生的于尚清以为危险过去,下班后将这一天执行的任务原原本本和老伴交代了一遍,老伴和他抱头痛哭。没想到第二天又将面临生死的考验。

据说,于尚清从部队以副团级的军衔转业四年,在部队先后从事机械、爆破、工兵等专业。现已退休的建华分局治安科科长田凤和介绍,于尚清曾在对越反击战中排过雷,参加过1996年珠海高蓝港“亚洲第一爆行动”,转业后,经他手排除的日伪遗弃炮弹就达到上千颗。于尚清说,害怕老伴再受刺激,所以2日上午执行的任务不会再轻易告诉她了。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