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勝任退出」中國國企「鐵飯碗」不保(圖)


中國國企之一中國一汽集團海馬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9月28日訊】9月27日,中國國資委官員宣布,國有企業到2025年必須普遍推行「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有專家認為,在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之際,這一「調整」實際是要求國企變相裁員。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宏志9月27日(週五)表示,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要在更廣、更深上下功夫。到2025年,國有企業必須普遍推行「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

「要清晰界定退出標準,進一步規範退出情形,防止只有制度、沒有動作。」王宏志在當天舉行的有關「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專題推進會上強調,尚未開展該項行動的企業,原則上都要在今年年底前真正行動起來。同時,要防止簡單以調整退出比例劃線、搞「一刀切」,真正體現強激勵硬約束。

王宏志還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其中包括進一步深化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在收入分配上,推動各項科技創新激勵措施落實落地;同時加強兜底保障,推動薪酬分配進一步向基層苦髒險累一線崗位傾斜。

轉嫁體制病灶 「倒霉的是老百姓的娃」

國資委推出的以上新舉措,引髮網民熱議。在國際社媒平臺X上,有網友評論說,「國企下崗潮又將歷史重現」;也有的說,「實行兩年後發現,被辭退的都是真正幹活的,留下的都是領導的關係戶」;還有人指出,「這樣的‘改革’只是將體制的病灶加倍轉嫁給普通勞動者,權力的醜陋在這一政策下展露無遺。」

旅居比利時的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原法律顧問室執行主任杜文告訴本臺:「中國的國企就是唐僧肉,它就是中共權貴們分享利益的一個平臺。能夠進入國企的都是有關係、有門路的,很多都是領導家的孩子。」他表示,現在經濟下行,國企壓力很大,國資委的新措施就是找理由清理國企人員,可以直接理解為「裁員」,而將被裁掉的都是那些沒有背景的人:「一定是那些老百姓家的孩子,通過各方面考試進來的,找個理由就給弄下去了。」

杜文表示,中國國企冗員眾多,人浮於事狀況嚴重,相關改革已經搞過很多輪,但都未見成效。這些大型國企、央企的人事能否由國資委決定,首先就是很大的疑問:「國企的人事決策那是由組織部門決定,國資委只是管理方之一,它並沒有這方面的權力。」因此,杜文認為,國資委的這個說法只是「應個景、刷個存在感」。同時,當局通過這一措施也是施壓、督促國企人員,要在經濟下行之際打起精神,主動作為。

「想法是好的,但實際上沒有用,最後倒霉的是老百姓家的娃娃。」杜文說。

裁撤國企「鐵飯碗」 凸顯中國經濟困境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勞工組織「中國勞工觀察」負責人李強對本臺表示,中國的公務員和央企人員崗位都很穩定,這也是當局的執政基礎:「現在,它要通過末位(調整)的方法來淘汰這些公務員,那說明中國在經濟方面出現問題,要不它不會去動這塊兒。從這開始,可能還會涉及到其他與中國國有資產相關的那些部分。」

李強認為,經濟下行之際,當局此舉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政府財政支出,因為這部分國企人員相對工資都很高:「國資委實際上管的是央企、大型的國有企業,它的這種裁崗實際上針對的是這種管理層。減一個這種管理層的工資,可能就可以幫助十個低收入人口。」

不過,這些節省下的資金是否能夠落實到低收入人群還是很大的問題。李強也談到,中國現的在經濟情況不好,勞工權益也隨之持續惡化:「沒有辦法保護勞工,它現在保護的是就業。」

中國經濟持續放緩 調整舉措更增就業壓力

今年,中國經濟能否保持官方預定的5%增長率令人擔憂,而多家國際大型投行都已降低了對中國經濟成長的預期。本週五(27日)官方最新公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顯示,企業利潤已從7月份的同比增長4.1%,轉為8月份的下降17.8%。這顯示中國經濟還在普遍放緩。同時,中國青年失業率在8月份再創新高。據中國國家統計局9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不包含在校生的16至24歲勞動力失業率上升至18.8%,超過7月份17.1%的記錄。

「經濟不好,直接反映就是就業不好。」華盛頓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的經濟學者李恆青認為,中國國資委的新措施只會加劇目前的失業狀況,而沒有基本收入保障的人則會越來越多。

他還指出,習近平上臺以來,當局一直在推動「國進民退」政策,但想透過什麼辦法改變國企「吃大鍋飯」的狀態根本不可能。「為什麼?(因為)不符合人性。」李恆青說。

自由亞洲電臺原文鏈接:《「不勝任退出」中國國企「鐵飯碗」不保

本文留言

作者凱迪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