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成员国的影响
全球化对于同等大小的国家来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和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让前者获得一种超额利润,资本具有很高的生产力,它可以在国际上获得新的市场和新的超额利润;让后者提高出国产品的竞争力,因为落后国家的劳动力非常便宜,所以他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会低于发达国家,在象中国这样的不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首先获益的是这个国家的劳动力,因为他们的产品本来在国内是过乘的,一旦全球化就可以销售到全世界各国。现在世界对中国的产品已经感到恐慌,我在美国要买一个不是中国生产的小商品是很困难的。在印度,现在他们的报纸宣称中国的产品已经造成很大的冲击,它的产品质量比如摩托车可能比日本差一点,但价格要比日本便宜很多很多。最近我听说中国的春兰空调进入了日本,日本人说真正的中国狼来了。中国的海尔冰箱、海尔空调、海尔电器在美国大商场也随处可见。主要的竞争力在于劳动力便宜。
但是全球化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和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尤其是国有资本。所以我们看到美国的劳工阶级是反对全球化的,因为他们的劳动力是非常昂贵的,市场价格高于中国。由此引起两方面的反映,一方面强迫美国的资本输出,输出到劳动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本国劳动力的供应力就会下降--美国劳工的被工作机会就会下降,而且对劳工的谈判地位形成极大的打击,资方会要求价格下降,所以对劳工阶级是非常不利的;此外,他们的国内产品会遇到外来产品的剧烈竞争,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要缩减生产甚至倒闭,就会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国召开全球化会议的时候,坚决反对全球化的是美国的劳工阶层。我们国家的一些人士,居然声称自己是代表中国的劳工阶级反对中国加入WTO,我认为是在经济学上的无知,连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也没有。
但是全球化不利于落后国家的资本,尤其是不利于落后国家的国有资本,所以在中国我们发现一些维护社会主义旧制度的、维护国有经济的左派们,坚决反对全球化。因为大家知道,国际资本一旦进入中国大陆,那些国有资本等于自杀,不可能和这些国际资本相竞争,你想中国的航空公司怎么可能与美国的航空公司竞争呢?中国电器产业怎么可能和美国日本的电讯产业相竞争呢?中国的银行怎么可能和美国的银行竞争?不可能!所以,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就是一批杀手进入中国,它们要谋杀中国的国有企业。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一批左派们感到了落后国家资本的生死存亡。我想,邓力群是坚决反对全球化的,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只能是这样的。国际资本进入,对于中国国有经济显然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另外,我们看到美国的资方--代表资本输出的方面,积极支持中国加入WTO,给中国PNTR,因为这复合他资本的利益,他有这种需求,因为它不仅能使美国的国内资本获得国外的超额利润,还可以降低本国劳动力的价格,国际的劳动力价格就会有个平均化的过程,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就会上升,美国的劳动力价格就会下降,经过这个平均化的过程,对美国的资产阶级、资本家在国内与雇佣工人谈判取得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所以美国前500强的那些总裁们对中国加入WTO是给予积极支持的,不管布什怎样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他必须支持中国加入WTO,因为共和党代表的主要是美国资方的利益。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既然加入WTO不利于中国的资本尤其是国有资本,为什么江泽民和朱熔基会积极主张中国加入WTO?难道他们看不到一批杀手进入中国对中国国有资本的打击吗?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如果把它说穿了就是:即使是江泽民朱熔基看到国营企业被判死刑,但是他们不想成为谋杀国有企业的凶手,他们是在雇凶杀人。我想指出的是他们对国有企业的一种"谋杀方式",用中国所谓的谋略学来说,这是借刀杀人--借国际资本的刀,来杀中国的国有企业。我想,他们如果让国有企业都倒闭,那么他们认为他们不好去见马克思(在历史上……)。江泽民有一段话反映了他的心态,他和一个他的智囊谈问题,智囊问你为何不加快改革步伐,为什么时机都成熟了你不把中国的政治改革推向一个更大的前景?他说,我认为在我手上红旗不能倒(言下之意,我之后红旗怎么样不是我关心的事情)。这是一种心态,即使中国的领导人已经看到了,国有企业被判了死刑,这是肯定的,而他们不想做执行人,加入WTO是对国有企业执行死刑的最后判决。也许这个判断完全错了,我只是提供一个看法。所以从短期看,加入WTO对国有企业有负面影响的主要是国有企业的破产加速,对破产企业的工人打击是非常打的,但从长期看,中国的劳动力绝对是处于一个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他们会被大量的外资企业所雇佣,他们的境遇会随长期的发展而改善,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和美国劳动力的价格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趋近,这在东南亚国家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以前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劳工的价格也是很低的,现在他们的劳动力价格已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了,香港教授的工资还是全球最高的。
全球化对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影响:全球化有力于大国,不利于小国
小国对特定市场的依赖性要比大国大得多,小国他们生产的产品是有限的,产品种类是很小的,对特定市场的依赖非常大。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中国与韩国之间的贸易战,第二个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战,中国和韩国之间的贸易战是去年发生的,争议是山东的大蒜,两天之内中国就获得了胜利,山东大蒜基本垄断了韩国的市场,韩国的蒜农就抗议,强迫政府制裁中国的大蒜--限制中国的大蒜进口,这个政策宣布以后,朱熔基第二天就宣布限制进口韩国的车载电话和它的一些电子产品,包括电脑的一些零配件,我记得,韩国好像在第三天就投降了--放弃对中国的制裁。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大家知道,中国经济对山东蒜农的依赖远远小于韩国经济对于IG和大宇公司的依赖,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中国制裁的对象是韩国经济的命脉,是韩国的领头羊;韩国制裁的是如要排一万名它是一万零一名的那个,山东蒜农的经济补偿山东自己就可以解决,给它转产,种苹果,它的余地非常大,一个大国经得住你的任何制裁。所以只一个回合韩国就投降了,连谈判都不需要。今年跟日本也发生同样的问题,也是山东,山东的菜籽油、也包括一部份大蒜,日本农民抗议,日本也宣布限制进口中国的这些农产品,大家知道,现在中国宣布提高若干种日本进口汽车的关税,增加一倍,我已经看到报导,日本三大汽车公司放弃对中国的市场,包括丰田公司、日产公司,日本政府马上表示,愿意和中国政府谈判。日本比韩国大,它对市场的依赖性,要远远小于韩国,但是它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一定大于中国对日本市场的依赖性,所以它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可以去谈判,但是我想这个谈判的胜利者一定不是日本,因为中国不买日本的汽车可以买世界各国的汽车,而且欧盟非常高兴、美国非常高兴,因为中国市场的选择性是非常大的。我想举这些例子来说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大国有利。
地缘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带来的必然后果
在全球化过程中处最于有利地位的当然是又发达又巨大的国家,比如美国,为了争取这个有利地位,发达地区的小国开始谋求经济一体化,即地缘经济化,比如欧盟,在发达经济保护下组成一个大的联盟,减少对市场的依赖性,而且争取到更好的谈判地位;落后国家的大国比如俄国和中国,它就要争取发展,通过改革争取一个发达的地位,那么中国在未来全球化的过程中随着它的发展地位会越来越稳定;欧盟向东部的扩展,扩大到东欧,给美国是个巨大的刺激,我想下一步象刚才严家祺老师讲的,美国是否会扩大他的版图?我认为是可能的,现在正在谋求北美经济一体化,美加同盟加上与墨西哥同盟,都为了对抗欧盟的进一步扩张。在这种全球化和地缘经济一体化的压力下,亚洲有没有可能成立一个"亚盟"呢?现在的东盟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朱熔基现在倡导中国、日本和韩国成立东亚经济联合体,但是问题是在欧盟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两个国家是德国和法国,在亚洲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国家可能是中国和日本,但是不同的是日本因为始终不进行战争道歉,态度非常恶劣,远远差于德国,所以得不到亚洲人民的原谅,而德国已经赢得了欧洲人民的原谅,所以日本在亚洲的影响力一定远远低于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而中国又不象法国那样民主、是个专制主义国家,亚洲各国对中国的惧怕远远大于欧洲国家对法国的惧怕,所以这两个国家在亚洲将来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多大的角色我现在不敢肯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民主化的速度一定远远快于日本道歉的速度,日本死不道歉是日本民族的性格所决定的,但是不能说中国的专制是中国人民的性格。
由此看来,结论已经很清除了,中国在未来亚洲同盟中发挥的作用一定远远大于日本。这是我推导的一个结论。
既然经济一体化的压力这样大,台湾独立于中国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它有经济依赖性,它对大陆有经济依赖,所以我不认为,台湾与大陆之间的问题,统一的动力是长远的,经济的,所以是人文的问题,现在独立化的问题是心理的问题是政治的问题,因为他长期受欺压,心理问题的缓解要远远快于人文问题的解决,台湾和中国的人文连接是不可能分割的,而政治问题也就是中国的民主化问题。(本文是作者在21世纪中国基金会举办的"全球化:中国与两岸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金泗泊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中国之春)
- 关键字搜索:
- WT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