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的求職陷阱: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成待宰羔羊(圖)

 2024-11-20 23:2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大學生
2023年4月11日,重慶一場大學生招聘會人山人海。(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11月20日訊】1月16日,中國江蘇省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發生持刀傷人案件,造成至少8人死亡、17人受傷。據警方通報,犯罪嫌疑人的行凶動機是「考試不合格未拿到畢業證以及對實習報酬不滿」。這一極端慘烈的報復社會型暴力事件,讓職校學生的畢業際遇被廣泛聚焦。

而多名受訪者表示,非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雖近年底,簽訂協議或勞動合同的含金量相對較足的就業,比例看上去很低;大學生為求得工作而大手筆砸冤枉錢甚至被敲詐已非個案,有畢業生感慨自己是待宰羔羊。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求職者有不能承受之重,批評中共的政策產生了一連串的負面效果。

「打螺絲」之痛

位於紐約的中國勞工觀察(China Labor Watch)創始人兼執行主任李強告訴美國之音:「實習期間的強迫勞動是中國職業教育的突出問題。這中間包括專業不對口造成的混亂,比如不管你學會計或者幼教,都把你弄到電子工廠去打工,或者把你弄到最艱苦的、有危險的地方去打工,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職業學校的學生很大部分都不願意去做,或者做一段時間就要要離開了。」

但職業學校的學生不可能輕易離開。李強補充介紹:「強迫勞動的重要表現,就是學生如果離開學校安排的實習崗位,學校畢業證是不會發給他們的,他們必須去實習。這個是最大的問題。另外,在所謂的校企合作中,企業實際上不是付給學生正常的工資,而是實習工資,比真正用工的工資低,有一部分是以管理費或其他名目給學校了,職校帶隊老師也有補貼,所以實際上學生最後拿到手裡面的錢就非常低,而且勞動強度又非常大。」

「實習去打螺絲釘,學生當然不滿意對不對?職校的學生一般是16歲到19歲或者稍微大一點,家庭經濟條件往往也是比較困難的,這樣的情況給他們的身心帶來很大壓力。」

李強認為,不管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中國職業學校學生被強迫勞動、被剝削是客觀存在,而且具有普遍性。中國官方部門事實上也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曾明令禁止一些做法,包括:收取學生實習押金、要求學生付出管理費等各種名目的實習費用以及實習報酬被提成等等。

在湖南一國有企業擔任安保工作的趙先生告訴美國之音,他的兒子在職業高中讀書期間學的是焊接技術,實習就在自己工作的企業:「第三年的下學期就沒有上課了,在國企的實習也比較輕鬆,但孩子的一部分同學,由學校老師帶隊到了東莞的企業實習,不只是做焊工,雜活也得干,每週工作六天,到手的大概三千元。能學到一些東西,但確實非常辛苦。其實很多孩子畢業後也沒堅持專業,我兒子和他的一個同學最後去了長沙,現在在一家公司做營銷。」

中國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在接受BBC採訪時,對部分中國職業學校進行了嚴厲批評,認為確實存在把學生當成「廉價勞動工」、加班加點在流水線當工人等亂象,原因之一就是學校想透過學生實習,向企業收取「人頭費、管理費、服務費來賺錢」。

就業大潮疊加失業數據「有講究」

「抓就業非常折磨人,而且是一年更比一年折磨人」。廣東一省屬高校某二級學院副書記告訴美國之音,「主要原因當然是企業招聘需求減少,同時也有學生不配合畢業去向的登記。」

從2023年起,中國正式建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制度,作為高校為畢業生辦理離校手續的必要環節,而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的對外發布隨之明顯減少。根據中山大學發布的2024屆畢業生畢業去向信息上報指引,畢業去向一級目錄包括單位就業、自主創業、自由職業、升學、未就業,其中,單位就業又包括簽就業協議形式就業、簽勞動合同形式就業等7類——這意味著外界普遍關注的單位就業只是畢業去向信息中的一部分。

這位副書記表示:「現在各個省都要求落實好畢業去向登記,有的省的標準高一點,有的省的標準低一點,一般都是年底要達到85%到95%。至於單位就業這一塊,包括簽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的含金量很足的就業,各個學校都會做內部統計,但一般不會公布。簽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的數據,當然是遠低於畢業去向落實率的,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可能是後者的一半,也可能是十分之一。」

這位副書記拒絕透露其所在學校單位就業的具體數據,不過相關公開信息似可印證單位就業和畢業去向有很大差別。根據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11月中旬發布的信息,該校2024屆畢業生1565人,截至8月底,畢業去向落實率為80.89%;其中籤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形式就業761人,算下來,佔該校應屆畢業生的比例為48.63%。

由於中國官方數據發布不透明,外界並不清楚2024年應屆大學生就業的真實情況。中國國家統計局11月18日星期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間不包含在校生的16歲至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7.1%,和7月持平,低於9月的17.6%、8月的18.8%。從2023年8月起,中國停止公布包括在校生在內的青年失業數據。

而新的求職潮很快疊加。中國官方指2025屆高校畢業生達到1222萬人,較2024屆畢業生增加43萬人。

就業難讓學生倍感壓力。浙江、廣東兩位2024屆畢業生告訴美國之音,他們最大的困惑是不清楚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很多招聘廣告要麼太簡單,要麼太花哨,等到去應聘才發現和自己的設想完全不是一回事,純粹是浪費時間」,「而學校在就業上的幫助也非常少」。

花錢砸前程

雖然內卷嚴重、躺平說也有市場,但數據顯示,在空前的就業壓力面前,中國的大學生仍在想法設法提高求職競爭力。根據智聯招聘《2024年大學生就業力調查報告》,提早找工、廣投簡歷已成大趨勢。60.3%的2024屆畢業生從2023年1月份就開始尋求工作機會,這一數據較2023屆畢業生從2022年開始找工作的比例提高了10個百分點。39.2%的畢業生表示求職以來投出的簡歷超過50份,也高過2022屆畢業生的34.9%。

提升就業力的另一辦法是花錢參加培訓。浙江一省屬高校2024屆畢業生曉辰告訴美國之音,為了以應屆生身份參加公務員考試,他目前在寧波一個街道辦從事見習工作,每月到手的收入不到2000元,但在公務員培訓上捨得花錢:「目前參加了三次,少的是6000元左右,多的達到10000元,主要是封閉培訓,最長封閉時間是3週,再加上線上輔導和答疑。自己的見習收入連培訓費用都不夠,還有平時要消費,所以得靠家裡資助。」

形形色色的考證培訓機構和求職輔導機構非常活躍,不少大學生成為考試經濟、求職經濟的犧牲品。

目前已經在廣東東莞找到工作的一位2024屆大學生告訴美國之音,她曾經報名參加過「不過退費」的對外漢語教學培訓,學費8000多元,都是網路授課,直播課和錄播課各佔一半,最後筆試通過、面試未過,沒有拿到證書,她於是交涉:「培訓機構曾承諾考試不過、全額退費,等我要求退錢時,對方亮出了我簽過的一份合同,上面白紙黑字要求學生必須參加全部網路授課,否則不退任何費用。我因為找工作確實缺了一些課,但當時簽合同也沒有看細節,感覺吃了啞巴虧。」

這位自覺吃了虧的畢業生還介紹,她曾通過網路諮詢法律公司如何追討培訓費用,「但討學費也要花錢和時間,感覺一環套一環,自己純粹是待宰的羔羊,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北京一位資深媒體人告訴美國之音,目前北京等一線城市和一些省會城市的求職輔導市場蔚為大觀,基本上每場大型招聘會都可以看到「付費保證錄取」、「求職幫你辦」的大小機構在招攬求職者特別是應屆生:「收費萬元起步不奇怪,多的幾萬元都有。其實,和考公保過班差不多,沒有任何機構能夠打包票你一定能夠得到你心儀的企業的offer的。話說得越死,詐騙的可能性越大。」

普通人為中共決策失誤買單

究竟如何走出就業困境,多位專業人士為中國大學生指點迷津。位於紐約的中國勞工觀察(China Labor Watch)創始人兼執行主任李強建議:「要學一個技能,我覺得技能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要瞭解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已經在學校、在起跑線上處於劣勢了,就不要去跟那些一線的人去競爭,不要跟985、211學校的同齡人去競爭。你還不如學一個職業技術,把你的專業知識真正用心去經營,搞不好你還可以出人頭地。」

廣東一所省屬院校教師告訴美國之音,他不想給執迷於考公務員的年輕人潑冷水,但還是要講實話:「筆試考了二三名,你還是要有關係,因為要面試;你筆試第一名,面試也未必能過。就我和同事們的瞭解,考公的現實情況就是大關係派大用場,小關係派小用場,不管是國家公務員還是地方公務員,面試環節都有關係發揮作用的空間,最後成為公務員的基本上都是有關係的。沒有關係的學生,我建議考一次最多兩次就可以了,上岸當然是人生贏家,說明你很優秀,沒考上也沒必要喪失信心,因為真不是你的問題。」

臺灣勵志協會執行長、政大法學博士、龍華科大助理教授賴榮偉告也談到了公考的公平性,他告訴美國之音:「臺灣公務員考試以筆試為主,一些特殊崗位才需要面試。和面試相比,筆試受關係影響的可能性應該小一點。」

賴榮偉建議中國大學生:「不管你是要做公務人員,還是要去市場闖一闖,首先要看你所學的東西是否跟你未來的工作有結合,然後還有你喜不喜歡。喜歡就會有動力,有動力你就會待久,你就可以磨出很多作品。」

談及職校學生處境艱難,北京一位資深媒體人告訴美國之音,「重要原因或者說根本原因,就是官方投入不足,很多實訓設備、軟體都是要花大價錢的,學校度日艱難最後就會導致學生難」。

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例,根據中國官方信息,中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招生538.98萬人,連續四年超過普通本科招生規模。而經費投入出現不均衡:中國高等教育經費當年總投入為16397億元,其中,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等專科學校經費總投入為3392億元——高等專科學校並非一般意義上的職業教育,所以簡單匡算,中國對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投入佔比明顯低於非職業教育。

李強告訴美國之音,包括應屆畢業生在內的中國眾多求職者很難找工作,他們自身的責任是非常小的:「中國現在要以內需為主,對不對?要整頓私營企業,對吧?要扶持國營大有企業,對不對?親俄羅斯,那就面臨西方的經濟制裁。這些都是中共的政策,以政治為重心來設計經濟政策,產生一連串的負面的效果,老百姓沒有辦法。」

美國之音原文鏈接《中國的求職陷阱: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成待宰羔羊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