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照被拒延期中国学者兴讼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持有合法有效的中国护照的中国宪法学者陈小平最近向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大提出宪法诉讼,请求全国人大以适当方式要求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准许他的中国护照延期申请。

BBC中文网记者魏城通过电话采访了陈小平本人,证实了这一前所未有的宪法诉讼。

陈小平介绍说,他在1997年持有效中国护照来到美国,五年之后,护照到期,他按照有关要求,在到期前前往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申请护照延期。但后来该领事馆以电话留言的方式通知他,他的申请被拒。

六四事件之后,中国政府对一些流亡在海外的持不同政见人士和民运人士采取了拒绝入境的政策,据说还有一个多少人、多少人的拒绝入境"黑名单",被拒者的回应方式通常都是通过传媒抗议、在公众场合要求"回家权"、或像杨建利那样冒险闯关从而入狱,似乎没有人考虑过利用中国自己的法律、尤其是中国自己的宪法起诉拒绝他们入境的中国政府部门,原因大概是觉着那样做没用、徒劳,或根本不承认中国法律的效力。

但陈小平不这么认为,他接受BBC中文网电话采访时说,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以拒绝中国公民护照延期的方式变相剥夺中国公民的公民资格和国籍的做法不仅违反了国际人权法,而且也违反了中国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曾经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宪法教研室副主任的陈小平引经据典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第九条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第十四条规定:中国国籍的丧失,必须办理申请手续。根据上述国籍法的规定,除非中国公民加入外国国籍或者申请放弃中国国籍,中国任何机构无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剥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国籍。

陈小平在电话中说:"我们不仅要据理力争,也要据法力争。中国自己的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权纠正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尽管据我所知,全国人大从未审理过这类的宪法诉讼案件,但是,一部宪法在那里,总要有人去推动才行。"

有关专家认为,陈小平提出的宪法诉讼是中国境外公民第一次为维护权益走法律程序控告国家驻外机构及法人代表,这也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上第一起中国公民依照宪法程序控告国家机关。此案对于中国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宪法的地位以及公民权利的保护都可能产生特殊影响。

BBC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