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里生产“纯净水” 摇身一变成了“娃哈哈”

臭烘烘的卫生间成了“生产车间”,自来水摇身一变成了“娃哈哈”纯净水,干活的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
  
“生产车间” 设在厕所

15日下午3时30分,大河报记者随工商人员悄悄来到十八里铺乡南十里河村一幢普通三层民宅,经过仔细检查,发现院内左侧厕所的门虽然紧锁,但里边有响动。“谁在里边,快出来!”过了一会儿,旁边一扇门里闪出一个身高1.40米左右的男孩。

厕所里昏暗闷热,浊气熏人,地上满是污水,靠门堆着成排的包装瓶,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大概有300个左右,一个约80厘米高、像火箭炮模样的圆桶型家伙放在马桶的坐垫上。工商人员说,这可能是用来过滤的。马桶下边有一台电动机,“纯净水”就地取材地用自来水。厕所内有三个脸盆,两个脸盆盛满“娃哈哈”标签,一个脸盆盛满瓶盖,而隔壁的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就当做仓库,记者在里边看到40余箱成品。记者抽出一瓶,生产日期、“娃哈哈”标志一应俱全,足可以假乱真。

只见童工 不见老板

“俺啥也不知道,俺是来玩的。”躲在厕所里的小男孩明显说的是假话。经记者耐心询问,他才渐渐说了些情况。小男孩自称来自新蔡县,今年13岁,但拒不透露自己的姓名。后来经不住询问,他说自己只是打工的,老板是谁、现在在哪里等问题,都回答说“不知道”。

记者慢慢套问,他才说自己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在这儿专管往瓶上套商标,老板一干活儿就让他出去玩。晚上就睡在厕所隔壁的光地上,“没有电扇,晚上老热,蚊子还老多。一天吃两顿--老板买的5角钱一包的方便面。”他说有时自己跑远了老板就打他。正说着,执法人员又在旁边的屋子发现了一个专门负责洗标签的小女孩,也来自新蔡,14岁。据两人说,这里一天能生产20多件“纯水”。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