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国家地理杂志》:刻意掩饰的专业眼光

 2001-12-04 00: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曾经有好几年时间,我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名中国订户。现行邮政法规不允许中国公民私人订阅外国出版物,我走的是外交信袋。每年36美元,每个月都可以收到一个黄色牛皮纸信封,里边是一本《国家地理杂志》。

  每次把杂志抽出来,都有一种想去洗手的心情,为的是尊敬它的品质。在出版界,《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品质的代名词。《未来水世界》里,凯文·科斯特纳潜入海底,寻找淹没的城市,最后他带上来的就是一本《国家地理杂志》。我非常同意这个情节,与绝大多数出版物相比,这种杂志更经得起时间考验。而且它的用纸非常好,不怕水。拿在手里,你觉得它是个“东西”。

  老实讲,我的英文水平不足以保证我顺畅地阅读它的文章。但我也有一个优势,就是地理知识还算丰富,特别是听说过很多地名,因此连蒙带猜,对内容也可以理解个七八成。这不是主要的,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图片。由于在报社做过一年图片编辑,应该说对图片我还具有半专业眼光,而《国家地理杂志》对图片的选取非常适合我的口味。它的编辑偏爱大广角照片,有时候画面上人物的脸已经完全变形,这与他们坚持地理报道的新闻性传统有关。这本创办于1888年的杂志,开始是作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刊出现的,也就是一本纯学术刊物。但不久之后就与纯学术分道扬镳,改而追求新闻性特征。这种转型后来使它获得了超过九百万份的发行量。还说它的图片,在我做图片编辑的时候,就听说《国家地理杂志》重金雇佣最优秀摄影师的故事,一般读者则可能是通过《廊桥遗梦》了解到这个机制。作为报纸图片编辑,我的图片选取标准是一卷36张中挑选两三张,这是对称职的摄影记者而言;而我听说,《国家地理杂志》的淘汰率至少十倍于此,摄影师交回来几十上百个胶卷,能选出十多张就不错了。以下说法未经证实:据说《国家地理杂志》一般是买断版权,因此尽管淘汰率极高,但作者再不可能“废物利用”。这也保证了杂志图片的稀缺性。《国家地理杂志》一向以图片精美闻名,就是因为,它雇佣的摄影师比一般摄影记者优秀十倍,相反淘汰率却又高出十倍,不难想象,它终于在图片上胜过一般出版物百倍以上。竞争中,强一点都是了不起的事情,何况强过百倍。我曾经问过很多摄影界的朋友:你们最想的事是什么?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说:希望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雇佣。但是以我有限的见闻,似乎他们谁也不曾获得这种殊荣,尽管他们中间不乏非常优秀的人物。大概,优秀也是分等级的吧,《国家地理杂志》要的是顶极。

  我常想,为什么《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要把大广角镜头一直顶到被拍摄者的鼻子跟前。这使其效果更接近纯新闻图片,而不是一般比较唯美的作品。也许在《国家地理杂志》看来,美感并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动感,或者说感动,按新闻摄影的行话讲叫做冲击力。只有当你感受到内心的激情,你才会采取这种摄影方法。也就是说,《国家地理杂志》非常在意有没有激情,这不但使它摆脱了一般学术刊物的死板和学究气,更使它成为时事的另类报道者,哪里发生重大事件,它就把镜头指向哪里--当然是从地理的角度。一百多年前,《国家地理杂志》就作出了使用照片的抉择,而在当时这种做法还被视为离经叛道。

  除了图片,《国家地理杂志》附送的地图也令我爱不释手。实际上,杂志制作的地图在整个地图界都享有权威的名声。与一般地图不同,《国家地理杂志》的地图更注重人文色彩,努力从历史、气象、植被、交通等多方面包围一个选题,也使阅读者能够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作为地图爱好者,我几乎珍藏了订阅期间的每一幅地图,不时重新拿出来赏玩。印象最深的是一幅蒙古西征图,不但详细标注了几次大军西征的路线,更有年代、装备、带队首领、战斗简述等多方面内容,一目了然。当然我最珍爱的还是一幅全天星空图,其详细和精确,我在其他任何一张不论是面向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爱好者的星图上都再没有见过。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它并不因为你是业余爱好者就敷衍你。相反,如果你拿出真正的专业态度来对待业余爱好者,你自然也会赢得他们的尊敬。我对《国家地理杂志》的尊敬,正是来源于此。恰好那几年我是一个天文爱好者,经常一整夜一整夜地看星星,于是这张地图就成为我的良伴,我不但把上面每一个英文单词翻译成中文,最后已经翻看得不成样子。自己吹个牛吧,把《国家地理杂志》那么好的纸翻破了可不容易。那张星图,怎么说呢,反正它非常照顾一个肉眼观天者的感受:你能看见的星星,它几乎一个不漏地标注出来;而你看不见的,为了不给你添乱,它也一个不标。那种细致入微的体贴,经常让我内心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在这种感动里边,你丝毫感觉不到商业化的气息,也堪称一本商业化杂志的返璞归真了。

  目前国内出了几本模仿《国家地理杂志》的刊物,应该说还不错,但在品质上就差远了。可以说它们都学到了皮毛,都注重报道地理中人的活动,注重用热爱而不是专业的视角去观察,但所不同的,恰恰是那种细致入微的体贴。当然,体贴是要花大钱才能做到的,国内刊物在这方面自然不能相比。但最主要的,还在于你有没有一种精神,把你想做的做到尽善尽美。而我看见,国内刊物目前还不能跳出一般媒体操作的方式。这是它们的先天不足,因为缺乏《国家地理杂志》那样的专业底韵,尽管后者甚至在刻意掩饰这一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