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3000万豆农的出路在哪里?

 2002-01-20 05:5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2001年中国耗资30亿美元,进口大豆约1500万吨,与国内产量持平。洋豆伤农,农业部的官员寝食难安。大豆依靠进口还是自产,中国需要决断。

大豆生死劫
  没有哪一种农产品能像大豆这样,令农业部的官员寝食难安。因为据专家预测,中国去年直接从国外进口大豆1500万吨左右,而国内大豆的总产量也不过接近1500万吨。
  悲观者则认为,上述数字未免太乐观了,更严谨的判断是进口大豆已经超过国产大豆。如果按每吨200美元估算,1500万吨进口大豆需支付30亿美元---这个数字与进口波音飞机相若----不同的是,中国不能制造大型客机,但至少有3000万农民从事大豆生产。 
  “入世后农产品可能遇到的冲击已经提前上演。”农业部种植业司粮油处处长曾令清说,因为今日大豆的困境,有可能会就是几年后水稻、小麦、玉米的困境。 
  “大豆现在处在一个危急的时刻。”中国农科院中国作物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常汝镇说,究竟是依靠进口,还是依靠本国生产,到了决断的时候了。

进口狂潮惊心动魄
  农业部曾提出过“大豆振兴计划”,但是现在“振兴”一词不复提起,代之以“大豆发展计划”。之所以不提“振兴”之说,是因为担心农民期望过高,实现不了难以交待。而“发展”显然要温和得多,目标也更为含糊。 
  中国大规模进口大豆始于1995年。据海关统计,1995年进口大豆80万吨,此后四年进口量分别为111万吨、296万吨、320万吨和432万吨,2000年则猛增至1042万吨----这一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2001年,这个数字变为1500万吨。而在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从净出口国到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中国用了短短5年。变化之大,用一位农业专家的话称,是“惊心动魄”。 
  进口大豆主要来自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国。2000年的进口大豆中,美国为541万吨,阿根廷为278万吨,巴西为212万吨。

价格与品质双重优势的丧失
  为什么要大规模进口大豆呢?常汝镇说,一是食用油的消费大大提高,二是肉禽蛋奶的消费迅速增加。而大豆的两个直接产品恰恰是豆油和豆粕,豆粕可用于畜牧业的饲料。 
  这个机遇与国产大豆擦肩而过。从1995年开始,国内大豆产量一直在1500万吨上下徘徊,迄今不见好转。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廉价大豆。尤其以美国、巴西、阿根廷为甚。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美国大豆总产为7500万吨以上,巴西为3750万吨,阿根廷则为2600万吨左右。 
  世界大豆市场价格因此一路下跌,国内大豆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遂至大举涌入中国,成泛滥之势。 
  曾令清说,我国大豆的单产只有115公斤/亩左右,美国、巴西单产可达180公斤/亩。尽管目前国产大豆的生产成本和美国差不多,大致在150元/亩左右,但是各种非生产性的成本----比如税收、以及企业办社会等----偏高,已经没有价格优势。
  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品质优势也无从谈起。进口大豆主要以转基因大豆为主,国产大豆则基本上是非转基因为主,前者含油量一般在19%左右,后者平均只有17%左右。
  中国大豆在国际市场地位的沉浮,与此前的政策取向关系甚大。在强调温饱问题的时代,大豆的重要性自然要让位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等高产作物。因此,财政投入就是天壤之别。以山东为例,山东是大豆的主产区之一,该省财政对小麦育种年投入为600万元,大豆仅为10万元。 

专家炮轰3%
  供需缺口为大规模进口提供了可能性,贸易政策则让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1996年,国家调整了大豆贸易政策。新办法规定,我国对大豆进口实行配额管理。普通关税税率为180%,优惠税率为40%,配额内税率是3%。 
  如此调整是旨在鼓励进口。因为在1995年和1996年,国内大豆市场出现了短缺。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口配额制度基本上没有得到执行。进口多少大豆,由贸易商自行决定,进口关税全部按3%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执行3%的税率,应该在入世后执行。
  只执行3%的税率,是因为当时许多合资或外商独资的大豆加工企业进入中国,生产豆油和豆粕。这些企业大都有独立进出口专营权,造成进口配额不起作用。 
  既然进口配额管理力不从心,管理层认为索性不如放开。由此,国外大豆开始长驱直入。进口大豆的到岸价(FOB)比我国国产大豆平均还要低10%。 
  美国大豆的大量涌入,结束了国产大豆价格直线上升的历史。中国大豆市场的价格,基本上由美国大豆价格主宰。此后,巴西和阿根廷接踵而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更为明显。
  后来农业部开会时,有专家炮轰这一政策,认为当时是“盲目乐观,政策失误”。
  3000万种植大豆的农民可能不会知道,他们辛苦一年的报酬,已经不是什么天道酬勤,还要受制于整个国际市场大豆的行情。 
  最近阿根廷宣布其货币比索贬值,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阿根廷大豆出口,国际大豆市场价格进一步走低已成定局。

豆农不能承受之重
   贸易商之所以大规模进口大豆,是因为获利丰厚。据估计,目前进口100万吨左右的大豆,能够获利大约2亿-3亿元的利润。 
  据专家分析,2001年中国大豆总的需求约为2500万吨,但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总量相加,有3000万吨之多。多出来的500万吨,据称是贸易商屯货所致。 
  很显然,如此这般对大豆产业造成的过度冲击,中国农民受到的损害,不是贸易商们考虑的事。
  考虑此事的是政府。
  主产业区的官员们不得不遗憾地看到,农民收入正遭受严重冲击。
  1996年大豆价格为2·20元/公斤,2001年下降到1·64元/公斤,中间一度还降至1·58元/公斤,降幅接近30%。 
  如果按照目前大豆平均产量118公斤/亩计算,2001年平均每亩大豆只能实现收入不足200元,而成本大约需要150元钱。也就是说,一亩大豆只能赚取不足50元钱。
  由于缺乏对大豆整体市场环境的了解,近两年,黑龙江省的农民在大豆价格下跌后,以为还会像前几年一样重新暴涨,因而积压甚多。
  “既然国外大豆价格便宜,中国不种大豆行不行?我说不行。”曾任农业部副部长的王连铮说,东北、华北、西北和江淮地区,大量农民以种植大豆为主业,完全敞开国门肯定不行。
  目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一直在1亿亩以上。如果按我国农村人口人均3亩地计算,直接参与大豆生产的就有3000万人。如果中国大豆产业完全依赖进口,这些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在一份递交给上层的研究报告中,黄守宏博士提出,中国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是主要通过进口满足,还是主要立足于国内满足。
  他的结论是,要立足于国内生产,适当进口作为补充。否则,就容易受制于人。

遏制进口? 
  元月7日,一则新闻引起了国际大豆市场的高度关注:中国农业部正式发布了转基因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将于今年3月20日生效。
  但是市场人士认为,由于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相配合,本次政策调整难以执行。
  遏制住进口是一回事,但是,如果中国大豆产量再次攀升,届时销不出去怎么办?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