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神隱」三週後首現身 習近平見越共總書記蘇林後徒留更多疑點(圖)

 2024-08-20 09:3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8
    小字

習近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一(8月19日)上午在北京迎接訪華的越共總書記蘇林。(圖片來源: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8月20日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一(8月19日)上午在北京迎接訪華的越共總書記蘇林(To Lam),這是習近平三週來唯一的公開活動,破除了此前關於他中風、甚至黨內政變的傳聞。分析人士表示,習近平歷次「神隱」都引發諸多揣測,反映中國一人獨裁體制的不安感加劇。

越共總書記蘇林參觀廣州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舊址後,第二日上午轉往北京會見習近平等中共高層,受到高規格接待。

據中共官媒央視直播報導,為迎接蘇林的車隊,北京天安門廣場周邊實施嚴格管制。蘇林抵達人民大會堂時,除中國孩童列隊歡迎外,習近平也隨即陪同檢閱三軍儀仗隊。

直播鏡頭前儘是外國元首訪華的標準軍禮規格,但鏡頭外,卻引發眾多觀察人士的揣測和議論。

央視網路直播歡迎儀式全程「遠鏡頭」難辨習近平五官

臺灣《聯合報》報導稱,央視在人民大會堂外的轉播畫面雖切換各種不同角度,但全程都以「遠鏡頭」取角,幾乎沒有帶到習近平或蘇林(習蘇會)的特寫畫面,不管是雙方在大會堂內的對談,還是共同出席簽字儀式的場合,都是大遠景或示意的空景,明顯有違攝影專業,引發外界議論央視不近拍習近平的背後原因。

雖美聯社等媒體隨後發布的視頻素材有習近平和蘇林兩人的近拍照、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盈也於社交平臺「X」發布近景照片,但央視呈現出的鏡頭政治學仍啟人疑竇。

在北京的資深記者高瑜在「X」上發文質疑,全長3分半的直播沒有近鏡頭,「人小得拿放大鏡都看不清」。她還說,習近平的聲音較以往低沉緩慢。

人在美國的六四學運領袖王丹也在臉書(FB)上發文質疑,官媒不近拍領導人的畫面呈現,對照近期外界紛傳的傳聞,他說:「顯然,有一些事情在發生。」

習近平「神隱」三週中風、政變傳聞四起

習蘇會之所以格外引發關注,因這是習近平自7月29日分別會見東帝汶總統奧爾塔(JoséRamos-Horta)、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後,睽違三週的再次公開露面。

習近平「神隱」三週來,網上紛傳各種關於他生病、中風、甚至在8月初北戴河會議期間慘遭政變的謠言,甚囂塵上。

對此,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分析,謠言不消停的關鍵在習近平一人獨裁、高度集權的統治方式,讓中國的政治局勢越來越缺乏透明度。

莊嘉穎說,胡錦濤等前任中國領導人也曾短暫消失於公眾視野,但在中共中央「集體領導」的大傘下,並未引發過多議論。反觀習近平,因高度集權,決策又不透明,一旦他突然「神隱」,自然引發情節誇張的猜測和傳言,莊嘉穎說,這彰顯中國現行政治局是令人不安的一環。

莊嘉穎說:「(前中國國家主席)鄧(小平)的時候,權力也沒有那麼集中,有些領導人時不時不出現,外界不會有那麼大的猜測,現在是因為權力完全集中在習近平身上,所以外界對他的一舉一動都會特別關切。

習近平掌權以來異常「神隱」儼成常態

對民主社會而言,領導人消失、神隱多屬異常現象,但在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卻幾成常態。

習近平早在中共十八大登上總書記大位前,就曾於2012年9月突然失蹤近兩週,且無預警取消多場與國際領袖的會面。

2018年8月,習近平也曾消失在《央視新聞》的聯播畫面中長達19天,直至現身中央軍委黨建會議,併發表談話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2022年7月和9月,他又兩度「神隱」超過10天後,才在各種揣測聲浪中現身。

在中臺灣嘉義的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指出,傳統上中共領導人的「神隱」多為低調處理黨內政爭或權力過度階段的政治策略。但習近平已順利連任第三任,且可望享有終身任期,照理說,應已大權在握、根本無須鞏固權力,但實情卻看似並非如此。他說,習近平在北戴河會議期間消失後,傳言滿天飛,彰顯當前中國的經濟困境,恐已於中共黨中央的領導班子內部引發激烈討論。

另外,孫國祥說,也不排除習近平「刻意搞失蹤」讓反習派認為有機可趁,反而露出馬腳,順勢也讓習近平再做一次忠誠度檢查。例如,過去三週,網路一傳出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控制了習近平」的傳聞後,《人民日報》8月9日隨即刊登張又俠撰寫的長文《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文中提及習近平、習主席超過20次,敏感時刻,澄清謠言和表忠意味似乎濃厚。

孫國祥告訴美國之音:「他(張又俠)發表公開文章來表態支持習近平,就是想要澄清流言,或展示中共高層的團結跟穩定。這種公開表態支持領導(習)核心,其實是中共內部的重要政治儀式。」

孫國祥分析,正因為中共的治理不透明,民眾只能依賴各種小道消息、負面傳聞來促使政府出面澄清,以達到政治透明化的目的,因此,他說,在習近平主政下,未來類似謠言滿天飛的情形恐難以消停。

蘇林訪華行體現「竹子外交」理論

對於習近平在神隱三週後,選擇在接待蘇林的外交儀式中「華麗登場」,孫國祥說,中、越兩國各有盤算。

他說,蘇林並非已故越共前總書記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欽點的接班人選,因此他上任後,必須立刻端出政績,受邀訪華就成了很好的宣傳題材。

而中國近期經濟復甦力道疲弱,對外又面臨諸多國際挑戰,習近平風光接待蘇林,可展現所謂中國式現代化的成果,也可強化中國對全球南方國家的吸引力。

據路透社星期一報導,習蘇會後,中越雙方領導人會後簽署包括鐵路、央行合作及貿易領域等14項協議。習近平也重申,兩國將繼續深化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

對此,在臺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一逵表示,蘇林就職後首選中國出訪,原因之一是越南國內的政治角力複雜,習蘇會一方面可深化中共和越共兩黨的關係,也可拉近他與習近平的個人關係,進而鞏固他在越南國內的政治地位。

楊一逵還說,蘇林此行也符合阮富仲生前所提出的「竹子外交(Bamboo Diplomacy)理論」,亦即,越南的外交政策就像竹子般「柔韌而睿智」,對各國合作歡迎,但不抱團,也不選邊站。

楊一逵說:「(越南)竹子外交的路線將會持續,最明顯的近期案例就是在去年底,我們同時看到(美國總統)拜登訪問越南,習近平也訪問了越南,俄國總統普京6月份也訪問了越南,這些都是竹子外交與越南戰略自主的呈現。」

楊一逵說,中越關係並非一帆風順,雖距離2014年發生的越南排華暴動已十年,但直至去年,新加坡智庫的民調仍顯示,八成越南人並不信任中國。

他說,美國擔憂,中國企業恐擴大在越南設廠「洗產地」,輾轉對美傾銷中國製品,所以,至今拒絕給予越南「市場經濟」地位,使得不少越南廠商仍持續遭遇反傾銷調查,但這樣的美中大國地緣角力下,恐讓越南在經濟上只能更靠攏中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