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超越时空的界限,在亲眼目睹丞相夫人秀美面容的同时,也对丞相夫人面容复原的全过程产生了好奇,这运用了什么技术,真实性到底如何?
复原古尸面容缘自突发奇想
今年1月11日,中国刑警学院法医系教授赵成文在江西博物馆参观一明代王墓出土文物展后突发奇想:要为朱元璋之孙--明靖王朱奠培第四夫人吴氏进行相貌复原。10多天后,500多年前的王妃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此举立即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此时,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汉墓陈列正在筹备整体搬迁。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说,筹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充分运用高科技来装备新建陈列馆,对马王堆出土的文物进行更好的宣传与保护。
3月初,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通过媒体得知赵教授的事迹,心头一动,立刻与赵教授取得联系,提出对2000多年前的西汉女尸进行相貌复原,赵成文欣然应允。
3月底,赵成文专程飞抵长沙,两天内收集了复原所需的基础材料。4月5日,湖南省博物馆正式书面委托赵教授对去世近2200多年的辛追进行相貌复原。
“秘密武器”巧夺天工
赵成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千年遗容进行复原,关键得益一个叫“警星CCK-3型人像模拟系统”的帮助。这个“秘密武器”,凝聚了赵成文教授大半辈子的心血。
赵成文是我国刑事相貌学的奠基人。他从1973年起开始从事痕迹学研究,可以迅速根据知情人的口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模拟画像。由于赵教授参与了国内多起大案的侦破,在对千年遗容复原之前,其神探的美誉早已在公安系统内部广为流传。
“警星CCK--3型人像模拟系统”实际上是赵教授实战经验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据悉,此系统通过对数万人照片进行技术处理,可以组合90亿乘以1亿个人像而不重复。
“研究表明,人的面相关键取决于颅骨的形状。也就是说,只要颅骨存在,即使被毁容,也能按照一定步骤对其原貌复原。”赵成文解释说。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面目复原方法主要有四种:口述相貌、绘画复原、雕塑、计算机还原。“这四种方法都是建立在颅骨的基础上,只是技术手段的不同,其中赵成文教授的方法最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刑警学院法医系主任、人类学家依伟力教授评价。
赵成文此次为辛追分别绘制了18岁、30岁和50岁三个年龄段的面相,其中还为50岁的辛追绘制了侧面相。复原主要依据辛追颅骨的X光片、出土时拍摄的面部照片,以及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帛画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
“在我的眼里,只要颅骨保留完整,两千多年前的女尸与日常破案中遇到的尸体基本上没有区别。”赵教授一脸平静的说,“女尸在地底埋藏了两千多年,出土30年,但颅骨并未发生太大变化。通过颅骨的X光片,我可以确定其五官的基本位置和形状大小,面部照片为复原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帛画和文献资料,让我了解了辛追晚年的生活情景。”
30岁的辛追为什么首先“复活”?
30岁的辛追首先在赵成文的手中“复活”。“根据人类学知识,人在30岁时骨头基本成型,选择这个年龄首先进行复原,能够尽可能保证颅骨传递信息的有效性。”赵成文解释说。
赵成文在对辛追颅骨的X光片分析中发现,尸体腐烂导致辛追在去世后嘴部张开,舌头吐出,下额脱位,头部变形;“根据以往规律,这种变形将导致五官变短。比如长脸型就变成圆脸,国字脸变成田字脸。”赵成文举例说。此外,X光片的拍摄角度也并非垂直正位,形成了一仰角,这都为复原带来难度。
据此情况,赵成文首先将X光片扫描入电脑,然后根据解剖学的解剖结构理论,在电脑中对脱位的下额进行复位。随后,赵成文根据美术学中的“三庭五眼”理论,在辛追的颅骨上画出眼内侧线、眼外侧线、鼻翼线、鼻底线、发际线、眉功线、口裂线、下额线、中心线。
据介绍,“三庭”确定脸的长度,“五眼”确定宽度。发际线是人的额头到头发之间的一个标志,眉弓线确定眉毛的位置,鼻底线指鼻下段的位置、下额线表示头像的最底线的位置。“根据这九条线,基本可以确定五官的位置长度、宽度、大小。”赵成文解释说。
辛追的眼睛首先被确定为杏核眼。赵成文认为眼睛也是辛追复原相中误差最小的部位。他说:“根据辛追颅骨中眼孔的形状,可以推断她是杏核眼,再结合出土时拍摄照片和当年的解剖依据,可以肯定辛追生前的眼睫毛很长。规律表明,拥有长睫毛的人,基本上是大眼睛和双眼皮。”
与眼睛相比,辛追鼻子的形状确定相对容易。从出土的照片看,辛追的鼻子保存完好,直接可以判断是小尖鼻,只是由于年代悠久,辛追的鼻子显得有点塌,鼻翼开始变宽。“这只需在技术处理上把它立起来。”赵成文说。
30岁的辛追为何是薄唇嘴、狐尾眉?赵成文解释说:“根据尸体的照片:发现辛追嘴唇较薄,根据口裂线则可以判断其形状为典型的薄唇嘴,狐尾眉的依据主要是X光上的眉弓形状、以及辛追遗体上的眉毛痕迹和已出现的眼睛形状。”
辛追的耳朵最后被确认为肥垂耳。赵成文说:“耳朵是保存最好的一个部位,虽然经历了几千年,但基本没有变形,只是压得有点弯曲。虽然有点萎缩,但其大小尺寸,可以根据绘画学中的‘上不能过眉弓线、下不能超眉底线’的经验来确定。”
误差在10%以内
“为2000多年前的古人画像,肯定有一定的误差,但根据统计资料,误差应当控制在10%以内。”赵成文说。
误差首先是因为X光片美中不足。赵成文在以往对无名尸体的复原过程中,使用的依据是颅骨,而此次只有颅骨的X光片,这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遗憾。中国刑警学院法医系主任依伟力说,虽然赵成文丰富的医学知识可以最大可能的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复原后的面相在立体感上还是略感不足。
赵成文在辛追30岁面相的基础上,制作50岁和18岁的面相时,主要依据统计学的推理,同时辅以一定程度的猜测。
据史料记载,辛追15岁结婚。因此,赵成文在其18岁时的面相上,有意识的根据30岁面相,将其眼睛画得更大,更水灵,更流畅,脸型稍微圆润,眉毛则由狐尾眉变成了柳叶眉,嘴小一点,耳基本上变化不大,还薄一点,而且脸颊透点粉红。头稍大一点。同时在胸窝留有一定的凹陷,使其看起来略显丰满。“由于没有辛追年轻时的照片,在具体的制作中只能从人类学知识进行推理。”赵成文说。
而在绘制辛追50岁面相时,则依照人类学规律,其眼角下落,额头出现皱纹,鼻子下塌,鼻翼宽,腮部加宽,脂肪增多,肌肉变得松驰。耳朵下垂,脖子加粗。由此推断,其30岁时的椭圆脸变成长方脸。
为了尽可能避免在复原中出现偏差,在辛追各个年龄阶段的面相确定后,赵成文使用了HCB-1型痕迹闪光制版重叠比对仪,对面相进行了检验。其原理是把原来的X光片制成反转胶片,扣在制成的面相上,利用这个边缘线进行重叠,纵横线进行对比,同时对9条标准线进行检测。
赵成文说:“这个最后的程序主要是对复原的面相进行检验,是一种自我约束,科学的方法。”
- 关键字搜索:
- 22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