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国家大剧院的腐败黑幕

 2001-10-27 05:3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这是一场垮国诈骗案,一场黑金的交易。

目前所知的主角有三个。 第一个是一位法籍中国女人,名叫张如凌。她来自四川,大概是在八十年代到的法国,中间在美国的大学里考取了艺术史博士,所以我们今天可以在她那张画着安德鲁巨蛋的名片上看到"博士"两字,又可以看到"艺术顾问"四个字。她在巴黎嫁给了一位法国工程师,起初住在远郊区,过着最普通的生活。

后来张女士开办了一家贸易中介公司,主要涉足工业领域,办成了一些买卖。但有一天她不满足了,在为某位旅华法国建筑师做翻译和负责社交时,忽然发现了建筑领域这块肥田,并发现一无所有的人拿"吹牛"也可以作为起家的资本,便开始沸沸扬扬地张罗起来,到处想办法接触法国建筑师,对他们说:"我在中国的关系很硬,认识很多高层的人士,可以给你拉项目。"一个所谓的名声就这样从无到有地散布出去了。

法国建筑师安德鲁先生,也就是此案的第二个主角,便这样找到了张如凌女士。在1998年的春天,在国际设计竞赛文件公布之后,两人之间已经订下了雇佣关系。只是安德鲁忽略了极其重要的一点,他这是在应考,"国家大剧院"是考题,而不是一棕生意,怎么可以有中间人!同时很奇怪的,就是安德鲁参加设计竞赛并非以个人名义,而是以所在的"巴黎机场公司"名义,这在法国是不可以的,也引起了他的法国同行的极大不满,因为等于拿着政府的钱为个人做事,对于一起参加建筑设计竞赛的私人事务所是不公平的,而且这在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这场设计竞赛的甲方是由北京政协副主席万嗣铨为首的业主委员会,也就是骗案的第三个主角。参加这场设计竞赛的有被邀请的,也有自愿报名的,安德鲁便是在后面一类。他的第一轮方案,属于五个被评委认为较好但仍需要改进的,被推荐参加了第二轮角逐,一个被业主委员会拼八路神仙做成的第二轮。而他的第二轮方案(和巨蛋毫无瓜葛的一座方形建筑)*,也被认为不错,但由于"独立性过强,难与周围环境相谐调","建筑形象缺乏剧院建筑特色"等(第二轮评语),还是终于被"枪毙"了,和其它人的方案一起。这场国际设计竞赛,根据竞赛文件中的规定:"如条件不具备时可以缺额"的精神,结果是无一中选,在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宣布结束*。国际评委们各自收拾行李回家了,当中有两个西方人,一个是加拿大的建筑师 Erickson先生,一个是西班牙的建筑师Bofill先生。

然而在十一月底以后,业主委员会自行从参赛中外设计单位中选定了几个组成"竞赛小组",还组织了所谓的"专家组",把其后半年左右进行的活动叫作"第二轮第一二三次修改",而实际上"轮"已告终,何来"修改"?这实际上是有意把后来在考场外发生的事情与设计竞赛硬连在一起,以期达到在这时候已经计划好的不可告人的目地。整个这一段活动,是自九八年十二月始至九九年六、七月份终,其间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张如凌女士的踪影,无论是清华大学,还是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都有人见过她,大家感觉得到她的活跃,但不知她到底在做什么。而就这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即九九年春末初夏之际,安德鲁先是建议改变设计条件,之后就推出了他全新的巨蛋,再之后它又作为三个"中选"方案之一被报给中央.这本身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与大剧院国际设计竞赛没有任何关系了,竞赛场地早已人去楼空,以后发生的事情无论被冠以什么都是毫无意义的。

可就是在这一切都无效的情况下,业主委员会却于九九年八月十二日向法新社记者宣布:"在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评议*之后,中国最高领导层在七月底选定了安德鲁先生的方案"。然而同时没见有谁向中国人民宣布设计竞赛的结果,既没有听到无一中选的真实结果,也没有听到其它的"结果"。

但安德鲁回到法国以后,却自己生把桂冠戴到了头上,并为了感谢张如凌的"活动"给了她极为高额的酬金,是她公开作为中间人的佣金拿的。这数额具体的数字不清楚,但总之肯定有数百万法朗,或者更多。由于是公开的,真实的数字她自己就可以透露出来,只要有人去问。而至于安德鲁本人,在和业主委员会一起做了种种手脚,并达到假充"中选者"(这是被"指定"和获取合同的前提,谁也没过说过最后的决定与国际设计竞赛结果之间没有关系)之后则从中国人民手中骗取了一亿一干万法朗的设计费。同时为了把冒顶的桂冠结结实实地戴好(即把这笔钱握住),使不知情者不生疑意,他在法国媒体上非但假称自己在这场国际设计竞赛中中选,而且假造了第二轮的经过,说:"第二轮的设计要求发生了变化,尤其是用地上重要的变化和对区域建设禁忌的突破,同时又放宽了对演艺厅设计和功能要求上的灵活度,以及外部体量上的创作自由度和松解了该地段的整体规划概念。由于这种变化令原方案已失去它本身的意义和其特点,所以建筑师们又设想了另外一个方案......方案于是变成了一个巨型的半椭圆体......"("今天建筑"九九年九月号)。然而实际上第二轮的设计要求与第一轮完全一样,这是任何一位评委和第二轮参赛者都能证实的,所发生的变化是在九九年以后的考场外面,而且是由安德鲁的提议所致,这可以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国际竞赛方案集"的前言中清清楚楚地看出来。他在文章里之所以这么信口开河,便是想把自己的巨蛋硬塞进"国际设计竞赛"的娘肚子里,以期使头上的假桂冠显得真实可靠。外面多少人都相信了他,以至极有权威性的法国"艺术知识"也说他"在这场马拉松式的设计竞赛中中选(九九年十月号),以至在最近出版的一本英、法文双语著作"今天建筑"里也说他"中了头奖",以至六月十四日法兰西建筑学院主席在为安德鲁的讲演做介绍时第一句就是:"安德鲁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国际设计竞赛中中选。"

而今天大坑里卡车的穿梭和水泥的灌注,正是基于这场欺骗及张如凌在当中的"活动"包括可以想象的金钱运作。安德鲁在外面欺骗,业主委员会则是在家里欺骗,一方面鱼目混珠地把国际竞赛、讨论,评估等不同概念的事情混在一起,有意造成一种连续的关系,一方面在媒体上做了许多卑鄙的手脚。比如在去年七月二十五日"中华建筑报"上,有一篇吹捧安德鲁巨蛋的访谈记,把张开济老先生在不得已情况下与万嗣铨(业主委员会主席)和安德鲁一起去吃饭的照片登在当中,只字不提张老在席中立场鲜明的反对态度,却用这种"此地无声胜有声"的偷盗侵权手法给读者包括上层领导造成错觉,仿佛张老已和他们站在一起(怎么能这么欺负一位近九十岁的老人和毁坏他的名誉?);再比如"三联生活周刊"在二零零零年九月中旬发表过一篇"古老红墙间的国家大剧院"一文,其中引述了业主委员会成员以下的一段话:"如果选不到一个历史延伸的好方案,宁可选一个现代的;选不到一个结合好的,宁肯要一个前卫的。西班牙评委包菲尔的表述正好明确了安德鲁入选的根本原因"。然而整个设计竞赛过程中任何评委没有见过巨蛋方案,所以包菲尔在某种特定场合下表述的观点( 现还无从得知与原话的出入),绝不可能形成"安德鲁方案入选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本身当时还不存在,哪里来的"入选"呢?其它还有业主委员会向中央做的种种报告,笔者不可能了解内容,但可以想像当中费尽心机的设计。

欺骗,在这里只是手段,其起点和终点则均是金钱,是腐败。而在这三个角色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疑问,便是法国政府在中间所起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巴黎机场公司"主要是政府的,因此雇佣张如凌做中间人的雇主也可以推断为是法国政府。这是需要驻京法国使馆做出解释的。同时也应该解释:对于安德鲁"中选"的神话,使馆是知道内情还是也被蒙骗?两者必居其一。如果知道内情的话,虽然使馆没为"中选"做过正式宣布,但多次开招待会庆贺"中选"和造声势(印宣传品等)的行为以及法国政府在本土支持媒体造声势的行为,都形成了一种对其事实上的官方认可。

现在,就在我们心情焦虑的此刻,有人正在手臂酸疼地点数着钞票。这些人当中还有谁?而除了这被骗走的上亿法朗以外,不知是否也已签定了某些预订建筑材料的合同?这又是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另外,就在我写着此文的时刻,工地上正在冒水,因为大坑下面是个古老的河道!就这么折腾,这么糟塌中国百姓的血汗钱!

大剧院是个腐败工程,是黑金的交易,一些黑钱正在流动。工地必须马上停下,凡参与诈骗者,无论是谁,都需绳之与法!

二零零零年六月十九日

*见"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设计国际竞赛方案集"第98页。 *见方案集第49页第二轮评语的结尾几段,上面清清楚楚地表示了没有一个方案中选,并写出了"终"字。 *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国际设计竞赛自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三日始至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七日终,为期七个月,绝不能与其后发生的事情混在一起说,并冠之以"评议""评估"一类。

消息来源:工党通讯社(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