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肺炎”暂无药可医

据星岛日报报道,感染非典型肺炎的医护人员继续增加,当局坦承数字仍会上升,但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尚未找出病源,当局对于治疗病者显得束手无策。主诊医生承认不能担保现时使用的药物有用,只能使用特效药暂时控制病情。医管局则即时向供应商“加单”,增购各种可能对非典型肺炎有效的药物。

当局昨日再证实有五名医护人员感染非典型肺炎,令患者增至廿九人,其中两人病情严重,其余情况稳定。

为集中处理,新界东联网医院包括北区医院和那打素医院,一旦发现有人感染非典型肺炎,便会被转送威院三间隔离病房治理。

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表示,非典型肺炎潜伏期由二至七天不等,故预计未来数天证实感染肺炎的医护人员数目仍会上升。卫生署暂时未收到学校呈报学生感染非典型肺炎的个案。

经卫生署初步化验后,找不到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亦排除是H5N1禽流感,但由于仍未能确定病源,令治疗遇到困难。

负责诊治受感染医护人员的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系主任沈祖尧承认,由于还未找出致病源,不能担保目前处方的药物,可有效对付非典型肺炎,目前唯有使用三种药物一同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Ribavirin,但因该类药品本港一直较为少用,因此存货量不多。

沈祖尧医生又指出,无论市民服用何种抗生素,都不能确保不受感染,胡乱使用更可能造成副作用,同时他建议市民如无必要,应减少到威尔斯医院探病。

医管局发言人表示,公立医院病人一向对Ribavirin需求量不高,但由于该药可能有效控制非典型肺炎病征,医管局已通知供应商提高存药量,并已获得卫生署协助放宽程序,让医生可更快速处方给有需要病人,局方亦已联络其他供应商,相信供应没有问题。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则解释,抗生素虽然不能治疗非典型肺炎,但不代表没有治疗方法:“特效药加上治疗过滤性病毒的药物,部分人接受治疗后效果满意。”

他又表示,会继续研究今次侵袭医护人员的是否一种新病毒,又或是现有的病毒发生变种,亦有可能是普通病毒而出现的模式有改变,最可能是过滤性病毒。

港大微生物学系助理教授黄世贤指出,除流感等少数病毒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疗外,大部分病毒感染均无药可治,只可作支持性治疗,最终仍要靠病人用自身的抵抗力打败病毒。不过,他指支持性药物一般都可控制或减轻病情。

黄医生认为,依目前情况当局未能找出确实病源,使用抗生素和流感药,尽量对付可消灭的病毒,做法是正确的,今后惟有希望尽快找出源头对症下药。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