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萧强:中国网民的特殊性与人权意识的提高

 2002-02-27 06:0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今天我想谈一下中国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发展以及普及人权之间的关系。无论在那一个国家,过去十年来全球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信息自由、言论自由和建设公民社会的这些方面,都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动力。中国由于发展经济的需要,特别是在过去的五年以来,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的建设和普遍的用户,都得到了相当高速的发展。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发展中心的报告,到今年为止,中国的网络用户已经增长到3300万。这样一个庞大的上网人口,究竟对中国社会提升,为人权意识增长带来了怎样的机会和挑战呢?这个除了要看中国政府目前对互联网的一些政治敏感的新闻仍然强烈管制以外,还要特别地看一下这些互联网用户的分布和他们所关注的兴趣,以及他们的位置所在。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中国现在的互联网用户大多数是高学历人士,其职业除了在校学生,很多是管理干部,是科教文卫的工作者,在社会上也是属于高收入的阶层,平均年龄也比较年轻,大概是在27岁左右。对于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的关心和利益的范围有一些特殊的需要。比如他们对获得新的信息要求强烈,即使是被政治原因删除的,比如:象中国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灾难,或者国际新闻,象911事件以后国际社会的一些重大反应,或者象当时台湾选举陈水扁发表讲话等等。这些在中国新闻媒体都经过强大删除的新闻,这些网民非常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得到另一面,或者是比较全面准确的消息。另外中国上网用户也相当关心他们切身所体会的一些社会的问题。不管是政治权力的腐败,或是学术权内的腐败,或是商界的腐败违法的现象,在中国新闻媒体没有充分自由,对这些现象不能充分揭露以外,互联网就起了一个相当大的作用。

不管是最近的吴征杨澜事件,还是当时重大社会灾难,象江西省小学生做花炮所发生的重大爆炸事故,都是通过互联网首先得到传播并且引起了强烈的反应,然后才在中国的大众媒体上得到了反应。互联网甚至对政治的决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在中国互联网上看到最多的也是这些网民对国家重大的政治、外交、教育政策的关心,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且也创造了一种自由讨论气氛。在这个用户的圈子里提倡了一种开放、民主、平等的辩论方式。所以在这些问题上言论自由也好、表达自由也好,都变得相当关键。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网民在社会里面并不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而且都支持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接轨,教育程度相当高,接受新事物相当快,表达自己的意见欲念很强烈,又有很多人有相当强烈的民族主义的思想。因此,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并不是对中国存在的很多弱势群体的问题格外地关心。比如说象中国大量存在的工人下岗,经济改革中对一些弱势群体社会经济权力的侵犯,又比如象中国仍然存在的政治犯,六四的受害者群体这样的问题,这个特殊的网民群体并不十分关心。这些弱势群体的话题虽然可以听到,但是很难得到很强烈的反应。那么对中国的那些无声者发出声音的工作,还要在中国的互联网的用户扩展到更广泛的阶层,才能看得到他们的影响。

另外,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有的时候也变成一个非理性的东西,使得这些网民对来自国外批评的声音往往有一种抵触的情绪,也不会对国外批评中国政府的言论有很正面的反应。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互联网上贴上人权就更要注意怎样平等的、涉身处地面对这些中国真正存在的问题,而不在于它是在从那个角度、从那个位置来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所以只有真正的针对中国的互联网用户的特点和他们的要求,才可能在网上更有效地宣讲人权,促进人权意识。

(自由亚洲电台) (萧强 2/26/2002 2:36)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