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私企成败看温州

温州鞋匠王振滔能说出一大串同他接触的公司:美国花旗银行试图对他推销银行服务;摩根斯坦利要帮助他的公司到海外上市;意大利、西班牙、日本和俄罗斯的鞋公司同他签订出口合同。

 
十五年前,王振滔同三个朋友以三万元人民币开始了自己的制鞋公司。当时政府官员正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烧毁温州出的假冒名牌鞋。他说那时候很难认识银行家,而现在很多银行家主动上门提供贷款。

王振滔是温州数千名私人企业家之一。位于上海南部40分钟飞行距离的温州生产中国百分之二十的鞋,百分之八十的眼镜,百分之六十的剃须刀,百分之六十五的门锁和钥匙,百分之六十五的变压器。温州百分之九十五的工业品都是私人公司生产。随着中国经济告别单一的公有制,土气灰暗但充满活力的温州为中国经济走向提供线索。 温州同中国经济发展的橱窗上海不同,上海是资金雄厚国有企业外国投资者在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去年,温州官员估计自1979年开放以来进入该市的外资为六亿美元,不到通用汽车公司投资上海一家工厂的一半。

中央政府对这个750万人口的城市也很少关注,温州从来没有发达的大型国有企业。但温州人有的是企业家热忱--混乱的牛仔精力推动温州达到像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那样给人深刻印象的水平。

现在温州处于过渡时期,给予中国经济现代化未来成败的线索。乐观主义者说,中国私有经济的发展将培养稳健的商业惯例、责任并认识到公司应当为投资提供合理的回报。悲观主义者说,很多被看作成功的企业都卷入腐败丑闻。最近的例子包括欧亚农业集团董事长、上个月受审判的杨斌,五月被拘留、正在受调查的上海地产商周正毅。温州市一名机器公司主管由于逃税1490万美元今年五月被判处死刑。

那种繁荣-失败紧张感每天都在温州出现。许多私营企业都是以家庭作坊开始,现在面临大公司问题:管理扩张、进入国际市场、财务问题复杂、上市集资和保护自己的牌子。这些公司能否提供更大透明度、能否管理增长问题将决定温州能否继续发展。

以王振滔的奥康公司为例。奥康是温州最大的制鞋公司,去年税前利润6900万元,收入10.7亿元。王振滔为了树立名牌,给人们看烧毁仿造奥康鞋的照片。

但管理公司越来越难,因为王振滔每月至少一个星期时间要在上海同合作伙伴见面,而奥康又在重庆建立一个生产基地。他说,“我不去重庆。重庆的业务都是雇员管理。”

同奥康一样,温州许多增长型公司都遇到新挑战。奥康的竞争对手、1995年成立的红蜻蜓公司去年收入9.3亿元,税前利润超过7000万元。这家公司公司不是依靠银行贷款增长。但最近几个月,这家公司老板千金波(音译)计划投资上海地产和一家教育企业,和小城市超级市场网络。他因此开始从银行借款。

千承认到新领域扩张过快有风险。但真正的挑战是这些公司是否具有管理力量保障在新领域的成功。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