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养生之道:善心养生

 2002-07-20 22:5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夫养性者,所以习以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养性是养生的根本,养性就是使“性善”。老百姓的通俗说法是“心善”、“善心”。说白了就是心眼好,心术正。心地善良,摆正良心,就不会去做坏事,凡事光明磊落,心安理得,无内疚,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一个人是否能达到“心善”的境界,主要在于是否能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也可以说,心善的养生之道,主要讲的是道德修养的养生之道。所谓“养性”者,核心问题也是道德修养的问题。古代学者提出“仁者寿”的养生理论,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即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必然会获得高寿。明朝医家王文禄在《医生》中则明确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认为养德和养生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是兼而得之的。

人的道德伦理意识对心理状况有极重要的影响作用。做了利人利物的善事,会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无限愉快之感,从而对自己机体各部官能活动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使其正常发展。古人云“厚德载福”,就是说多做好事本身就是幸福。这其中的道理一是说人做了好事会感到心理上的一种愉悦;二是说由精神上的愉悦而带来摄生长寿的幸福之果。

应当指出的是,古今养生之道中所论及的道德观念,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就是做人的规矩。这个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社会交往中经常使用,是用来评价他人和自身言行对错的标准和尺度。人们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道德作为一定的行为评价尺度,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如“廉洁奉公”、“童叟无欺”、“诲人不倦”、“救死扶伤”、“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人穷志不短”等等,这些道德品质都是传统的道德观念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是人类应当共同遵守的信念。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