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曾孫文震孟 忠心為國不辱家門(組圖)
文震孟,明代書法家,為文徵明曾孫,為官剛正不阿,青史留名。圖為文震孟尺牘(一)。(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文震孟(1574~1636年),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文啓,或作文起。別號湛持,一作湛村。明代詩人、書法家、官員,為官剛正不阿,青史留名。
文震孟為文徵明曾孫 明代第八十二位狀元
文震孟出身名門。為名聞天下的明代大書畫家文徵明曾孫,書法篆刻家文彭之孫,文彭的弟弟文嘉亦是書畫名家。文彭之子文元發以文才聞名,文震孟即文元發之子。文震孟少即好學,品行高潔,擅詩文。年紀輕輕就以文才、品行聞名海內。長相風貌秀偉,劍眉插鬢,和弟弟文震亨被鄰里譽為「雙林」。
文震孟大約20歲時就考中鄉試,成為舉人。不過考運不佳,後來頻頻落第,竟和曾祖父文徵明一樣9次落榜。此時,和他一起拜師受業的外甥姚希孟於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考中會試,再中進士,而文震孟連會試都考不上。直到天啓二年(1622年)第十次參加禮部會試,歷時27年,終於榜上有名,成為一名貢士。其後更一舉奪魁,成為明代第八十二位狀元,授翰林修撰,掌修國史。
不畏權勢忠心為國 上疏糾劾魏忠賢
當時,明熹宗在位,無心國事,將軍國大事都交給司禮監的秉筆太監魏忠賢處理。魏忠賢在朝中弄權,為非作歹,朝政日非。文震孟才上任不久就上疏糾劾魏忠賢,豈料奏疏被魏忠賢截留,沒有呈給熹宗皇帝。狡詐的魏忠賢伺機報復,文震孟遭廷杖八十,被打得皮開肉綻,貶謫出京。文震孟對官場現狀心灰意冷,出京後回鄉,閉門謝客。4年後,捲入太倉進士顧同寅、孫文賦詩悼念被「閹黨」誣殺的抗金名將熊廷弼一案中,被坐以「妖言」罪,奪去宦籍,貶為平民。
天啓七年(1627年),熹宗去世後,崇禎皇帝繼位。登基後當務之急就是鏟除閹黨,魏忠賢畏罪自殺,一眾遭貶的官員被平反。文震孟再次入朝為官,以左中允充任日講,為崇禎皇帝講解經史。
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金主皇太極率精兵入侵,因在押囚犯越獄一事,牽連刑部尚書喬允升、左傳郎胡世賞等人下獄,剛直的文震孟趁為崇禎皇帝講解《魯論》(《論語》在魯地流傳的版本)「君使臣以禮」時規諷崇禎皇帝,及時救出喬允升和胡世賞。
崇禎三年(1630)二月,邊境出現危機,崇禎皇帝下詔求才,閹黨餘孽王永光等試圖翻案。文震孟上疏彈劾權臣王永光,遭到報復,受崇禎皇帝斥責,衡量官場環境已難以在朝為官,遂辭官退隱。
上疏修正《光宗實錄》 斥責權臣而被罷官
崇禎五年(1632年),崇禎皇帝任命文震孟出仕,他不得不赴任。數年後,文震孟出任少詹事,上疏請求修正魏忠賢黨徒竄改、歪曲事實的《光宗實錄》,辨明是非。但遭內閣首輔溫體仁等百般阻擾,不了了之。
其後,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率部攻下鳳陽(今屬安徽),焚明代皇帝祖墳。崇禎皇帝驚慌不已,穿孝服哭祭,詔殺鳳陽巡撫楊一鵬。文震孟再次上疏,斥責當權大臣誤國,建議挽救國家之良策,再次得罪內閣首輔溫體仁。溫體仁伺機報復,未得逞,崇禎皇帝再召文震孟入閣。溫體仁繼續用計,排擠文震孟,又想方設法陷害他。最終文震孟被革職,回老家長洲。
崇禎九年(1636年),外甥姚希孟染病身亡。文震孟悲痛萬分,一病不起,不久亦亡故。朝中一些公卿大臣奏請崇禎皇帝加以撫卹,但崇禎不允。直到崇禎十二年才下令恢復文震孟官位,並於崇禎十五年追贈禮部尚書,賜祭葬。南明福王追諡「文肅」。
文震孟繼承優良家風,不僅體現在藝術作品,更體現在人品上。(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文氏一門是江南有名的書香世家,文徵明是明代中期重要書畫家,引領吳中畫派三十餘年。二子文彭、文嘉將詩書畫印藝術傳承世代家學,文震孟繼承優良家風,不僅體現在藝術作品,更體現在人品上。《明史》有其傳,文采傑出,著述頗豐,包括《剃茶説》、《策書圓記》、《姑蘇名賢小記》、《文肅公日記》、《文文起詩》、《念陽徐公定蜀記》等。
文震孟「書跡遍天下,一時碑牒署額,與待詔(文徵明)埒(相等之意)。」後世將其與曾祖父文徵明並列,可謂不辱家門。綜觀文震孟一生行誼,剛正不阿,不懼權勢,忠心為國,給後世留下一個鮮明的忠臣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